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明清时期的服饰文化变革与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宋晨怡

  摘 要:明清时期的服饰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王公贵族的服饰用料讲究、花纹绚烂,极尽富丽奢华,其中尤以清代服饰工艺极为繁复,为历代所不及,盘金满绣堪称历代之最。随着时代的变迁,服饰的样式也随之改变,然而时至今日,传统服饰依然深受人们喜爱。
  关键词:古代服饰;明清;文化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服饰文化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传统文化和制作工艺的结晶。服饰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既展示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又代表了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从出土文物可以得知,服饰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骨针和钻孔的石、骨、贝、牙等装饰品,证实当时的人类已能利用树叶、兽皮一类自然材料制作、缝制简单的衣服用来遮羞保暖,产生了最早的服饰文化。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生动地、多层次地、全方位地体现了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身份地位,内容丰富,各有特点。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位列首位。如何穿衣,穿什么样的衣,则因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生产状况及生活方式而各有不同。中国传统服饰衣料的质地主要有土布、丝绸、皮毛三类,它们的经济价值各不相同。其中,丝绸比皮毛更易于获得,且轻薄柔滑,舒适美观,价值也较高,但丝绸耐磨性差,制作成本较高,要经过采桑、养蚕、等工序。丝绸的经济价值比皮毛低,比土布高。晚清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局时代,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衣着服饰。透过服饰“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经济盛衰、政治变革、风尚演化和文化交融。各式各样的服饰的用料及所饰图案,既能表达出人的内在精神,反馈出不同阶层的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识;又被赋予了政治色彩,形成了一套服饰制度。
  1 品秩有序的明清官服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清初,满族人为强化其统治而推行满服,也只是服饰上的变化,而对于传统赋予服饰的政治功能却是照单全收,并无丝毫改变。历代服饰制度的基本内涵并未因朝代的更迭而改变。
  在中国古代服装演变的过程中,明代的服饰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服饰艺术的典范了。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官服,也称“章服”,是按章规定借以明辨等级的服饰,大致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诸类。官员平日里在衙门里办理公务,则穿常服。常服的规制是:头戴乌纱帽,身穿团领衫,腰间束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朝政府规定文武官员常服的长度:文官,白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长过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1391),再制定品冠补子纹样,又规定品官常服的衣料只能用杂色贮丝、绫罗、采绣,官吏衣服及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也不许织绣龙凤纹样,如有违犯禁令者,罪及染织工人。明朝建国二十五年以后,朝廷对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规定,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
  清代的官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是最具代表性,且最完善,分九品十八级官阶。其官服也是最具特色的,不同的补子代表不同的官阶,是区别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清代补子的纹样分皇族和百官两大类,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皇族补子纹样为五爪金龙或四爪蟒。贝子以上官员用圆形补子,其余官员用方形补子。在补子上织绣几种固定的鸟禽的纹样,作为清代官员品级或文职别的徽识。在文官补子上绣飞禽,在武官补子上绣走兽。文官补子一品饰仙鹤,二品饰锦鹤,三品饰孔雀,四品饰云雁,五品饰白鹇,六品饰鸳鸯,七品饰鸿漱,八品饰鹌鹑,九品饰练鹊。武官则是一品饰麒麟,二品饰狮,三品饰豹,四品饰虎,五品饰熊,六品饰彪,七品八品饰犀牛,九品则是海马。清朝统治者不仅对文武官朝服与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纹样做了具体规定,而且在穿着方法上也有法定的形式。
  2 异彩纷呈的民服
