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操作技能训练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金凤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衡量技能训练过程中能否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并对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深刻、生动地分析和研究,使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关键词技能训练 兴趣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成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的培养,学生对生产实习的兴趣,只有通过积极地参加生产实践活动,才能越来越多地发现新问题,创造新成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克服疲劳,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
  
  它与“注入式”相反,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实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课题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注意启发学生掌握好操作要领,加工关键部位和课题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多分析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发动学生提出革新建议,培养学生创造精神;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让学生独立分析造成废品的原因和预防方法,例如指导学生分析任何一个生产工序时,要把组成整个工序的操作和各个部分分别来进行公析,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要善于启发学生养成勤于动脑,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物和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在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表象和概念,掌握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生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具体感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顺利地学会生产技术技能,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1)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使之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2)重视动作直观教学必须根据课题做好操作示范,把实习操作的每一个工作都要清楚、准确地演示出来,并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使其获得清晰的表象;(3)结合电化教学,减少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培养和发展直接兴趣,帮助他们更容易地领会和接受知识。如:有些理论知识,概念抽象,教师讲很吃力,学生听起来也很难懂,没有直观教具的情况下通过录像教学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便于理解和记忆,在这种具体、生动而又丰富的感性材料面前,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技能训练的多样性
  
  练习的多样性,有利于形成技能技巧,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实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必须是多样性,有简单工件生产,也有复杂工件生产,才能增强适应性,只采用单调的一种内容练习,会使人感到厌倦,影响效果,多种内容交替进行,会引起兴趣,保证效果。
  (1)分段练习。分段练习是重要的,使学生的实习工作逐步复杂化和多样化。如:实习教师在指导学生修理机械设备前,先对破旧机械设备进行拆卸装配和调整,指导学生进行辅助性综合练习。(2)练习的创造性。它主要体现在练习方式的灵活和革新上。如:在焊接实习当中平焊时,改变焊件旋转位置,可以进行立焊,卧焊等, 通过反复练习,熟能生巧,有利于进行操作方法的改进和技术革新,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运用比较法。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比较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实习教师在给学生作示范表演时,可把正确的操作姿势与错误的操作姿势进行比较,从而指出正反两方面的优缺点。还可以组织同学间互相观摩演示,加强相互间的检查比较和纠正,提高学习的兴趣。(4)讨论法。如:选择典型工件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事故、典型事例,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和操作的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讲座,分析研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教师最后总结。按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效果确实很好。
  
  4 合理利用第二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当采取一些活泼的教学形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到现代化企业中直观地学习工艺过程、操作方法、劳动组织等教学活动,通过参观使学生懂得生产设备与工艺过程的相互关系,扩大视野,增强感性认识,把实习教学与产品生产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成品生产,这样,就能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提高技能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朱荣欣.教育岗位培训教程.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
  [2]创新与创业教育课题组编著.创新与创业.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711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