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改革趋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通过对2015—2019年全国47套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的分析,笔者从考查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探索考查改革趋势。考查内容方面:第一,以考查理解为主,涉及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考查;第二,试题综合性会更强,考查学生的鉴赏思辨等能力。考查形式方面:题型基本趋于稳定,适当增加填空题和简答题。
【关键词】高考 文言文 测试内容 测试形式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的能力要求涵盖了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三个能力层级。基于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笔者分析了2015—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发展趋势。
一、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考查内容的改革趋势
1.文化常识成为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考点
近五年来,文化常识的考查情况如下。2015—2019年,3套全国新课标卷一直单独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2017年,江苏卷以文化常识题取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选择题。2018年,天津卷以文化常识题取代信息筛选题。可见,文化常识已成为全国新课标卷的必考点。
这与近年来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同年,全国卷就增加了一道文化常识的选择题。此后,全国卷就一直单独设题考查传统文化常识。2017年的江苏卷、2018年的天津卷也采用同样形式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常识。
有些命题者偶尔变换考查内容时会首选文化常识。2017年的江苏卷单独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时,就没有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选择题。2018年的天津卷在首次单独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文化常识时,就取消了“筛选文中信
息”题。
2.文言虚词的考查比例下降,北京卷常考超綱词
笔者统计了近五年来虚词的考查情况,统计时将文言虚词与实词综合于一道题内考查的试卷类型计算在内(见表1)。
表1 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文言虚词考查情况表
年份及试卷总套数 考查虚词的试卷套数及卷别 虚词的考查数量
2015(15套) 9套(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山东卷、安徽卷、广东卷、
湖南卷、四川卷) 18
2016(9套) 5套(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山东卷) 15
2017(9套) 5套(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山东卷) 10
2018(7套) 3套(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7
2019(7套) 3套(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 1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虚词的考查比例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有些地区停止自主命题致使试卷总套数锐减,2015—2018年试卷总套数由18套降至8套,期间一些坚持考查虚词的卷别陆续停止自主命题。在2015—2019年仍然继续自主命题的卷别中,考查虚词的卷别也基本稳固,如一直考查虚词的有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一直不考查虚词的有3套全国卷和江苏卷。这说明命题者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价值已经形成共识,前者可能认为虚词不仅表意,还是形成文言语感的重要因素,在体现文意层次、增加抑扬顿挫的声音效果、体现幽微精妙的语言美感方面不可或缺。后者可能认为,虚词只是文言文的一种词汇,完全可以将虚词放在翻译等题目中,或隐性、或综合考查。
3.断句的考查呈抛物线趋势且卷别稳定
笔者统计了近五年来文言断句的考查情况(见
表2)。
表2 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断句考查情况表
年份及试卷总套数 考查断句的试卷套数 主客观题型
2015(15套) 9套(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浙江卷、广东卷、湖南卷、湖北卷、重庆卷、四川卷、山东卷) 3主6客
2016(9套) 6套(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全国新课标卷Ⅲ、山东卷、天津卷、浙江卷) 1主5客
2017(9套) 7套(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全国新课标卷Ⅲ、山东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 1主5客
2018(7套) 5套(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全国新课标卷Ⅲ、天津卷、浙江卷) 1主4客
2019(7套) 5套(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全国新课标卷Ⅲ、天津卷、浙江卷) 1主4客
从表2可见,近五年来断句的考查以2017年为顶点呈现抛物线形的变化趋势。2015—2017年在试卷总套数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考查比例仍然继续升高。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试卷总套数减少了,即分母小了;二是此前不考查断句的上海卷在2017年考查了断句;三是可能与筛选文中信息题的减少有关,2015—2016年的山东卷均以断句题取代信息筛选题。就考查文意理解的效果而言,断句也确实好过信息筛选题。考查卷别稳定的原因是坚持考查断句的卷别仍能继续拥有自主命题资格。
考查的卷别也明显趋向稳定,3套全国卷和浙江卷一直未间断考查,天津卷连续四年考查,其中全国卷因覆盖省份最多而影响最大。
4.鉴赏评价题仅限于固定卷别
笔者统计了近五年鉴赏评价题的考查情况(见
表3)。
表3 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鉴赏评价题)考查情况表
年份及试卷总套数 占试卷总套数的比例 主观题 客观题
2015(15套) 40.0% 北京卷、上海卷 湖南卷、天津卷、浙江卷、湖北卷 2016(9套) 44.4% 北京卷、上海卷 天津卷、浙江卷
2017(9套) 44.4% 上海卷 天津卷、浙江卷、北京卷
2018(7套) 28.6% — 天津卷、浙江卷
2019(7套) 42.9% — 天津卷、浙江卷、北京卷
2016—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是对“鉴赏评价”的考查比例高于2015年,湖南、湖北等停止自主命题,使得试卷总套数减少了,实际上考查“鉴赏评价”的试卷不增反降。主观题只有上海卷一直考查,北京卷坚持到2016年,此后也没有新的卷别加入。客观题的情况是卷别固定,天津卷和浙江卷一直考查,2017年、2019年北京卷罕见地采用了客观题(为了辅助考生理解测试文本“秦废封建”“非国语”)。
