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5)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文章是新量子力学概要补充之(2),文中用笔者的量子引力常数[17],诠释了海森伯先生测不准关系的真正涵义。还用笔者和费曼先生的理论,即能量传导三部曲的作用原理中的场的概念,再次证明了,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的正确性和意义。对新量子力学的实用性,有了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形成了简洁的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还发现了电流和电磁波的传播新解。同时还对推动凝聚态物理的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实验及证明的线索。通过对电扇等动力装置的理论分析,再次证明,量子力学的跃迁理论,在宏观领域也是普遍适用的.这就加速了大一统的进程.
  关键词 量子引力常数;测不准关系;规范场;能量传导三部曲;作用原理
  中图分类号 O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174-04
  1 概述
  本文是对笔者新量子力学的补充之(2)。文章正文前两小节,是充分认定,笔者的新量子力学理论中的原理,与海森伯先生的测不准关系,和杨-米尔斯两位先生的规范场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认定笔者的新量子力学,与学界的主流认知是一致的。文章的后几节,是对笔者新量子力学理论的更具实用性的开拓。也就是,试图用新量子力学的理论、方法,去解决大一统问题。笔者衷心希望,用绵薄之力,为量子力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线索。同时也希望和相信会引起同行和各方面的关注。
  2 量子引力常数0.1923,与测不准关系的一致性
  海森伯先生的测不准关系,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表明粒子和能量的相互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是不可能同时测准的。现在,笔者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明确的证明。即笔者在系列文章<续(14)>[17]中,给出了量子引力常数0.1923。正式确定了,能量和粒子的位置关系。即,只要确定了电磁场的能量轨道,然后,乘以量子引力常数0.1923,就是粒子的准确位置轨道。反之,如果知道了粒子的位置轨道,然后,除以量子引力常数0.1923,就是电磁场的能量轨道。也就是说,电磁场强度和粒子引力大小,由量子引力常数0.1923联系着。这样,由于有了量子引力常数0.1923,测不准关系就有了完美的定义和结局了。
  3 杨-米尔斯规范场及对称决定相互作用理论的意义
  笔者通过找到量子相轨道能级层图X形对称结构,即坐标右上角和左下角±90°对称,右下角和左上角±180°对称[14-17]。就再次证明了整个规范场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证明新量子力学与规范场理论是完全一致的。而杨振宁先生,在爱因斯坦先生的理论及对全部规范场理论的高度总结的基础上,又提出对称决定相互作用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个理论说明,即使再大的场,也有边际。因此,有边际就对称,对称就守恒。应该说,自然界所有的问题和定律都应和这有关系。这从笔者和费曼先生的能量传导三部曲的传导方式就可证明[14-17]。因此,这是全部物理学中的大道理,杨振宁先生的理论和全部规范场的意义就在于此。
  虽然也存在着宇称不守恒,即李政道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提出的β衰变中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但笔者认为,此不守恒乃是宇宙演化的“逆过程”,见后面6中之论述。此逆过程与升降温逆过程不同,这是由于分数能级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同心圆轨道与整个电磁场失去完整的、统一的轨道和质心所致。
