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频频发生的社会矛盾极易导致人们出现心理问题。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心理学逐渐成为热门学科。然而,我国心理学专业现状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经验缺乏,教育观念陈旧,这就要求高校树立服务于社会的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前提条件,以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177-02
随着教育改革的落实与深化,教育部针对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出:在教学改革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机构,要在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让教学更具针对性与目标性,形成极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制的构建。因此,独立学院要对传统高校办学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创新教学模式,增加教学實践的课时,为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与理论教学进行充分比较后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在对教学实践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指导思想的误区
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依然秉承传统理念,在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的理解较为浅显,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甚至个别教师简单认为,实践教学只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指导思想陷入误区[1]。
(二)实验设备与实践基地建设问题
由于经费原因,很多高校应用心理学实验设备的配置不全,不仅数量与种类较少,实验设备也较为陈旧。实践基地的数量较少,即使校方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大多流于形式,很难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内容、方式、形式缺乏科学性
因为教师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或者教学工具与现实情况脱节,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教育的操作性,同时,实验教学模式缺少灵动性与创新性,那么即便校方增加了教学经费的投入,也无法提升实验室的利用率,无法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四)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理论教学的支持,而高校方面不仅缺乏专业的教师,更是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缺乏规范性的考核办法与教学计划时,难以保证实践教学在高质量下完成。
上述四点问题充分反映了现阶段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际教学现状——不仅缺乏教学实际内容,而且在实践教学方面也没有特色。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2]。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
在应用心理学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健全教学体系,延伸实践教学渠道,进而推动实践教学的发展,同时,还要制定标准化的考核机制,让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更具方向性。实践教学体系是检测教学预期与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加强教学预期与教学实践的对比,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正,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有着积极的影响。以教育部对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高校自身对学生的定位,使实践教学活动更具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实践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具备从事人力资源与心理咨询有关行业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专业能力、认识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3]。认识能力能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强化对周围环境的评价;专业能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极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的延伸与修正,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实践能力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是一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导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是学生沟通决策能力、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创业能力是指学生的谋生本事,创业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与择业能力,还能推动高校的就业;就业能力指学生所获取的资格证书,资格证书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学生实现就业的保障,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仅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部分,高校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促进其事业心与责任心的形成。
(二)构建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通常情况下,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实验课程、实习环节、毕业论文设计和课外实践环节,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含了五个模块,分别是实验模块、实习模块、毕业设计模块、职业教育模块和科创模块。
实验模块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实验技能、方法、方式的掌握,内容体系包含了研究创新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构建含基础实验;实习实训模块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毕业论文模块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论文设计,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选择极具生活性的课题进行深度研究[4];职业教育模块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健全学生的品格与个性,拓展学生的就业广度,使学生快速熟悉岗位要求;科创模块加强了学生的创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习基地、实验室等创业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立项、科研课题,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或者开放性实验项目等,并将活动成绩归纳进创新学分中。 (三)构建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1.评价体系要具有针对性
在实践教学的评价活动中,选取具有针对性的元素开展科学的评定活动。例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无论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还是学习态度,都是较为重要的评价要素。因此,在实践教学评价活动中,要加强对这些要素的管理。不仅要对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比如,期末/期中考试成绩或者日常教学测试成绩等,而且要兼顾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比如课堂互动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5]。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就是要突破教师单方面评价的局限性,加入生生評价、实习单位领导的评价和实习单位员工的评价。因评价主体的差异性,使得评价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自然反馈信息的角度也就不同,能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便于学生健全人格,对学生日后的实践工作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的评价活动中,多数采取的是笔试,评价形式较为固定与单一,很难客观且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自身能力。因此,要对评价方式进行革新,使用多样化评价,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对学生运用应用心理学技术能力的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现场模拟,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表现作出综合评价。在对学生文献理解进行考核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取现场报告的形式,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综合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挥[6]。
三、结语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给予积极重视,努力去寻找解决办法,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科学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与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从多方面因素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观念,建立科学的教学思维,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出更多实践性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翔,谢玲平,赵燕等.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0-13.
[2]苏艳华.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与教育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7(9):75-76.
[3]潘先荣.谈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资讯,2019(10):154.
[4]蒋颖鹏,徐想丽.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J].2017(10):95-96.
[5]姚娜,韩双双,王晓丽,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析[J].好家长,2018(63):227.
[6]孙建华.以课程整合促进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生成的“一主四翼”教学模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118-120.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28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