鉴赏评价类文言文试题成为固定卷别的“独舞”,首要原因是与课标对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偏重“理解”有关。课标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这一要求恰好对应考试大纲的理解能力层级,因此,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成为各卷别的测试重点。绝大多数命题者是将“鉴赏评价”放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测试中,只有极少数卷别在文言文阅读中“蜻蜓点水”般涉及“鉴赏评价”。浙江卷、天津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鉴赏评价”,也仅体现在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赏析上,不如在古诗词或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效度高。北京卷以主观题形式考查的“鉴赏评价”,考查效度高,但作答难度较大,所以即使命制“鉴赏评价”主观题最成功的北京卷也连续三年没有考查,其原因一是减轻考查“名著阅读”给学生带来的答题负担;二是在散文阅读中也有考查”鉴赏评价”的主观题,故不在文言文中重复考查。
二、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考查形式的改革趋势
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中,选择题数量趋于稳定、虚词考查形式不断变换、固定卷别设有简答题。
1.选择题的数量趋于稳定且有卷别特色
选择题是历年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选用最多的题型。选择题的数量反映着命题者对测试内容、赋分的限制和难易度等因素后的综合考量。笔者统计了近五年来选择题的数量变化情况(见表4)。
表4 2015—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选择题)题量变化表
试卷
题量 套数
年份及试卷总套数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6题
2015(15套) 0 2 8 5 0 0
2016(9套) 0 1 5 2 1 0
2017(9套) 0 1 4 2 1 1
2018(7套) 0 1 4 1 1 0
2019(7套) 0 1 5 0 1 0
由表4可见,近五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选择题的数量集中在2~4道,采用3道选择题的试卷最多,经统计,占试卷总套数的比例分别是53.3%、55.6%、44.4%、57.1%、71.4%,采用4道选择题的试卷次之。实际上,近十年来,3道选择题一直都是文言文试题的“主流配置”,所以从总体上说选择题的数量趋向稳定。另外,选择题的数量还呈现出明显的卷别特色,近五年的全国卷一直设置3道选择题,江蘇卷一直设置2道选择题,天津卷近三年一直设置5道选择题。
这一变化表明,各省市命题者经过历年微调之后,对文言文阅读的测试形式逐渐形成共识。测试形式的稳定也有利于广大师生展开有序的教与学活动。
2.虚词的考查形式不断变换
2015—2019年以来虚词考查形式出现以下变化。
(1)选词填空。2016年的天津卷,2015年、2017年、2018年的上海卷均采用选择虚词填入括号的形式。见下题。
【示例1】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东南无之,必也蜀 。
②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③宗质负其母 归。
④予一见不敢再 。
A.焉 乃 于 者 B.乎 其 以 者
C.乎 乃 以 也 D.焉 其 于 也
【参考答案】C
(2016天津卷,第9题)
考生作答此类题目时,不仅要掌握虚词的意义和习惯用法,甚至还要揣摩出语气,才能选出恰当的虚词,难度较大。由于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所以考查效度不如上海卷只考查一个虚词的形式。见下题。
【示例2】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哉 B.也 C.焉 D.耳
【参考答案】A
(2018年上海卷,第21题)
第②段方框处的语境原文内容是:“噫!旨□,心源之名亭也!”考生作答此题时,根据积累或推断语境,确定“旨”的意思“好,美好”;还需要根据语境判断出此句是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作者在赞叹以“心源”来给亭命名,还要比较四个虚词中哪个适用于“赞叹”的语气,可见需要考生精确理解文意掌握虚词的习惯用法。 (2)回归传统。2018年考查虚词的3套试卷(未计入上海卷,下同)以及2019年考查虚词的3套试卷中,有5套都采用单独设置选择题的考查形式。
(3)和实词合并在一道题内考查。2019年的北京卷将文言实词和虚词合并一题内考查。这种测试形式只能考查虚词的意象而不能考查虚词的用法。
3.简答题“专属”于固定卷别
简答题作为断句题、翻译题之外的一种新的主观题型,最早出现在上海卷,上海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因简答题数量最多而独具特色。笔者统计了近五年来简答题的考查情况(见表5)。
由表5可见,2015—2018年高考语文采用简答题的试卷比例虽有变化,但简答题一直固定在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并没有新的卷别加入。
表5 2015—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简答题)题量变化表
年份及试卷总套数 考查简答题的试卷 考查套数 占试卷总套数的比例
2015(15套) 上海卷、北京卷、广东卷、四川卷、江苏卷 5 33.3%
2016(9套) 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 3 33.3%
2017(9套) 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 3 33.3%
2018(8套) 上海卷、北京卷、江苏卷 3 37.5%
2019(7套) 北京卷、江苏卷 2 28.6%
三、从2015—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考查情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015—2019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体现着“稳中微调”的特点,笔者推测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可能在测试内容、测试形式等方面发生明显变化。
第一,测试内容应该仍以理解为主,可能会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决定了理解文意是文言文阅读的首要能力。2020年,笔者预计也将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主。另外,课标对“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的要求是“感受祖國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由此可知,2020年及以后的高考语文试卷可能继续考查文言实词、虚词,但可能向考查词义的方向发展,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所以师生都应重视梳理文言词语的发展脉络。
第二,测试内容的综合性会更强,可能增加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类试题,可能增加思辨力度。课标对“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说明是“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对“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说明是“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可以判断教材内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篇目增加了,必然比新课改前承担更多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目标。如果体现在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类试题无疑最为适宜,并且增加思辨性色彩。
第三,题型可能不会改变太多,但可能增加填空题、简答题等。为保证平稳过渡,2020年及以后文言文测试形式可能仍以选择题为主,但为实现新的考查功能,可能灵活增加考查能力更为综合的题型,如填空题、简答题,因此,笔者建议师生关注近年的北京卷和上海卷。
(作者单位:1.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2.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47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