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战略价值越发突出,成为了当下社会竞争的核心资本。应用本科培养目标是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单就机电专业电类课程而言,应用本科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与预期定位目标相去甚远,改革势在必行。该文基于对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现状的简述分析,就其集成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应用本科 机电专业电类课程 集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b)-0-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规格发生了变化,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以此为导向,应用本科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重新审视自身课程架构,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加速机电专业改革,实现自身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做贡献,有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和热议。
  1 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而言,在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战略导向下,应用本科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相关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不断优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发展输入了大批有用人才。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实践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讲来,部分应用本科院校及教师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渲染,尚未完全从固有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机电专业电类课程设置没有突显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实践板块缺失。有些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内容编排,一味地突出以教材为中心,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知识的先进性、实践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应用。同时,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本身关涉到的系统知识繁杂,单纯地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积极性,还会增加学生理解难度,收效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机电专业电类课程评价稍显片面,主观色彩严重,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其教学改革指导功能未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2 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策略
  2.1 加强师资建设
  新课程建设环境下,师生间的角色关系越发模糊,对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在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该项工程实践的关键,其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新时期,应用本科院校必须要深刻认知到师资战略地位,精准定位自身办学特色,量化教师要求标准,综合审查其实际水平,及时发现问题,继而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教研工作。基于此,应用本科院校可从思想理念、业务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着手,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聘请学术专家、业务能手广泛开展主题讲座,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树立他们良好的“人本”意识,强化其创新能力,分享有效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的学识结构,紧跟行业发展潮流及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并提升其职业素养,使之教学引导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改革需求,教师个人亦需加强自主学习,善于通过培训、网络等多种路径,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并渗入到教学实践中。
  2.2 丰富内容设置
  知识是应用实践的基础,为行为创新提供了灵感源泉。教材作为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知识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企业需求,为学生学习划定了范围,是浓缩的精华所在。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实现理论性、趣味化以及拓展性的统一,有效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兴趣与热爱,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同时,缘于应用本科特殊的人才培育定位,还需突出机电专业电类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以相对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除此之外,知识经济时代,整个社会发展加速,包括科技、文化等,为了迎合企业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应注重机电专业电类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汇入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提高人才培育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应用本科应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以人才培育为核心目标导向,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内容设置,确保机电专业电类课程的专业性、普适性、应用性以及发展性。
  2.3 创新方法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作为主体,应当遵从他们的认知成长特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其主观能动性,有机地将教学与工作联系起来,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启示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强化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事实上,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应全方位解析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明确重难点部分,搜集有关的企业案例素材,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打造微课堂,通过图片、视频等元素,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并适时提出探究性课题,组织学生讨论,启示他们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扎实学生理论知识应用基础的同时,锻炼其各方面能力素质,包括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另外,应用本科院校及教师还需积极开设机电专业电类课程第二阵地,加强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岗位实习等方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极学习一线操作人员的既有经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統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吸收和应用。
  2.4 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的评价机制作为机电专业电类课程的有机组成,其本质价值并非划分学生水平层次,而是定位于教学指导,为课程集成改革实践提供了依据。具体而言,完善的评价机制应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深度探究其背后折射出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组织课程集成改革实践,提高工作实效性。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当中,一视同仁,客观、理性地审查其行为实际,善于发现存在问题的部分,实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及时更正他们的错误,帮助其更好地自主学习。同时,发挥传统卷面考试的优势,科学设计考试内容,检验学生实际理论知识水平,引导他们加强巩固练习。此外,教师要充分突显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组织他们自评和互评,从不同视角审视学生水平,让他们对相关反馈结果欣然接受,进而激励自主学习和完善。而在教师评价方面,则需全面、客观地审视学生,结合岗位实际反馈结果,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基于既有经验积累,开展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改革工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与实践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以及评价机制完善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笔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更多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张文灼.基于项目成果导向的高职机电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J].时代汽车,2018(11):39-40.
  [2] 吴军,张雪松.面向新工科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237,245.
  [3] 胡文伟,钱丽丹.机电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改方案[J].江西化工,2018(4):8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685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