  4 新量子力学的实用性与方法
  笔者在系列文章<续14>[17]中,在论证量子引力常数的时候,已经明确,电场强度×0.1923=引力场强度。现在仍有必要更明确地强调和阐述一下全部关系。
  1)笔者在系列文章[1-17]中,用三合一量子轨道方程所论述的内容,都是电磁场的轨道,因为F1和F2所用的能级和能量都是电量。
  2)当求出量子引力常数后,量子的引力轨道就浮出水面了。即知道电磁场强度,然后,乘以0.1923,就是量子引力轨道,即粒子的真正踪迹,即测不准关系终于有了完满的结局。
  3)根据笔者论述的宏观场的计算思路[17],粒子的原子系统电磁场和整个宇宙的电磁场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因此,整个场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大可小,只是坐标能级图的大小而已。因此,任意位置,只要测得电磁场强,然后,乘以量子引力常数0.1923,即是引力场强。反之亦然,即,如果知道了引力场强,然后,除以量子引力常数0.1923,就是电磁场强。当然,千万不要忘记检查,是否引入了相对论效应的宇宙膨胀系数[15]。
  4)以上三点,就是新量子力学的简洁明快、易于操作的最实用的精髓和程序。
  5)轨道半径的换算
  (1)我们知道光速,即电磁波速ν=30万公里/秒。同时我们也知道粒子的频率γ。然后,ν/γ=λ,波长λ就是轨道半径。因为自旋和轨道是同步的,粒子振动的频率就是轨道的频率[1-17]。
  (2)根据上述原理,再合理使用三合一量子轨道方程和量子引力常数0.1923,就可去求解电磁场轨道半径和粒子轨道半径的具体坐标位置了。这里应把电磁场和粒子都看作是谐振子,只是大小不同。即用轨道方程求出具体轨道,然后根据作用双方的能级差,在相轨道能级层图上确定相位。
  5 電磁场传播的计算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1)第一步,首先确定电介质,即电阻。笔者的相轨道能级层图X形结构,分为±90°到±180°四个能级和相位角,即四个能级差。如果电场要将180°的粒子激发到+90°,要做好几回功,这样的结构介质,显然电阻大。反之,如果能级差小,比如常态化的粒子数反转多的,即处于亚稳态的结构介质,以及处于最高能级的,且有自由电子的结构介质,电阻小。根据这个原理,用笔者的1/2?F1-1/2?F2≥0的量子轨道方程[14],就可以计算此类问题。同时应用笔者1/2?2/?x2?2/?t2F1-1/2?2/?x2?2/?t2F2≥0的偏微分方程[9],就可计算电磁场做功前后的相位角及轨道。当然,轨道方程中的F2代表外系统现有的能量值,和在轨卫星轨道及能量相似.而偏微分方程中的F2应该代表负荷的能级,F1与F2的能级差越大,则代表做功越大。   上面是计算问题。现在论述如何确定电阻的能级和坐標。一般情况下,电阻的能级和坐标,就看元素周期表。
  首先,将元素周期表从VIII族右边纵向剪开,然后,左右两部分对齐。主族A是X轴,副族B是Y轴。IA代表X轴最高能级,虽在Y轴,但受X轴控制。IB代表Y轴最高能级,虽在X轴,但受Y轴控制。这就是能量互导的结果,本系统Y轴降频。而外系统X轴升频。见[16]。现在仍看元素周期表,最高能级因能级差小,处在坐标最顶端,最易被电离,故电阻最小。最低能级因能级差大,处在坐标最下端,不易被电离,故电阻大。然后,就依前述方法,计算电阻能级。而超导体则是另外一回事,超导,就是想方设法将多能级差,变为单能级差,这样电阻就小了。这就是实现超导的路径。
  2)以铜元素为例,探讨电流如何传输及其它。
  (1)轨道形状与电阻大小。首先,铜元素本属Y轴,但处在元素周期表X轴最顶端,受Y轴控制,属于本系统。其轨道是圆形的。之所以导电性能好,电阻小,主要是因为最外层是单电子,即自由电子,也就是能级分隔线上只有其自己。如果能级分隔线上是双电子,那么一个属于上一级,一个属于下一级,不自由,有牵连,轨道亦椭亦圆,电阻大。
  (2)新量子力学对电流的重新认识[8-17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模型]及其它。所谓电流,就是电子在绕圆轨道运行。圆的面积最小,故电阻最小。所以,电流就是这种圆电子轨道的运动。所谓电压,就是圆频率的叠加,再乘以电子的电量和能级。之所以有感抗,就是这种圆轨道场的变形和反弹力。而为什么导线周围的磁场都是同心圆,应该说,就是这种圆轨道电流的垂直反应所致(见笔者的相轨道能级层图[16])。不仅如此,某些特殊电场本身就是同心圆,都说明圆电流之说是有根据的.因此,量子轨道方程1/2?F1-1/2?F2=0时所示的圆轨道,当,且仅当,作用双方都处于最高能级时,就是最理想的、最佳的客观反应。但此圆或同心圆,与分数能级同心圆不同.这要从准聚变,即形成中子及β衰变时说起。见本文6.2中的论述。
