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文化艺术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巴蜀石窟的生命长度。它的造像题材内容多样、艺术形象灵动精巧、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它在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之上,继承前代创作手法,融合区域历史特色,形成了巴蜀石窟又一精彩篇章,对研究明代巴蜀地区石窟造像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泸县 玉蟾山摩崖造像 艺术文化价值
  玉蟾山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县城福集镇东南侧玉蟾山景区,造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走向的玉蟾山金鳌峰下的崖石上面,从右至左有序排列,大部分造像为座东南向西北方向。造像共计71龛411尊,唐、宋、明均有建造,依据现有“永乐二十二年”“景泰六年”“弘治三年”“正德二年”“嘉靖已亥”“天启乙丑”等题刻,可以表明玉蟾山摩崖造像主要雕刻于明代。巴蜀石窟造像由盛到衰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北魏晚期到北周为开创期,隋代到初、盛唐时期为发展期,中晚唐到两宋为鼎盛期,元、明、清到民国为衰落期,玉蟾山摩崖造像主要雕刻年代正处于巴蜀石窟的衰落期,此时巴蜀地区造像整体状况较差。玉蟾山摩崖造像虽不如前代精美,但就其所处年代来看,依旧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充分展现了巴蜀石窟顽强的生命力,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的深入研究,探寻其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
  一、题材内容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内容丰富,不侑一教,多种造像题材和谐共存。主要以佛教题材为主,部分为道教造像和其他造像。其中,在众多佛教题材造像中又以观音造像数量最多,千手观音、数珠观音、日月观音、六臂观音、八臂观音等,其中尤以十一面千手观音摩崖造像最为出彩,该龛造像是玉蟾山体量最大的摩崖造像;其他佛教题材造像,有讲经说法图、悟道图、飘海罗汉图、九龙浴太子、六道轮回、西方三圣等。
  第19龛十一面千手观音(图1)高5.6米,宽3.6米,进深1米。①观音雕刻有11个头,呈塔状排列,从下往上逐渐变小,依次为三个、三个、三个、一个、一个,观音表情庄严中带有慈祥,给人一种神秘、静穆的感觉。观音上身内着璎珞,斜披绶带,外着天衣,身披帔帛,下着裙裳,佩有璎珞,腹前腰带系蝴蝶结,天衣帛带自胸前手垂下。臂帶金钏,腕戴手镯,一双手合掌至于胸前,一双手捧钵至于腹前总摄千臂手。身体左侧有19只手,右侧有21只手,每只手各执不同法器,有如意珠、宝镜、金刚杵等,除此,另有约500只手掌密布在龛正壁和侧壁,每只手掌心的手纹清晰可见,蔚为壮观。观音头部上方左右各雕刻有一尊飞天,下半身掩于云中,帛带裙摆向后飞扬,双手捧物,面向观音。观音站立于莲台宝座之上,台座上半部分为圆形,雕刻仰莲花纹,台座下半部分呈六边形,雕刻有四尊力士,肩扛座,对称分布,力士下半身掩于云中,帛带飞扬。在台座的左侧侧壁处雕刻有一大一小两尊站立的胁侍童子,在该龛中部右侧还雕刻有一尊胁侍童子。整龛造像雕刻精美、气势恢宏。
  第16龛悟道图(图2)是直径为1米,进深0.4米的圆形浅龛,①构图别致,造型优美。在佛传故事中,古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节食,度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坐在菩提树下,冥思默想,最终悟到了“四谛”的真理。该龛造像表现的就是乔达摩·悉达多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故事。一少年坐于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下,双手叠放附在膝盖之上,下颚置于手背上方,认真冥想悟道,少年身后雕刻有升腾的云纹,似是在表现乔达摩·悉达多已经悟道成佛,展现出无限禅机,引人深思。
  第5龛讲经说法图(图3)高4.6米,宽4米,进深1.3米,①雕刻有造像五十六尊,其中释迦佛结跏趺坐莲台于正中,佛的表情微含笑意,庄严祥和。头顶上方左右各雕刻一尊飞天,周围菩萨、罗汉、天神有序排列,都在认真聆听佛陀教诲。除去最下面一排,其余诸菩萨、罗汉、天神下半身均掩于云中,每一尊造像神态各异,无一雷同,整幅画面给人以整齐、庄重、肃穆之感。
  道教造像有玉皇大帝、雷公、电母、土地等,尤以第70龛玉皇大帝像最为突出。造像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高1.8米,宽1米,厚0.5米。①雕凿古拙朴实,粗狂有力,生动表现出玉皇大帝至高无上、威严无比的形象。
