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针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特点,将合作讨论教学法引入到实验教学环节中。分析了合作讨论教学法对实验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设计了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食品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食品分析实验 合作讨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2.044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Food Analysis Experiment"
  YAO Xiaolin, XIAO Man, SHU Meng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Analysis Experiment" course, the coopera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link. The necessity of the coopera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is analyz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plan of the coopera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analysis experiment" are designed t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Food Analysis Experiment; cooperativ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s
  0 前言
  食品分析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实验课,是研究食品品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份、添加剂和有害成份的一门实验课程。食品分析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本专业特点独立开设的综合实验课。主要包括食品成分分析的基本实验,即样品采集和处理、食品营养成分和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该课程的学习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该实验课程是食品分析的重要教学环节,可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近年来高校扩招,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资源有限,难以保证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对于食品分析实验中涉及到的大型仪器实验,多数高校均由教师操作,学生观看。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无法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有效调动,无法达到现阶段食品专业本科生培养大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因此,“食品分析实验”需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期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7]
  我国传统的实验教学只关注知识传授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实验中参与积极性,弱化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培养,无法满足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烈需求下,高等教育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及其必要的。
  在“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的教育观引导下,合作讨论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吸引了国内外教学研究者的興趣。合作讨论法是一种组织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内容,变单纯教师讲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可有效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助于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8-10]
  1 食品分析实验中教学内容的调整
  食品分析实验主要学习食品中还原糖、蛋白质、添加剂、微量元素等组分的经典测定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了解食品中各类成分的分析意义,掌握各类组分在食品中的作用,理解食品分析方法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利用食品分析的方法进行食品品质和质量检测,并最终具备分析、设计食品品质检测实验和对结果综合评定的能力。
  这些内容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仪器分析、食品添加剂等课程中部分内容有重叠。处理好各课程内容的交叉问题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引入更多知识,扩宽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根据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内容的可行性尤为关键。因此,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是非常必要的。经过调研, 课题组对本实验课程内容与其它基础及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进行了调整。比如本校开的“饮料总酸度及pH值的测定”的实验,旨在了解饮料中总酸度的含量及pH值以及它们的测定方法,掌握酸度计的构造、使用及维护。其中使用的酸碱滴定法和pH计法已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有关章节中涉及, 实验重点应放在“不同食品酸度测定时所需要的不同样品制备方法,如液态样品、固态样品、深色食品”等,还应强调食品中的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含量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食物样本的酸度测定方法,而不是仅仅掌握饮料的酸度测定方法。比如“高效液相法测定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A的含量”的实验,其中“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和仪器操作”在仪器分析课程中是重点讲授内容,因此在食品分析实验中应重点强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维生素的优势。课程之间的相互补充、各有侧重,有利于学生能更加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2 合作讨论教学法在“食品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2.1 实施过程
  学生以小组实验为形式,基于实验目的在课前通过资料查阅进行自主实验设计。比如,食品中维生素B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也可采用色谱法测定,组内成员应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然后与教师讨论并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包括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样品前处理、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分析均由学生通过分工协作自主完成。在小组实验设计活动中明确个人分工,使每个学生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互相影响和依赖,加强小组成员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以求共同进步。小组实验结果和个人表现均纳入最终成绩评定,促使组内成员达到人人进步的效果。
  2.2 实施方案
  (1)实验分组。学生分组遵循“自由组合,合作互助”的原则,每组3人,小组内部成员分工需提前明确。比如,样品制备环节,由动手能力强,具备一定实验经验的学生负责;样品检测环节,由化学操作能力规范的学生负责;数据记录和分析,由严谨细心,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负责。
  (2)实验方案的准备。在实验课程开始前两个月进行实验分工,每个小组主要负责一到两个实验的方案设计。负责该实验的学生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初稿,与教师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
  (3)预备實验。在每次实验课开始前两周,在教师指导下该实验负责小组进行预实验,包括实验试剂配制、样品制备、实验操作及数据采集。在教师指导下及时调整并确定最终实验方案,找出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点,并协助制定学生评教表。
  (4)实验过程及结果。在实验课程教学中,本实验负责小组成员可对全班同学讲述本实验方案的设计构想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点。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其他同学顺利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进行组内分析,组间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得出准备实验数据。教师总结整个实验教学情况,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汇总。并开展组间和组内讨论,强化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课结束时,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教师在实验中全程跟踪记录,根据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给出小组成绩,根据小组成员在组内的表现给出个人成绩。最终成绩由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出。
  3 结束语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根据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各高校软硬件实验教学资源的特点,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学生特点及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形式,精心设计一些创新型的综合实验,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讨论为教学方式,对提高食品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合作讨论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探讨研究的平台,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支助,编号2014280。项目名称:同伴教学法在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顾英.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33-33.
  [2] 江洪波,严奉伟.食品化学与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09(2):180-180.
  [3] 顾英.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z1):33-33.
  [4] 武杰.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大众科技,2006(8):138-139.
  [5] 闫溢哲,史苗苗,刘延奇.《食品分析》与《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6(9):181-182.
  [6] 郑炯,阚建全,张甫生,等.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12):162-165.
  [7] 赵建芬,梁巧荣,张素斌,等.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0.37(6):157-158.
  [8] 张萍,Eric Mazur.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8):69-71.
  [9] 冯丽霞,蒋大桥,冯秀梅.同伴教学法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探索——以“粒子在场中的运动”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9):86-90.
  [10] 潘江洪,李廷会.同伴教学法对课堂期望的影响——基于广西师范大学《电磁学》的教学实践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4(3):5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