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山县内村胡氏宗祠建筑艺术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江西省玉山县内村作为历史悠久的乡村聚落,有史以来注重文化发展,其建筑样式丰富,胡氏宗祠建筑是内村建筑的精华。通过对玉山胡氏宗祠实地调研并进行详细的测绘,对其建筑背景、宗祠总体布局、建筑构成要素、形态特征以及细部雕饰艺术进行梳理分析,以期能够加强胡氏宗祠建筑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内村;胡氏宗祠;建筑研究
  内村坐落在浙赣两界的交界处,隶属于玉山县仙岩镇官溪社区,东接浙江省江山市茅坂镇,南接广丰县社后乡,西连广丰县排山镇,北连仙岩镇。距离玉山县城34公里。内村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属半山区。最高点茅岭公尖,海拔583米;最低点周家墩附近,海拔149米。内村结合地形地势特点,择吉而居,其整体布局清晰整洁,胡氏族人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直到今天。[1]其规划布局以“胡氏宗祠”为中心,在周围逐渐建造民居,这种布局是传统村落中常见的向心布局结构。胡氏宗祠整体布局遵循中国传统风水特点,依山傍水、布局宏伟、视野开阔。祠堂属于礼制建筑的一种,其选址不仅要考虑风水,也要考虑宗法礼制因素的影响。[2]
  一、胡氏宗祠建筑的营造思想
  据《官溪胡氏三派宗谱》记载:内村胡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光绪十年(1884年)扩建,面积2394平方米。祠堂大门前有彩旗墩2个,祠堂外设有照墙,上用隶书题“腾蛟起凤”四个大字,增添了端庄典雅、风韵十足的气质。另外还有一个新月形的水池,其意为“千长古月”。祠堂坐西北朝东南,封闭式院落,三进两庑,砖木结构,宗祠大门开间有十一间,两边各有方石廊柱5根,入大门为楼,门楼高8、7米,歇山顶、三重飛檐、木柱、八棱鼓石为基础。门楼后是戏台,正开。戏台高8.24米,宽10米,深7米,台顶天棚中间八角藻井,两侧各有一口六角藻井。正厅台梁(冬瓜梁)穿式结构,高8.6米,檐下4根方石柱。正厅与戏台两侧同有走廊联通。正厅后是寝宫,中隔天井,寝宫高8.2米,基高1米,石阶3级,18扇屏式齐隔门。寝宫左右各建亭厅一座,砖墙木架。该宗祠在1987年被江西省文物局划定为重点保护对象。2019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门楼(图1)
  祠堂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在其建筑结构中,门堂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代表着一个祠堂的庄严。[3]胡氏宗祠的门楼采用屋宇式构造,有十一扇内开大门,其门楼采取歇山建筑形式。歇山建筑是具有前后坡面、左右半坡的四坡形屋面,一个正脊、四个垂脊、四个戗脊的建筑。最突出的是在两端山尖部分为垂直的山花板。胡氏宗祠的门堂由门头、门身和基座三个部分构成。其中,门头的装修最为精美,在门头的上方有复杂而精致的木雕,而且线条都很流畅,极具节奏感。
  2.梁坊木构架
  因受历史变故的影响,以及建筑礼制在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下,胡氏宗祠在整体布局中强调庭院形式,其建筑形式的梁架为穿斗式和梁架式相结合的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构架之一。具体是由承重梁插入柱身(分为一端或两段插入),也就是说组成屋面的每一根檩条下面都有一柱,屋架上面不立于地面的每一根柱骑在或者压在梁上,而且梁端插入临近两段的柱身。为了增加其进深,还增加了前后廊步,还用挑出插拱地方式,增大出檐。
  胡氏宗祠的建筑基本上以斗、栱、翘、升这四大组件构成。略弯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地面平行的叫栱;形式与栱相同,但方向与栱成正角的叫翘;栱与翘的相交处,位于栱的两段,介于上下层的栱间,有斗形立方块的叫作升;位于翘的两段,介于上下层翘间的斗形方块称为斗,从胡氏宗祠的梁架上来看,梁架为驼峰斗拱式,这种形式的梁架设计精美,但做工较为复杂,共有11檩,中心以心间为中,五架梁穿插在柱子内,两侧上的驼峰斗拱支撑下面的梁架,连接梁与檩之间的衔接部位是月牙式。
  3.结构构件
  胡氏宗祠建筑中所采用的结构构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立柱
  柱子是胡氏宗祠最重要的承重部件之一,屋顶木构架的瓦、屋脊等由梁枋组成屋顶,屋顶的重量是通过立柱传递到地面。内村胡氏宗祠立柱除底下的石柱础之外,柱子除收分、卷刹外很少用装饰。这种做法让柱子乍看起来呈上细下粗的形状,显得比较稳定,也增添了建筑的清秀风格。
  3.2梁坊(图2)
  胡氏宗祠梁坊的加工主要采用“月梁”的建筑手法。月梁是指将原本平直的梁经过加工,使之呈略有弯曲的月牙形,具体的操作是把梁的中间部分向上顶起,两端向下压。使两头往下弯曲,中间部分如月牙状拱起。向上拱起的木材,在力学上要比平直的木材承受力大,所以会给人以安全感,并加上把梁坊的两个侧面页加工成为弯曲的琴面,使方整的梁坊整体上减少了呆板之感。
  3.3柁墩、瓜柱
  柁墩是指在两层梁坊之间用作垫托的构件,胡氏宗祠在梁坊两端的垫木加工成如骆驼峰背状的曲线,被称为“驼峰”。在胡氏宗祠内,柁墩的样式设计得很复杂,很夸张。一般来说,柁墩的高度是小于它宽度从而此乃过程的一块扁平的木墩,从胡氏宗祠的屋顶内部结构来看,梁坊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则是由瓜柱来垫托,柁墩与瓜柱的区别在于,瓜柱的高度是大于其宽度的,扁平的木墩变成了短柱的形式,瓜柱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从图片上看,胡氏宗祠的瓜柱雕饰的很复杂,采用植物纹样,像手指一般牢牢地抓住了梁架。
  3.4雀替