  其它题材的造像还有村妇图、红毛童子等。第11龛村妇图(图4)高1米,宽0.6米,进深0.3米,①雕刻有一个女性的形象,朴素端庄、善良可亲,左手提着裙裾,右手提着一个篮子,赤着脚,神态轻松愉悦,造型自然大方,分明就是明代世俗妇女的再现。第45龛刘海戏蟾(图5)高1.5米,宽1.5米,进深0.2米,①画面中刘海蟾右手托着金蟾,左手拿着系有葫芦的长绳,神情怡然,姿态从容,衣袂飘飘,长袍飞扬,雕刻线条自然流畅。刘海蟾也叫刘海,出自儒家,之后修习道法,成为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
  最早记录于《春渚纪闻·卷三·翊圣敬刘海蟾》:“神乃降灵曰:汝识此人否,实新得道刘海蟾也。”“刘海戏蟾”以刘海蟾的事迹为基础,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吸收融合各地民间传说,经过长期的艺术演变,使刘海蟾向其新形象“刘海”转变,最终形成了“刘海戏蟾”的表现形式。
  “儒、道、释三教造像,始见于四川北宋石窟中……有独凿一龛,或群雕一处,正是宋代理学形成后三教合一思想在石窟艺术中的生动反映。”②宋代以后巴蜀石窟造像不再局限于单一宗教题材的表现,而是将不同的宗教、神话传说、民间信仰等题材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多元的宗教信仰文化。宋孝宗在其《三教论》中对儒、道、释三教关系就提出“以佛养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斯可也”的观点,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对宗教信仰持有较为开明的态度,正是在此种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融合加速,三教造像应运而生。在巴蜀地区,大足石刻对三教造像进行了完美的表现,可谓经典,对周边石窟造像影响颇深。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在地理位置上趋近大足石刻,文化背景相似,在宗教题材内容的选择组合上受到大足石刻的影响,亦存在三教造像,玉蟾山摩崖造像将不同的宗教造像雕刻于岩石崖壁上,不同的宗教造像和谐共存。在表现内容上也有类似,如大足石刻中就有表现十分精彩的九龙浴太子图,玉蟾山摩崖造像第24龛九龙浴太子图,与大足石刻虽然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但是在故事构成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宗教故事的理解表现上也有着相似之处。玉蟾山摩崖造像题材内容在继承前代造像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从当时代文化背景中获取艺术灵感,与区域文化特色相结合,满足宗教文化传播所需,丰富的题材表现,赋予玉蟾山摩崖造像更多的文化艺术内涵。   二、艺术形象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数量可观,大者盈丈,小不满尺,刻工精美,线条流畅,风格各异。造像的形制较前代基本不变,造型大部分以前代造像作为模本,采用多种雕刻手法,雕刻手法细腻、写实,虚实、繁简结合,艺术形象十分生动,极具美感。
  第24龛九龙浴太子图(图6),龛桃尖形,高1米,宽0.6米。①竺法护译《普曜经》说到“如日现水,生行七步,天地大动,瑞三十二……四梵四天王咸来启受,九龙浴身。”③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佛为古印度太子乔达摩·悉达多,自其母右腋诞生,甫一落地便朝东、西、南、北四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后天地变色,四个天神从四方赶来,小心将太子捧起,这时天空中九龙齐飞,喷吐泉水为其洗礼。该龛雕刻太子站在中间,下着围兜,背有佛光,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围绕着太子镂空雕刻有九条龙,共同朝向中央,玲珑剔透,与周围云纹完美融合。太子脚下还雕刻有四个天神,对称分布。此处太子造像刀法细腻,生动表现出婴孩肌肤光滑圆润的质感。婴孩时期的释迦牟尼,与成佛之后的庄严肃穆相比,多了一份生动活泼。太子的外在形象如普通乡间孩童一般,更加贴近世俗生活。镂空雕刻的龙,刀法精细,将龙吞吐的态势展现得惟妙惟肖,九条龙似在云中翻飞,极具动态美。
  第44窟弥勒佛(图7)依岩而凿,高1.5米,宽1米,进深0.8米。①弥勒佛自五代始被雕刻成笑容可掬的大肚佛形象,与以往庄严凝重的宗教形象相比有了很大改变,是中国化后的弥勒佛形象。此窟雕刻弥勒佛和蔼慈祥,面颊丰肥,开口大笑,额头有一点,双耳垂肩,袒胸露腹,右手附在腿上,盘腿而坐,体态肥硕,简单雕刻有衣纹。整窟造像单纯简洁,直接表现主题,重点刻画弥勒佛形象,把观赏者的视线集中在佛本身。雕刻手法以半圆雕为主,辅之以线刻,刀削雕琢,平畅流利,用简单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弥勒佛“大肚能容天下”的形象,使观赏者在看到弥勒佛时便有豁然开朗之感。石窟外还刻有对联云:“吞天地之灵气;出宇宙之虹霓”,楹云:“乐乐长乐”,与窟内弥勒佛相得益彰。
