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市场 新应用 新模式“十二五”开局年 信息产业迸发新活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霍光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经济形势迷雾重重的大背景下,又受到了年初日本地震、年末泰国洪灾的影响,反而逆市增长,热点不断。一方面,不少大型IT企业都交出了超出预期的靓丽财报;另一方面,“平板电脑”、“云计算中心”等热点词汇也不断出现在人们眼前。
  “总的来看,在国际经济变数明显增多的大背景下,新应用、新模式、新市场,已经成为推动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变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用精炼的语言道出了目前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
  如果说PC的诞生是信息产业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的话,那么,今天信息产业所面临的变革也是30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就在这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透析产业发展趋势的年度盛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中国电子报社、通信产业报社、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主管网、中国计算机行业网联合承办的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京召开。年会的主题“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恰恰反映了2011年中国信息产业的局面。
  新市场前景广阔
  一组数字可以说明以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未来3年,云计算技术及应用将在政府、通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重点行业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16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1.5%。物联网不仅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和成长空间,而且能够有力地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几年,物联网市场增长率都将保持在30%以上,2013年将达到4896亿元的规模。移动互联网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渗透融合,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未来3~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和业务规模将快速增长,超过传统互联网。”罗文在发言中指出。
  数字的背后,是众多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在成都,人们可以登录到云上,查询自己所购买的每块猪肉来自哪里,以及它经历过的饲养环境和加工过程;在公交和地铁上,经常能见到有人手持手机、平板电脑上微博、聊QQ;今年12月开始实现的网络同步售票为打工返乡族提供了便利;智慧城市的建设更为人们描绘了美好的未来……这些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人们触手可及的、已经亲身感受到的变化。
  新应用的出现也衍生出了大量新商业模式。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让众多硬件制造商开始转型提供软件和平台服务。与此同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杀入硬件领域。越来越多的硬件用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方式占领市场,试图通过后期的内容和增值服务赚取利润。另外,利用免费平台吸引用户,扩大既有服务的占有率也是一种颇为成功的策略。
  事实上,这一次创新的浪潮才刚刚开始,未来还蕴含更多市场机遇。例如,整合智能终端和家电,实现不同终端内容共享的概念已经出现很久,但一直难以普及;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来实现智能交通、缓解拥堵的手段已经具备,但还无法针对每个用户进行灵活调度……。在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成熟的基础上,这些愿景能够很容易地实现。
  另外,很多传统产业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例如,出版业大跨步数字化的过程中诞生了盛大云中书城这样的新模式,传统流通渠道的数字化孕育了1号店这样的新模式……未来,信息技术会更多地和传统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让传统产业提供更为方便、人性化的体验。这一过程同样蕴含大量的商机。
  兵精粮足 整装待发
  毋庸讳言,近代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和科技革命三次生产力大发展,是由西方国家引领的。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时,是作为追随者、学习者,以效仿国际先进企业为主要方式发展起来的。现在,信息产业面临新的拐点。能否在“十二五”期间抓住机遇,在新应用、新模式上有所突破,是我国信息产业能否摆脱追随者的地位,成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引领者的关键所在。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的新机遇面前,中国企业已经夯实了基础,整装待发。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已经举办了11届。在过去这11年中,中国成长起了一批优秀的信息技术企业。这批企业正在新的市场机遇中作为冲锋的尖兵,开始与国际领先企业正面交锋。今天,华为、联想、百度、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一批尖兵企业是中国信息产业能够把握住新市场机遇的根基。
  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环境也给了中国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在过去几年中,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一枝独秀的中国信息产业进一步积蓄了力量。国际专利的申请量能反映出国内企业进步的一个侧面:近年来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美国和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从前年的6∶1下降到了去年的3.6∶1。按照目前的速度,2015年中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美国。中国专利数量的增长,为未来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也迫使中国企业主动寻求变化,从制造、出口为主的模式向创新、树立品牌的方向转变。
  投资增长直接反映了国内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信息产业进出口发展呈现趋稳态势,但投资规模却大大提升,仅1~9月就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649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近500亿元,增速高于工业投资35.9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器件、新能源电池领域新开工项目增长超过70%。在智能终端处理器、大屏幕平板显示等领域都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核心技术的自给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也为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逐中抓住机遇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充足的准备下,2011年,中国信息产业的新模式、新应用蓬勃发展。终端融合方面,不仅有海尔等具备丰富产品线的企业在进行内部整合,还有闪联这样的组织在制定行业标准,提供电视、平板电脑、手机互联互通的服务;云计算方面,曙光、浪潮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初步具备了从基础架构到平台软件,再到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并提出了“城市云”、“行业云”的建设模式,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应用;互联网服务方面,新浪、腾讯和360等企业纷纷建设开放平台,互联网应用百花齐放……中国不仅抓住了新应用、新模式带来的新机遇,还在不断地创造更多新应用、新模式和新机遇。
  合理规划 确保健康发展
  在新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序发展、恶性竞争是值得警惕的现象。
  团购领域的发展过程就是恶性竞争的典型案例。在Groupon的示范效应下,国内迅速兴起了大量团购网站。然而,市场容量有限,无法容纳众多企业生存,于是出现了团购网站虚标团购人数、虚标价格、不予发货等造假和欺骗手段。从2011年中开始,团购网站竞争进入了更为激烈的阶段,价格竞争达到了疯狂程度,激烈竞争下实力不够的团购网站只能被淘汰出局。
  在其他领域,类似的局面也屡有出现。例如,在平板电脑热潮中,2011年3月,中国平板电脑品牌数已经达到60个。但随之出现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影响了用户体验,甚至给一些用户造成错误印象,反而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投入新市场的过程中,企业要理性面对,循序渐进。同时国家合理的规划和部署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联合批复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报送的12个云计算示范工程2011年度项目。这些项目各有侧重,能对未来云计算落地起到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另外,重视自主创新也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进入新市场的过程中,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锁定一个细分群体进行重点突破,奠定基础后再努力扩张。在今天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无论是硬件,还是服务创意,都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但是,真正做到有针对性、有特色,能给用户优秀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并不多见。所以,在进入新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重复,在保持增长速度的基础上,提高增长质量,做到可持续发展。
  
  /会议侧影 /
  2011(第十一届)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计算机报社等六家单位承办。从各方的反响来看,本届经济年会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影响力和规模达到了空前水平。
  在经济年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介绍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顾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赵波分别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得失、新制高点和新趋势,当前经济形势下政策导向的分析,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面临的风险,具体行业中转型升级的过程和产业发展现状等话题做了精彩而翔实的演讲,颇具指导和借鉴意义,受到了与会听众的普遍欢迎。
  本届年会还得到了IT业界各大著名企业的鼎力支持。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念坚,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等嘉宾就互联计算、产业协作创新、云计算、可持续发展等话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些产业界重量级人物在演讲前都经过了精心准备,以生动详实的应用实例深入浅出地讲出了目前新市场机遇中的新应用和新模式,博得了现场几百位听众的阵阵掌声。
  当晚的“2011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成功企业家之夜”更是群贤毕至,嘉宾如云。赛门铁克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及日本区总裁郭尊华,戴尔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杨超,EMC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海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纯松,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贻进等中国信息产业领军人物悉数到场。
   在这次盛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目前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市场蕴含着重大机遇,也是是中国信息产业得到大发展的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信息产业以及各企业来说,其中孕育的机遇不容错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89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