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琼 王燕军
摘要:网络教育的兴起正在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将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上,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带给我们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许多新的的问题,如:学习效率低效,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学习低效的原因,并相应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习监控;自主学习;学习策略;电子档案袋;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470-02
On Learning Network of Inefficient and Countermeasures
GUO Qiong,WANG Yan-jun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Affairs Committee,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The Rise of Network Education is bringing more teachers and teaching students to transfer to the network, this new approach to learning brought us in fast and convenient but also to bring us some of the many new issues, such as : effective learning inefficient paper from the four specific analysis in the study low Validity of reas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osed several solutions.
Key words:learning monitoring;autonomous learning strategy;e-Portfolio;learning resources
1 引言
现今世界,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了人们非常普遍的学习方式。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网络学习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教师与学生间无需直接面对面,教学方式也由传统的教师控制教学进度改为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但是,我们却发现网络学习却普遍存在着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经常出现“信息迷航”等许多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其相关对策。
目前网络学习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学习效率低
使用过网络来学习的人大多有过类似如下的经历:比如上网想希望了解一下“移动教育”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进入某个搜索网站,搜索后却一共找到了40个类目和134个网站;然后,进入了某个有相关肉容的能的网站,却发现了其它感兴趣的内容,于是我们顺着这些链接一路走下去,从刚发生的伊朗核问题到“王菲生女”又到了“2008北京奥运会”,与我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学习资源利用率低
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网络学院及各种学习网站提供的网络课程(课件)、网上教学教务信息、网上作业、考试大纲、学习进度指导、BBS、E-mail、教师的有关博客等网络信息。许多学习者对这种方式不适应,他们把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演变为传统的课堂听讲,只是机械地听听,并没有对网络课程的进行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并且不善于利用各种新的网上学习工具,还是习惯于以前的的学习思维,自已等着老师去布置相关的内容,并不想去思考、总结。其结果往往是学习课程不深入,有些甚至连课件也没有看完,更不提思考了。
4 学习监控水平低
在网络学习中,师生处在时空分离的状态,学生学习就需要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而我国学生往往不习惯于这种方式与思维。网络教学在实施上又往往是将一个“单维”的教师搬上了网络,只看到教师传授知识的“知识体”形象,注重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和采取动机保持措施。
4.1 网络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分析
4.1.1 传统的教育文化方面
网络学习是典型的自我控制的学习,学习活动由学习者自己控制。网络环境相对自由松散,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习者的自我控制要求将很高。我国网上学习者却表现出诸多不适应网络学习的特征。英国远教专家伯纳狄特?罗宾森所作的一个简单比较,由此可以发现,中国学生的整体特征表现为“缺乏自主性、独立性,缺乏自我控制学习能力”,因此在网络学习面前普遍缺乏必要的准备;而西方国家的学生则表现出了很多适应于网络学习的特征。这是由不同教育文化、教育理念所决定的,中国教育文化是面向社会而不是面向个体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的模式是在一个群体中面对面地学习,因此,我国学生可能更习惯于集体授课那种有监控的学习方式,甚至更多地期待网络学习中增加较多的学习监控、学习约束和督促、建议机制.因此在开展网络学习过程中,把握中西文化的差异,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更好加强对学生的监控和学习评价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4.1.2 教师的错位
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中,人们往往更看重的是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知识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依赖作用。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在实际网络教学工作中,教师非常注重知识的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和学习资源提供等等,而忽略对学生关注、交流。网络学习者从传统的面授学习到现在的网络学习,来自教师的帮助关注减少,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学生学习也是心灵交汇过程,感受不到别人的关注,在网络学习中就很容易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厌烦等现象,就象在一望无际的沙漠独自行走的人一样,那样无助寂寞。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发挥教师所在网络中的作用,也是网络教学中很重要的方面。
4.1.3 学习者方面的原因
网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相对自由宽散,主要依靠自我定向的学习,与以前熟悉的教学方式相比,没有老师的关心与指导,许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学习,或者只是单纯地听听课件,而不去进行思考、延伸。网络学习中师生分离、缺乏足够的面对面交流、没有常规校园的文化氛围,这种人文环境的缺失也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4.2 提高网络学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网络课程学习虽然是开放的、自主的,但对于我们而言,如何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2.1 构建学生电子档案袋,此档案袋主要是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其中要收集学生自己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的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档案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某一时期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有了电了档案,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有了依据。
4.2.2 建立学习监控系统
学习监控系统可监督和控制学生通过网络课程教学计划,自动的分配学习任务、提供诊断测验和信息反馈。学习监控系统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可以通过结构式网络课程设计来实现。所谓结构式网络课程设计是指将一门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成许多个学习模块(如章、讲、知识点等),对每个学习模块而言,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疑难问题解答和小测验等内容,学习监控系统以这种模块为单位来控制学习者学习步调。这种方法要求学习模块的设计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成功的达到该模块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即通过学习模块的学习后,使学生掌握学习模块中包括的概念和技能。
4.2.3 建立更好的学习资源
网络教育机构要提供质量更高、交互性更好的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制作、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与适应、学习材料的内容和深度等方面都要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要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在不违背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多开放优质免费的网络学习资源,推动校际合作,建立城区、社区、校区学习资源中心。
4.2.4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
在网络环境的师生交互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始终把握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开展教学对话,主动引导学生学习,比如在论坛发布教学信息,发布主题讨论帖子,都是引起学生关注论坛,积极参与网上教学活动的手段。网上师生的对话,是师生交互的主要形式,它既是师生交互的手段,也是师生相互理解的一个过程,是倾听学生诉求,满足学生需要,适应学生个别化学习特点的重要一环。网上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主动提供支持服务,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网络教学的现实性,消除疏离感。由于网络教学还是一个新事物,学生进入这个环境最初不免有惊惶失措的感觉,处处表现为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时网络教师绝对不能听之任之,更要发挥主动性,多方启发,积极诱导,通过网上的多次交互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渡过不适应期,积极参加网上学习。
4.2.5 构建更好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机构要因地制宜,充分了解不同学员的个人学习条件,采取合适的资源传输方式和资源格式,并及时跟踪学员的学习情况。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要积极营造虚拟空间的“大学气息”和学习氛围,组织学习小组,降低学员的学习孤独感,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学习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总之,对于网络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我们只要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并从中找出好的教学方法、总结出教学规律,充分地发挥INTERNET这个“知识产生系统”的强大生命,使网络教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推动教育高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EB/OL].
[2]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习的原理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4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