  村妇图生动刻画了一个世俗女性形象(图4),整龛造像光滑圆润,造型写实,形体比例准确,形象刻画细腻。女性的面部丰腴,嘴角微微上翘,外形柔和。衣着质朴,衣折随形体结构转折变化,富有动感。手上提着篮子,就好似普通乡间妇女,正出门给在外劳作的家人送吃食一般,表情恬淡安然,给人以闲适安逸之感。骑牛的菩萨(图8),菩萨头戴冠,胸饰璎珞,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座上,台座下方的有牛驮着。下方的牛雕刻略显刻板,但憨态可掬,从外形上看,与田间土地里的牛并无二般,带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菩萨以牛为坐骑,这种造像形式在传统题材中也是很少见。
  晚唐以后,巴蜀石窟造像带有明显世俗化、民族化、地方化的特点。造像在追求娴熟技艺的同时,顺从当地文化情感,符合当地人文视角,对传播宗教教义产生積极作用。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依据当地特色,对宗教题材进行生活化的表现,用更贴近世俗生活的表现手法来刻画宗教形象,从造像的外在表现形式看,造像神性减弱,人性突出,强化了造像的亲和力,更加直接地震撼人心,使人能从宗教艺术中得到心灵的洗涤,获得感悟。时至今日,依旧可以从造像中感受到强烈信仰追求,甚而透过这些生动的造像,仿佛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玉蟾山摩崖造像从现实生活取材,艺术形象生动有趣,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艺术风格简洁质朴、自然灵动、优美和谐,人性与神性完美融合;雕刻手法多样,圆雕、半圆雕、浅浮雕、透雕、线刻结合,技法的灵活运用赋予造像旺盛的生命力;造像造型写实,形体比例准确,刻画生动细腻,细节处理考究,技艺精湛。
  三、艺术科技结合
  由于巴蜀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石窟、摩崖造像大都沿沟谷崖壁分布。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主要位于玉蟾山金鳌峰下的崖壁岩石上,设计布局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遵循着生态自然的原则,因地制宜,依山取势,借境发挥。把崖壁作为创作载体,采用天然岩石,将不同的题材造像直接雕刻于岩石崖壁之上,不受龛、窟的约束和限制,使造像更加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极富地域特色。
  玉蟾山摩崖造像充分利用岩石崖壁、洞窟的天然条件,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造像位置。“飘海罗汉图、媚态观音”(图9.10)利用天然岩洞在洞内石壁雕凿刻画,造像人物比例适度,布局疏密得当,场面热烈,情节鲜明。十八罗汉前呼后应,谈笑风生,潇洒自如,降龙罗汉骑龙,伏虎罗汉跨虎,其他罗汉脚踏鱼、虾、鳖……立于波涛之上,场面热烈。观音菩萨面带微笑,手持捻珠,姿态闲适,立于莲瓣之上。在洞内石壁造像,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减少了风化剥蚀、流水侵蚀,因此该龛造像至今颜色饱满,线条清晰,品相较为完整,是玉蟾山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赋彩鲜艳的造像。
  开龛造像旨在传达宗教文化、宣扬宗教信仰,宗教意境的营造尤为重要。依据环境心理学理论可知,外部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相互作用,当外部环境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影响,从而主动去改造外部环境。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建造者在规划设计时必然考虑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所以为构建宗教场所,营造宗教氛围,对摩崖造像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布局,使观赏者能够从外部环境中受到刺激,从而有所悟。玉蟾山摩崖造像在尽量保护原有景观场地、植被的同时,依据地形、岩石安排布局。充分发挥部分造像在露天的作用,把山林作为展室,把岩石作为展墙,形成野外天然艺术长廊。把道路作为纽带,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构图、不同题材的造像串联起来,打破空间次元壁,促进宗教空间与外部自然环境的交流融合,形成灵活的艺术空间,刺激观赏者的观感,引起观赏者对环境产生情感共鸣。   从山脚沿步道向山上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十一面千手观音”一侧崖壁的造像(图11)。