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新理念迎接新中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58-02
  课程改革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初中德育课也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既对现有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师实现面向未来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该如何应对新中考,下面是我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思考。
  一、应对教材变化 培养核心素养
  1.基于课标说明 合理使用教材。
  课标是编写教材的唯一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最重要依据之一。解读课标是做好教学复习工作的头等大事。中考出题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我们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授课。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同时又是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不同层次要求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反复强调。明确新增内容,删减内容。不要超标,不要盲目补充内容,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不要随意删减内容。新增考点需复习得细致、扎实、透彻,注意捕捉主题,进行专题式复习,通过设置选择、改错、材料等不同类型进行训练强化,问题设计注意梯度,从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面进行训练
  2.关注学生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所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其实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位置的前移,更加突出立德树人的理念,实现教学向教育的升华,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的转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时刻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二、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研究考试是从研究题型开始的。凡有考试就有格式,将这些格式了熟于心,必有奇效。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渗透着命题人的意图与要求,体现了命题人对课程的研究把握,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当你真正把试题研究透了,这些试题便有如己出,临考时对试卷就绝无陌生之感,并会触类旁通。1.明确考试范围。中考考试范围主要包括:道德、法律、国情、民族、时政等几个方面,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2.树立命题理念。中考命题理念主要体现在能力立意、教育价值立意、回归生活几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要立足基础知识,侧重考察能力,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3.研究命题特点。研究近几年中考命题,把握命题特点。近年中考试题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着眼于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机械记忆再现,体现对考生能力的考察;注重时政学习与学科内容结合,学科内容与时代生活的结合,体现考察内容的综合性;展现思维过程,着力加强个人道德认知及道德素养的考查。经常使用反思、劝诫、感悟、推断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不回避热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将考生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思考、探究问题。4.把握命题导向。命题导向是是课堂的魂,一定要把握准确。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基于课程标准培养核心素养;使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变;突出学科的价值趋向;淡化机械记忆强化知识运用;把握课程性质优化教学设计。
  三、精心设计问题,成就智慧课堂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问题设计和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的问题设置应满足四个方面的条件:1.要基于情境,具体明确。问题目标指向不明,无法与课堂教学主题构成联系。2.是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能力展开探究,并能在更复杂的水平上深化理解。问题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无法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3.是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使设问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教育价值。既要考察基础知识,又要考察能力,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4.是要讲求几个设问之间的逻辑关联或层次性,体现引导性、富于启发性。学生基础越差,设问层次越丰富。一节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问题链一气呵成。
  四、讲求复习策略,提升课堂效率
  1.夯实基础知识,强化重点难点。
  近几年中考命题尽管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注重熟读教材,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面、线的结合,找出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混淆?知道有多少考点?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弄清楚中考怎么考,从什么角度考。在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2.关注重要时政 聚焦社会热点。
  时政性是道法中考的一大特点。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可以看出命题者往往以最新的时政热点材料为背景,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对此难以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需要先弄清楚针对时事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再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实例来解剖,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的效果。
  3.渗透解题方法 总结规律和技巧。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能以学生学到知识为满足,需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己飞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边讲授知识,边传授方法。在分析试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材料的技巧,教会他们如何在材料中找关键词及关键词与课本之间的联系,对每一类试题(如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意义类试题、建议类试题)进行归类,教给学生每一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或一些通用答案。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有了方法,学生学起来就轻松,自然课堂效率要提高。
  新教材需要用新理念、新思路去应对新中考。教无定法,但求得法。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建构下的道法课堂也将越发生动有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7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