  明代服饰注重剪裁与设计,民服也开始注重细节,这也使得明代服饰显得端庄大气。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族入主中原。满族是女真族后裔,后改女真为满洲族,但其服饰一直保留着女真族的风格习惯。因其长期处于游牧生活和征战状态,为了便于骑射,其服饰的主要特征是贴身、简洁。清朝从强盛到衰败灭亡,在几经变换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服饰文化,牵动着中华服饰艺术,影响着服饰风格的变化。中国几千年一直代代相传的传统服饰,在满清政府的各种强制手段下消失了,取代传统裙裾法服的是满族服饰。清朝统治者一直对自己的民族服饰有独特的理解,民族服饰是他们祖先的传统,而且他们认为这是屡战不败的重要因素,所以满人对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极其重视。入关后,虽深受汉族服饰文化的深刻影响,但除了吸取汉族服饰的纹饰特征外,始终恪守满族服饰的形制,这也使清朝服饰在中国历代服饰中最为繁复,其衣着特点直接影响了我国近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清初,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清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意识,三令五申,强制广大汉族军民“剃发易服”,想用滿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所以入关之后,就强令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装,用满族长期骑射生活所演变而来的旗装取代了汉族自古形成的传统装束,这种服饰就成为清王朝时期满汉融合的服饰发展的蓝本。这一举动引起汉人的强烈不满,由于汉人的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政策。这次服饰的变更在中国服饰历史上是重大的突破,对中国服饰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以说是中国服饰史上的一朵奇葩。   尽管在清代服饰的演变和发展中,满族服饰也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但在整个服饰的发展过程中仍遵循着满族衣冠的风格和整体构架。清代满族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它的外形比较类似长方形,衣服直上直下没有腰身,衣衫不可以漏出来,一件衣服之外还会再套一件衣服,在最外面有时还会穿些坎肩或者褂衫。其独特的风格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轮廓,为中国服饰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
  清初,汉族女子与满族女子的服饰有明显区别。汉族女子的穿着还保留明代的遗风,多以上衣下裳或上衣下裤为主。而满族女子则穿不分衣、裳的长袍。与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满族女装更具有民族特色,注重纹饰,从领口、衣襟到袖头等处都绣有纹饰。清代满族女子常服形式多样,服饰变化也自由得多。但随着满汉两族的长期交往,服饰也在相互演变交融。这一时期人们对衣服的审美情趣多集中在色彩和搭配、花样的设计和绲边的装饰效果上,在款式方面变化并不大。满族最有特色的服饰为旗袍,旗袍满语称之为“衣介”,是满族先世在长期的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有特色的服装,有单、夹、襟、棉,四季可穿。旗袍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满足满族骑射活动的需求。清王朝统治稳固后,社会趋于安定富足,民族融合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旗袍变成宽身大袖、褂袄,变得越来越长,最大特点为宽大、平直、下长到脚。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裙上有花边。清中期时,满族女子与汉族女子着装的界限已不再那么明确,晚期更是互相借鉴,旗袍采用汉族的吉祥纹饰,如蝙蝠与团寿纹饰,寓意福寿,也出现了穿着长坎肩的汉女。到了20世纪20年代,经过改良之后的旗袍深受广大女性同胞的喜爱,也因此逐渐流行起来。直至20世纪30年代,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自此,中华服饰开始了平民化、现代化进程,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中国服饰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变革和融合。
  近代,伴随着社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民主、自由观念的不断进步,清朝官定服制被废除,人们不再束缚于传统的服饰制度中,开始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服饰,从此进入着装自由的时代。也意味着至此服饰作为阶层的标志退出了历史舞台,开启了新时代的步伐。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的繁荣进步,人们越来越了解服饰文化所承载的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以及厚重的精神文化功能,它充分体现着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和意识。迄今为止,还有不少当时的作品流传于后世,收藏在博物馆内供人们观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服饰的深入了解和喜爱,传统汉服又回归人们的视野中,人们又纷纷穿起了汉服,也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服饰,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体会古人的思想,更加了解传统服饰的文化底蕴。而福建民俗博物馆作为传播民俗文化的平台,也多次举办各类服饰展览,展厅中陈列有民间流行的用棉麻、丝绸制作的服饰,以及一些游牧民族穿的用兽皮制作的衣服和帽子。除了服饰展陈,还举行以汉服、国学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服饰向我们展示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借着三坊七巷这个历史悠久的古建为平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合和创新传统和现代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一.中国人应知道的民俗知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
  [2]赵联赏.服饰智道[M].北京:中國社会出版社,2012.
  [3]王亚蓉,贺阳.中国服饰之美[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4]龙志丹,王秋墨.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6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