佛、菩萨、天神……大大小小的造像分布在千仞崖壁上,甚是壮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中。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玉蟾山摩崖造像连接各龛之间的道路具有曲径、通幽的特点,迂回婉转,富有意趣。曲折的道路不仅在视觉上具有美感,而且对人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能够使人从緊张的情绪中解放出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参禅悟道。曲折道路的一侧是神秘庄严、端庄肃穆的宗教造像,一侧是芳草萋萋、树木繁盛的自然之景,自然景观与宗教景观巧妙结合,意境玄妙。当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崖壁,造像影影绰绰掩映其中的,为造像增添了一份神秘的光环,似有无限禅机。“环境通过所有感觉向人提供信息,接受者以视觉为主,也始终涉及其他知觉引起的体验,”④当观赏者漫步在林间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山林里间或传来的自然之声,在多种知觉的共同作用下,更能感受其中的意境,从而“触景生情”,获得感悟。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信息环境与行为的关系,”⑤当观赏者置身于建造者预先设计好的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不由自主会被引入情境,从而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反应。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同样也表达了自然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西方环境心理学可说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对于玉蟾山摩崖造像的建造者来说,布局安排造像位置时,必然考虑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其中,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造像位置,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氛围,让人在设定好的环境中有所感悟,出景入境,由表及里,使人与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无论是从西方心理学理论,还是从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来看都是十分符合人对事物的心理感知,用客观事物引导人主动去与环境产生反应,调动人的主观感受,在环境中获得心灵的启发。
  泸县玉蟾山摩崖造像数量可观,规模较大,是巴蜀地区为数不多、保存相对完好的明代造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巴蜀石窟的生命长度。造像题材内容丰富多样,雕刻技巧娴熟,艺术形象十分生动,在审美情趣方面,显示出一种更加纯粹的人性美、生命美、世俗美,少了神的庄严、肃穆,更多了人的形象、气质,既追求宗教信仰又关注现实生活。精彩地表现了当世社会审美取向,展现了明代巴蜀地区宗教信仰文化,是明代巴蜀地区宗教艺术的瑰宝,生动再现了明代巴蜀地区人民社会生活,对于了解巴蜀地区明代经济发展、社会面貌、宗教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玉蟾山摩崖造像规划布局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营造像位置,精心设计安排;善用自然,巧借山林之景烘托宗教造像的神秘庄严;以人为本,充分考虑观赏者的感受,创造最佳的宗教环境,以供其参禅悟道。
  (责任编辑:牧鑫)
  注 释:
  ①冯仁杰.泸县玉蟾山摩岩造像[J].四川文物,1985年第2期,第30-33页.
  ②李良.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J].四川文物,2001年第4期,第54页.
  ③[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第八卷,大正藏第3册[M].第533页。
  ④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65页.
  ⑤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2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337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