  雀替是在房屋外檐与梁坊交接处的一种构件。[4]胡氏宗祠上的雀替式样有很多种,有人物、动物、植物,这充分反映出胡氏宗祠建筑装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斗栱通常设置在屋檐和梁坊之间的位置,其主要作用是让重量从上到下逐渐传递,支撑伸出的部分屋檐,使这部分屋檐能够起到遮挡雨水的作用,保护房屋不受侵蚀,在胡氏宗祠斗拱是一根斜撑木,并加工成一些人物、动物和植物的装饰。
  二、胡氏宗祠建筑雕饰艺术
  在胡氏宗祠中,木雕装饰主要运用于两种位置:一种是依附于小木装修,另一种是附于大木构架,附于小木装修的木雕,其位置主要在门、窗和神龛等,窗的木雕一般位于绦环板和格心上。其主要形式大多是花雕,这些雕刻工艺精美,栩栩如生,仿佛故事一般引人入胜,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而位于大木构架的装饰主要是一些结合结构特点所做的雕刻。其做工十分复杂,造型也很精美。在胡氏宗祠中,其承托结构上就有这样的雕刻装饰,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凸显承托结构和雀替构件的美感。在胡氏宗祠中绝大部分的木雕装饰都蕴含一定的意义,其中包括很多民间传说的内容,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集体的智慧,通过谐音、象形、联想等诸多方式,将这些民间传说用木雕的形式长期留存在房屋结构的方方面面,表达了对宗法礼制的赞颂,寄托了村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5]
  在胡氏宗祠中,装饰运用最多的植物是荷花,荷花其根,埋藏于污泥之中,却能不屈不挠,节节高升;其花清新纯洁,出淤泥而不染,这本属于自然生态之属性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胡氏宗祠中还运用了卷草,卷草最早为希腊、西亚地区建筑上常用的装饰纹样,随着佛教传入国内。之后又经过不断地发展演变,这些花纹逐渐被汉化,从简单的花草纹样变成了具有中国文化飘逸清新特点的卷草纹。在胡氏宗祠中,牌楼、门头上运用最多的动物是麒麟,麒麟象征着勇猛,吉祥与美好的寓意。还有龙、鱼、鸟、鹿、猴、马、狮子等动物,猴象征着聪明灵巧,这些动物雕饰不是单独存在的,一般都与人物、植物雕饰相结合。这些动物雕饰采用了比喻、象征手法,表达了胡氏先民们祈福保佑的淳朴心理意愿。
  在胡氏宗祠中,人物雕飾(图3)运用了罗汉、菩萨和八仙等。以人物为题材盛行的原因是当时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民间的戏曲活动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先民们在农耕之余,开始享受精神生活,并且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人物大多在宗祠的牛腿上,屋檐下的牛腿尽管体积不大,但工匠们还是在上面雕刻出了人物,一件牛腿一个样,它们在屋檐下组成系列的木雕艺术品,使建筑显得华丽而讲究。
  在胡氏宗祠雕饰中,还采用了几何纹样。所谓几何纹样,就是指由各种线条组合而成的抽象图形,他没有具体的实际形象,但是却极富美感。这些图案经过组合和重复排列,被雕刻在门窗等结构上。运用最多的几何纹是回纹。回纹的纹路是相互连接,纹路似拐似弯,在回纹中间还加各种植物雕花作为装饰。纹路图案具有规律性,形成纹路美,并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
  在胡氏宗祠中,门楼的木雕彩绘装饰以石青、石绿作为基调,再加上红、黄、蓝、白等油彩,分浓淡深浅根据形状进行描绘,可惜年代久远,好多油彩已经掉落,我们现在只能依稀辨认这些色彩。彩绘讲究色彩的退晕变化和色相的对比,不仅能使木雕雕刻具有立体感,更富有艺术效果,同时也能起到烘托木雕画面浪漫神秘的作用。另一方面,彩绘在装饰物中属于价廉物美形,不但可以节省开支,同时也能起到美观修饰的作用。
  结 论
  以玉山县胡氏宗祠建筑为例,通过对胡氏族人顺应地势、风水和环境修建的宗祠建筑空间进行剖析,探讨胡氏宗祠建筑所蕴含的营造智慧,胡氏宗祠将乡土建筑中所具有的因地制宜的空间特色、地理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富有魅力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祠堂中的精美建造工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制作的精湛性。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离传统的美越来越远。研究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特点,能够使我们在未来的建筑空间设计中,更好地把握空间体验的美感。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汪凤刚主编 玉山县志 【Z】江西人民出版.1985
  [2]楼庆西著 乡土建筑装饰艺术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崔若健著 明清时期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学释义——以山陕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风格分析为例【J】艺术百家.2018(07)
  [4]李春著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范畴体系述论【J】艺术百家.2018(01)
  [5]孟宪文、王琳、邓亚鹏著 浅衡阳王室宗祠建筑艺术特点【J】美术大观.2011(07)
  基金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玉山县内村胡氏宗祠建筑当代社会价值研究》(项目编号;YS172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33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