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方法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不能简单地模仿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应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是重点。
1 学生评价内容
学生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一是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二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三是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四是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养成情况,五是学生在活动中所获的体验情况。
2 学生评价方法
2.1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评价
实践表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由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则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进行自我反思,从评价的过程中保持自身参与活动的热度。在态度方面,主要采用“相互参照”和“自身参照”两个标准综合评价。
2.1.1 相互参照法
同一个实践活动往往是多个小组同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便于比较,这就可以以其他小组成员为参照标准,本小组给自己进行评价,可参照表1。
本组得分是以其他组为参照,本组所有成员先对他组评价,再自行对本小组进行评价,然后把自我评价与他组对本小组评价综合,得到一个相对分数比值,根据比值情况了解本小组在整个活动中的位置,以激起团队荣辱意识,定制下一阶段目标分值,如表中最后一栏“1.0”,即下阶段评价时应该达到的分值。
2.1.2 自身参照法
自身参照法是以学生自身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为标准,这种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的自我反思性评价。学生通过自评,不仅可以看出自己的进步情况以及和他人的差距,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教师通过设计相应表格,学生分阶段对自己进行一次简要的评价,如表2。
通过定期填写个人评价表,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为下阶段做好准备,也能够不断督促自身参与到活动中去。
2.2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创造性学力中的一个部分,如何构建学生创造力与实践力评价系统,我们主要以我校学生开展的“生物模型制作大赛”活动进行探索研究。
在模型大赛中,全校高一高二所有学生参与制作,其中有40余件模型通过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进入展示阶段。在展示期间,模型制作人或小组成员要面向全体师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参观的师生进行讲解,主要从模型的创新点、模型的实用性(牢固性)、模型做工取材等方面进行介绍,参观的学生根据讲解,对模型进行打分评价(表3),最后评出优胜者。在这一过程中,制作者向外界展示自己作品,实现了对成果的全方位自我评价,参观者以打分的方式对作品进行了评价,同时也是对制作者的自我评价进行肯定的过程。在互动式的交流平台中,完成了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过程。
2.3 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萌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激发。就算最后的认识结果是错误的,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宝贵经验,也可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评价学生时,不应以其给出的结果对错为参照,而是要关注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何。除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评价外,这种表现还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应对学习方法及研究方法进行评价。由于学习方法及研究方法不便于进行量化评价,建议采用小组讨论式的评价模式。绝大多数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和完成的,学习方法及研究方法渗透于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部分,每位参与成员均有体会,在活动结束时可多小组共同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方法级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其他小组成员对此进行评价,起到相互借鉴学习之效。讨论结束之后,各小组形成总结报告,最后附上表4。
说明:满分为10分,他评得分为其他小组成员对本小组评价的平均分,自评得分为本小组成员对本小组评价的平均分。
2.4 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养成评价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价,一般我校采取由学生本人用描述性的语言总结的形式来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主要从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成长的部分分析,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在科学素养如活动思路的严谨性、科学性方面是否提高,从而进行总结与评价。在人文精神方面,主要是从活动中去收益体会,以感受为主。如我校举行的《惠东县水资源污染状况调查》实践活动中,较多参与者通过本次活动,切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及水资源的珍贵性,在活动结束后,每人都以总结性感言的形式对此次活动收获进行了自我评价。虽然没有量化评定,但效果已经可见一斑。
2.5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体验评价
成果体验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后价值的升华,是学生获得成功感及提高兴趣度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后环节,因此对成果的评价是所有评价中对学生积极性影响最大的一个。如何评价才能充分展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价值,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探寻。我校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认为在成果体验方面,主要以学生自我展示成果为主,他评为辅,实现学生的成果价值体现,在集体关注当中,其成果价值已经得到展现和肯定,这就是最好的评价。如在模型制作的时间活动中,比赛评奖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参赛人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向公众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和心血,受到他人的关注,这就是最大最优的评价;在配合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最后环节的成果展示,也能让参与者提高自信心和兴趣度,在下一次参加活动时反应更加积极,形成良性循环。
3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终结性评价
每次活动按照以上几点进行分步评价,五部分按照3:1:1:2:3的分配比最终形成每次活动的综合评价。高中阶段进行的所有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成绩,取其平均值作为高中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结果。具体计算方法为:
某一项活动(如研究性学习)三年总成绩=(第一学年总成绩+第二学年总成绩+第三学年总成绩1÷三年活动总次数
对三年总成绩,进行赋分成绩与等级之间的转换。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由班主任根据个人的表现情况,进行表彰并记录入学生档案。
参考文献:
[1]盂庆海,王德良,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方法[J],科学教育,2008,5(14):69
[2]李克吕,构建学生创造性学力评价系统的探索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2(23):9~10
[3]武琪,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而发展一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下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2:1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7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