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近期供用水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河南省2001年-2013年的降雨量、水资源量以及供用水量统计计算结果,分析了河南省近期水资源现状用水水平、供水保障程度、缺水情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指出了近期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河南省水资源特点、近期供用水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水利综合规划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河南省;水资源;供用水现状;开发利用;用水水平;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02-0077-04
  河南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035亿m3,人均、亩均水资源占用量仅为381 m3和340 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1/6,属资源性缺水地区[12]。全省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为1952亿m3,其中地表水为1217亿m3,地下水为994亿m3,重复计算量260亿m3。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客观分析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发展态势,收集近13 a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资料,对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供水水质、用水水平与效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现状水供求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水利综合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降雨量和水资源量变化情况
  2001年-2013年河南省年降雨量和水资源量[3]统计结果(见表1)可知。河南省近期(2001年-2013年)平均降水量为7527 mm,比多年平均7711 mm(1956年-2000年)偏少24%;近期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866亿m3,其中地表
  2 近期水资源供用水量情况及现状用水水平
  2.1近期水资源供用水量情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关系较为密切,一般降水偏枯或降水年内分布不利于农业生产时,用水量较大;反之,则用水量相对较小。
  由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河南省年供水总量介于188亿~241亿m3之间,平均约221亿m3,其中地表水年供水量约89亿m3,占总供水量的402%;地下水年均开采量约132亿m3,占总供水量的596%;其他水源仅04亿m3,占总供水量的02%。
  河南省供水量最多的年份为2013年,供水量为2406亿m3;其次为2012年,供水量为2386亿m3;最少的年份为2003年,供水量为1876亿m3;其次为2005年,供水量为1978亿m3。结合历年降水量变化过程分析可见,近13 a全省供水总量主要受气候影响较大,其中地下水开采量有增大趋势,而地表水供水量则趋于平缓趋势,河南省历年供水量变化过程线见图2。
  由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农田灌溉、林牧渔和生态环境用水量与降雨量有关,近30年来多年平均总用水量为2209亿m3,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量分别占总用水量的127%、224%、549%,其它用水仅占100%。河南省历年用水量变化过程线见图3。
  2.2现状用水水平
  根据河南省水资源公报中的用水指标统计计算结果可知,自2001年至2013年,河南省人均综合用水量基本在193~256 m3/人。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在164~210 L/(人・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 m3/万元降到33 m3/万元。农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由在164~229 m3/亩。
  河南省同全国用水水平比较[4],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基本上是全国的一半,农田实际灌溉亩均水量基本上是全国的04倍,在全国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城镇生活、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及全国现状用水水平详见表4。
  3现状供水保障程度及缺水情况
  3.1供水保障程度及缺水情况
  从河南省近13 a的供用水情况可见,现状生活、工业用水虽然基本满足,但大多数城市仍靠开采中深层地下水来维持生活、生产用水,其中72个城市均有开采地下水供水,有20个城市地下水供水量超总供水量的50%。另外还有大部分乡镇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靠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如最近降雨量相对偏丰的2010年,中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103亿m3;农林牧灌溉用水基本保障70%,还有约54.7万hm2有效面积得不到灌溉,且现状实际灌溉定额偏低,(2010年农田亩均实灌用水量为168 m3)农作物需水得不到满足,制约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大部分不能满足。
  3.2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河南省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经统计计算,结果详见表5。当地地表水开发率11%~65%,平均为 33%,2001年、2012年和2013年开发率较高超过40%,2003年最小为11%,其余年份开发率均小于40%,可见,地表水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地下水开采率平均为61%,最大年份2013年为90%,最小年份2003年为35%,同时13 a历年均有中深层地下水开采,开采量为61亿~336亿m3,均值为198亿m3,最大达33亿m3之多。可见,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
  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13年的供用水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目前水资源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缺水问题仍然突出,然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水资源的供求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4],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由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河南省部分地区地表水资源匮乏,河流水质较差,地表水可利用率较低;尤其豫北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依靠过量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要求,造成地下水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供水能力和抗旱应急能力大为降低,同时产生了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地质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调查2013年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年末总面积达7 715 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91%。其中豫北安阳-鹤壁-濮阳漏斗区面积为6 960 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416 m;豫北温县-孟州-武陟漏斗区面积600 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263 m;新乡凤泉~小冀漏斗区面积155 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177 m。   (2)水污染、水土流失较重。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46座,建成总规模为64155万t/d,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7座,日处理能力23万t,基本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但全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物排放量刚性增长,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废污水治理相对薄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2010年河南省中原经济区234个水功能区中,有163个水功能区不达标,超标率697%;评价水功能区河长7 639 km,达标率430%;评价水功能区水库蓄水量超标率433%。地下水超标物质主要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硝酸盐氮、氨氮等。同时全省水土流失较重,还有17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尚未治理。
  (3)工业节水水平差。用水方式粗放,高新节水技术点多面少,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用水、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管理条例,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监测与管理的手段和技术落后,因此水资源利用中的取用水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
  (4)供用水设施老化。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工程配套差,存在老化和严重破损的情况,跑水、漏水现象非常普遍,灌溉用水效率低。城市供用水设施老化现象也十分突出,而且供水能力不足,导致跑、冒、滴、漏现象较严重。
  (5)水利投入明显不足,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长期以来,河南省水利投入明显不足,缺乏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前期工作滞后,工程建设周期长;已建工程管理不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管护经费短缺。
  5保障供水安全主要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河南省供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未来发展对供水的需求,在强调工程措施的同时,也应发挥非工程措施的作用[46]。
  5.1工程措施
  加快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积极构建河南省水安全保障体系,工程措施主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在大力挖潜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引黄和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适度开发利用当地水,为中原经济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2)全面建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配套工程。(3)积极建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大型水利控制性工程,建成一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4)建设西霞院至南水北调总干渠贯通工程。(5)建设引江济淮等跨流域骨干调水工程。(6)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加快河流生态修复、雨洪利用、地下水补源、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5.2非工程措施
  (1)严格执行控制红线,落实目标责任制。
  ①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②完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制度;③建立计划用水和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制度;④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⑤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经济调节机制。
  (2)加大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体系;要明确事权,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地方配套资金的约束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
  (3)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大力宣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意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参与的意思和积极性;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开透明度。
  (4)健全干旱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完善水资源监控体系,加强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取水、供水、用水和退水等水事活动的计量与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全省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应对干旱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水源储备制度和应急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水资源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应急响应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6结语
  从河南省近13年的降雨量、水资源量、供用水情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在健全水利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保障供水安全的非工程措施,为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水利综合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HJ1.8mm]
  参考文献:
  [1]苗红昌,闫振真.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4):13.
  [2]河南省水资源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水资源[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3]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水资源公报 [Z].20012013.
  [4]河南省重点区域供水保障思路与对策[R].河南省水利厅,2013.
  [5]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报告[R].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4.
  [6]河南省水利综合规划报告[R].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7398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