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应用心理学专业具有鲜明应用性特点,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人才培养中都注重应用型的体现。但由于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起步较晚,教学模式过于偏向理论性教学,缺乏对学生个性的注重,教学中都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化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脱节,多数毕业生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严重阻碍了专业的发展。因此,从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为解决人才培养存在的瓶颈问题展开综合性论述,以期推动改进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促进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个性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097-02
  引言
  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要针对学生个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设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重新设定课程体系和更新课程内容,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教学组织形式,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入手,为具有突出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创建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个性化培养,要从专业内部入手加强实践教学的占比,通过课程设置方式的优化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注重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主动实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与发展,建立主动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心理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一、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个性化人才培养注重于“个性”二字,要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在某些方面突出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既注重学生的专业教学,更从素质教育方面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综合素质为切入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学校的文体活动等。我国心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有百余家学校都设置了应用心理学专业。但是规模扩展并不代表专业质量发展。现如今专业发展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滞后和市场竞争与就业缺乏契合性,导致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无法衔接,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缺乏实用性价值,所以构建符合人才需求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性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一方面,依据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多数毕业生对专业实践教学安排的滿意度较低,特别是对于“西方心理学史”以及“变态心理学”等理论性的课程,因为这些课程不仅理论知识抽象,且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用价值,毕业后学生对这些课程的设置满意度显著低于在读学生,且对于“心理咨询”、“实验心理学”等课程,在读生以及毕业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理论课程,满意度都在58%以上。比对于理论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用性和实用性更高,更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发展,所以从实践教学角度构建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不二的选择。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调查中,多数毕业生都认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技能普遍缺乏心理诊断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专业考核方式缺乏实践性,导致工作中无法适应实际环境,实践技能无法满足岗位要求,由于缺乏心理诊断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这两项技能,不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再一次进行实践学习。
  二、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我国心理学专业长期以来缺乏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因为专业培养目标总是以研究型和教学类人才为主,但社会需求量不大。伴随着我国硕士和博士教育的逐步完善,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逐渐转向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设置主要是面向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围绕从事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岗位的人才开展这门专业。因此,基于社会需求和专业自身发展而言,应用心理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应是定位在培养具有扎实心理学基础知识,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社区心理学等复合型人才,其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以及心理咨询人才是社会中比较有需求的。因此,为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既需要形成以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应用心理学需要针对心理咨询特点,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策略,基于社会不同领域对心理学的需求,提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专业教学改革,以个性化教学引导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促进学生就业。
  三、基于实践教学构建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要从实践教学角度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构建空间,将以人为本作为整个专业教学的理念,将学生看成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认可和接受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独特性以及差异性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法,采用因材施教的思想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和潜力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群体,围绕各个群体学生学习特点,依据学习水平展开相应的教学方法。首先,基于各层次学生的差异解决共性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针对学校心理学健康教育教师和社会心理咨询师等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先进行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教育,然后分别注重教育能力和心理咨询技巧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满足专业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和全面发展。其次,开展分层考核以及分层评价,以人才发展性作为考核和评价的切入点,摈除传统的结果性考核与评价机制,动态地进行学生发展评价。例如,先从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入手,依据改革效果再逐步深入到专业性的心理学实验、变态心理学等课程考核中,切实实现专业考核的革新。最后,则是应该积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用信息化手段以及网络技术等展开心理学教学,用翻转课堂、微课以及慕课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教学环节的翻转、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和简短化,以及教学平台的网络化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构建个性化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和自主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促进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等,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课堂学习中,让学生能获得个性化指导。   打造个性化的实践教学团队,设计多层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具有创新意识以及较高实踐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标。打造个性化实践教学团队,第一,要引进创新性教学人才,在教师招聘和引进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学历,还要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入手,选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以及长期参与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教学工作的技术性人才,组成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并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实践保证。第二,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到实践学习中,通过与医学院和中小学校的合作,将教师派遣到各个工作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培养,以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专业学习中明确学生培养方向,保证专业教学中能注重学生观察能力、问题发现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层次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科研精神,利用递进式的开放性实验项目,进行多层次的实验能力培养。第一层是要依托教学实验中心,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第二层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实验室,让学生具备心理咨询专业技能以及心理实验科研能力,第三层则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以及职业工作能力,第四层则是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中,要积极依托校内外学习和训练要求,针对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性训练,形成社会服务为核心的实践基地,从而让学生在基地实习和训练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依据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如公安的心理侧写和中小学的团体沙盘游戏等这些心理主题,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开发性实验的研究内容,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和构建,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整个实验项目中,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自主组织实验团队,并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选择仪器和设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实验项目,因此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优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积极开拓教学渠道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保证专业教育与学生未来发展对接,以此完善应用心理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应用心理学教学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学生工作和发展。构建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加大专业课程的实践课程比例,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诊断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培养,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调整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实现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Z2):82-83.
  [2]  吕晓峰,孟维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反思与构建——以黑龙江大学成人教育调查为例[J].成人教育,2010,30(8):31-32.
  [3]  王忠军,林玲,王婷,马红宇.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8,(3):55-60.
  [4]  朴婷姬,金昌禄.新增心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思考——以延边大学新增心理学专业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4-107.
  [5]  朱利娜.应用心理学专业“目标预置”实践模式研究[J].阴山学刊,2017,30(1):103-106.
  [6]  张夏雨,吴睿.高职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教通讯,2016,(2):11-12.
  [7]  冯晓丽.基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2):84-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4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