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彦武:“总要在阿里留下点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曾涛

  “不辱使命、不留遗憾、不负韶华”——这是高彦武给援藏任期自己提的要求。他解释:“别浪费三年光阴,别忘记自己援藏的初心。”
  采访援藏干部高彦武,是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楼三楼的一个普通房间。办公桌上,落了不少灰尘。
  他曾经是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如今借出差的机会回到这里。2019年7月,他作为第九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离开了石家庄,来到了西藏阿里地区。
  西藏,这片神圣而又陌生的土地,对之前的高彦武来说,只存在于从网络上得到的模糊认识里。再后来,存在于同事田鹏的介绍里。
  田鹏是高彦武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同事——第八批援藏干部。“田鹏是我去援藏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我们俩在办公室是面对面。”
  接过同事的援藏接力棒,高彦武来到了阿里地区。阿里地区是河北省支援西藏建设的对口地区,也是援藏干部公认的最苦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
  留下一份好答卷
  到了阿里之后,高彦武首先要适应的,是饮食习惯;想出去改善下伙食吧,却发现一盘西红柿炒鸡蛋都要40块钱。
  离家千里之外的高彦武,终于尝到了援藏生活的“苦”。
  苦不苦,身体最诚实。到阿里地区任职半年时间里,高彦武因为对接两地工作,频繁在阿里和石家庄之间往返,他的身体几乎没有“消停”过。体检报告显示,他的视力从0.8、0.5下降到了0.5、0.2,尿酸也高了不少,还有心脏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
  这个农村出身的河北汉子,在援藏之前,都没有听过这么“专业”的医学名词。
  问及初到阿里地区的感受,高彦武如此总结“眼睛的天堂,身體的地狱。”
  的确如此,到了阿里地区后,掉头发和睡不好成了他的烦心事:“这应该是所有援藏干部的‘痛’。”
  掉头发,不仅因为海拔高,还因为责任重、压力大。
  高彦武现在的职务是西藏阿里地区旅游发展局副局长。虽然在文旅系统工作了十余年,但从燕赵大地到藏西秘境,高彦武所面临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环境。
  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古格王朝遗址、象雄王国文明……跑遍了阿里地区的7个县,高彦武终于真正领略到了“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魅力。
  然而,高彦武深深地明白,自己不是游客。壮美风光和灿烂文化背后,是阿里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不够先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游客体验不够良好等系列问题。
  这些,都是摆在高彦武面前的难题,也是他心里最重的那座山。
  有人说,在阿里地区援藏,躺着也是做奉献。在42岁的高彦武看来,援藏的机会极其宝贵,不能虚度,总要在西藏干出点名堂,“在阿里留下点啥”。
  留下点啥?高彦武要留下一份好答卷。
  ——把阿里地区推出去。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设展厅、组织京津冀旅游推介会,阿里地区越来越主动、开放,关注度、知名度有明显提升。
  ——把涉旅企业请进来。组织企业实地考察、设置游客招徕奖励、提供免费办公用房,一系列优惠友好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阿里地区投资、发展。
  ——以旅游产业推动扶贫工作。在河北省援藏干部的协调下,河北省旅游职业学院对接阿里地区职校,帮助一批藏族同胞学习掌握酒店服务、讲解介绍、向导带队等技能,开辟了多条就业的好路子。
  开弓没有回头箭
  高彦武评价自己,这些算不上一份合格答卷,“工作才开了个头”。
  开弓没有回头箭。报名援藏时,高彦武信心满满“一个男的,还怕高原?!”一年过去,高彦武吃了不少苦头。
  阿里地广人稀,高彦武和同事为了开发新的景点驱车考察调研,动辄几百公里。很多地方压根儿就没有路,一路颠得屁股生疼,满身上下都是尘土。
  今年4月,高彦武去霞义沟考察,一趟走下来,脸上晒掉了一层皮。
  到西藏后的高彦武黑了不少,颜值也下降了,但他的朋友圈却变得十分惊艳——他把阿里地区的风土人情、如画美景用照片、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给认识的每一个人:“从我做起,当好阿里旅游的宣传员。”
  “凝视阿里的美,心里越发敬畏。”阿里地区是最后一片净土。
  在高彦武的心底,还有一条红线,那就是生态保护。他明白,阿里地区的美需要守护。为此,高彦武的工作必须细之又细,每次做规划,都要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反复论证。
  “待的时间久了,对阿里更有感情了。”疫情期间,很多人的假期被迫延长。高彦武和他的援藏同事们,逆行出发,在2月初就赶回了藏区。这个假,高彦武休得不踏实:休息时间越长,工作耽误得越多。
  疫情让旅游行业大受影响,高彦武的心里有些着急,好在各方资源联络,仍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不辱使命、不留遗憾、不负韶华”——这是高彦武给援藏任期的自己提的要求。他解释:“别浪费3年光阴,别忘记自己援藏的初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49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