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化志愿者服务对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和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队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该文阐述了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关键词:文化志愿 图书馆 发展现状 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2(c)-0183-02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文化技艺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的人或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图书馆成为人们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寻求精神慰藉的场所,需要更多的服务人员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当前,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已经比较普遍,文化志愿者服务已经趋向专业化、技能化方向发展,建设一支高水平、稳定性好的志愿者队伍,既是我们做好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实现更好发展的需要。
1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发展特征
1.1 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化明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图书馆都开设了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人们可以直接在网上查询图书馆的馆藏信息或者活动信息,为完善图书馆的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窗口。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网络化让志愿者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平台的志愿者不用到图书馆就可以提供服务。同时,网络化使志愿者的培训和组织更加灵活,志愿者和图书馆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1.2 文化志愿者服务的公共文化特征更加明显
文化志愿者服务是政府和市场文化服务的有效补充,能够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服务,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内容已从一般内部服务拓展到外部服务,如从书刊借阅、图书整理、图书排架顺架、读者引导,延伸到为企业社区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开展科普知识宣传、阅读指导和文化下基层活动等,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公共文化特征。
2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志愿者队伍管理难度大,发展不平衡
志愿者服务意识层次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它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志愿者对志愿工作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上,没有形成较高的觉悟意识;不少志愿者参与工作的目的不是基于向社会做贡献,而是为获得志愿服务证明。志愿者队伍的流动性较强,服务的时间较短,给志愿者队伍的培训管理造成了较多困难。同时,由于志愿者的年龄、工作、专业背景、服务时间不一,统筹安排工作难度较大。此外,尽管我国城市的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较普及,但乡镇等偏远地区还远没有普及,這些地方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十分缺乏。
2.2 文化志愿者权益保障水平低
志愿者服务行为是自愿性和公益性的结合体,这也是志愿者区别于普通劳动者的关键所在。但是,志愿者行为作为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定的物质保障是必不可少的。过去,由于志愿者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者提供服务的交通费和餐费都由自己支付。随着志愿者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很多公共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餐补、车费和保险等保障,但这种保障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发展志愿者服务的需要。
2.3 志愿者服务的法律政策不够完善
志愿者服务是社会公益群体性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尽管国务院颁布了《志愿服务条例》,但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尤其是地方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除了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外,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多是各单位自行组织和管理,相应的保障措施是零碎的、不充分的。法律政策保障不充分,既不利于保障志愿者的权益,也不利于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进行管理。
3 改善文化志愿者服务现状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打造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
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应根据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范围来谋划和推进。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公共图书馆可以引进专家学者,建立一批由普通型志愿者和专业型志愿者相结合的队伍,将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业务分配给专业型志愿者,使其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效益。同时,科学合理地制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培训、考评和激励体系,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志愿者管理和宣传工作,为志愿者提供网上报名窗口、信息交流平台和评价体系,提高志愿者队伍管理效率。
3.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措施,保障志愿者权益
志愿者服务有序进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措施。应完善有关法律政策,推动对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志愿者的权利。采取积极稳妥措施,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定期召开座谈会,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增强志愿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应不断完善志愿者的清退机制,对于因故退出服务队伍的人员或者违反管理规定的人员,及时进行清退。
3.3 拓宽文化服务范围,惠及更多群众
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就要拓宽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范围,惠及更多老百姓。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不能局限在省会等发达城市,而应延伸到县乡等广大农村。在组织方式上,可以采取与县乡读书者协会或者高校联合,采取举办志愿服务下乡活动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服务,让志愿者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4 改进志愿者培训管理,打造多元化志愿活动
鉴于志愿者来自不同单位,对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增加互动性环节,让志愿者们彼此熟悉,增强志愿者之间联系;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志愿者管理方式,将志愿者纳入到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更好地发挥其在图书馆管理服务中的作用。为满足不同读者的服务需求,公共图书馆应转变工作方式,从原来的“普适型”转变为“点播型”,开设个性化服务平台,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水平。
4 结语
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针对当前图书馆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志愿者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权利保障体制,吸引更多人加入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让文化志愿服务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方园,徐向东.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8,40(6):1-5.
[2] 朱亚萍.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探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8):15-16.
[3] 吴优优.贵州省公共图书馆特色文化志愿服务调查分析[J].贵图学苑,2018(2):41-44.
[4] 叶颖.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3):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28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