  (3)电流的正和负,只和电子相互作用的能级有关,即和跃迁有关,高能级为正,低能级为负。
  (4)在上面圆电流、圆电磁场传播轨道的基础上,我们之所以看到的、感觉到的,光线和电磁波是直线传播的,实在是圆电流或圆电磁场半径伸向无限远处的效果。其半径,相似于等势线,也应具有和圆电流、圆电磁场同样的能量、脉动频率、自旋、点状性和波速。另外,其相对性效应,如爱因斯坦环,那确实是因为电磁波传播之间,有其它电磁场扰动引起的,但毕竟还是爱因斯坦环,还是有圆电流、圆电磁场轨道的影子。
  另外,现在还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电流、电磁场、电磁波的圆形传播轨道及其半径伸展,和凝聚态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了[2-17],即都在同一个过程中,只是各自的临界场合和临界状态不一样罢了。
  6 β衰变中的宇称不守恒与分数能级准聚变逆过程与宇宙演化
  1)笔者在系列文章[17]中曾论述,在原子系统中的核内和核外相互作用“互导”中,核力空虚了,为了稳定,于是产生聚变的走向,以增加核控力。但,由于整数能级的聚变,即增加壳层条件不充分,于是就产生分数能级的准聚变。分数能级的准聚变就生成中子。准聚变的概念,笔者就是从有些原子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的现象推出来的。另,据笔者分析,中子星的形成,很有可能与此现象相似.当这种准聚变后,再进一步演化时,即在连带性能量保留[1]的作用下,质子内的夸克的分数电荷超过极限。简单说,即两个上夸克+4/3e,和一个下夸克-1/3e,演变为+4/3e弱,和-1/3e强。或,中子内,一个上夸克+2/3e,和两个下夸克-2/3e,演变为+2/3e弱,和-2/3e强时,则中子就有向介子演化的可能。于是质子或中子的频率就紊乱了。于是,就产生相互作用。于是就产生W±和Z0玻色子。于是就发生准聚变的逆过程。于是就产生β衰变,即中子衰变。关键是释放电子,这是保持整体稳定的一个环节。
  2)另外,既然,β衰变是准聚变的逆过程,且是同心圆轨道,因此,就与整个电磁场失去统一的轨道和质心。即是一种特殊的手征破缺态。这正是宇称不守恒的原因。如果,深究分数能级的性质,只能说,由于夹在两个整数能级之间,亦上亦下,左右摇摆,因此,电子之间就会相互排斥。故其相互作用就没有共同的轨道。因此,只能是同心圆轨道。
  另外,在β衰变中,又因为是分数能级的一边倒,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探测到的,中微子全是左撇子,也就不奇怪了。
  3)上述准聚变的逆过程,也预示着,宇宙演化,“从无到有,然后又从有到无。”的论述[16],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且,科学理论认为,随着宇宙的演化,序号小的元素,必将向序号大的元素方向聚变(中子星和白矮星演化的区别,可能就在星体内元素序号的大小)。而笔者认为,所有聚变的未来,应该就是衰变。中子星如何解体?原子演化到最后了,下一步……。这也应是对笔者论点的一个支持。
  7 应用新量子力学在拓扑绝缘体方面的探索——芯片刻录及其它
  将符合相轨道能级层图X形结构±90°±180°[14-17]的芯片材料,在±180°的角度,加手征态的磁场(即两块相对在一起的马蹄形磁铁)。同时,在±90°的角度加交变电场,变化的频率越快越好,波长越短越好。这就相当于一台刻录机,可随时调整图形。这样制作的芯片,更薄、更小,容量更大。因为加了手征态磁场,可提高晶体的粒子数反转效应,使导电性和方向性更好。
  8 从电扇等的传导方式,探索新量子力学在动力装置的应用前景
  电扇叶片在启动时,就遵守量子能级的跃迁方式,从低能级(近日点)向高能级(远日点)跃迁。即从圆心向叶片末端跃迁。然后,形成能量传导三部曲的传导方式,高低能级相互“寻的”。然后,高低能级就旋转成台风形式。
  但叶片是基本封闭的,这就如同一堵墙。于是,根据燃烧过程中的绝热现象,能量迅速增加,且向近日点集中,于是,近日点就成“燃烧”蔓延的集中方向。然后,再在叶片反射力的作用下,将能量推向前方。这就是,螺旋桨等动力装置的能量传导的一般方式。   显然,螺旋桨的根部在“绝热”状态下,是承担极大压力的。因此,要提高发动机的推力,那么,就要选用合适的晶体材料,以增加反射力。根据笔者“静压力形成晶体凝聚态”[2、16、17]的原理,即根据角速度封为零时,不同的角速度,其半径传向无限远处,反射回来形成的晶体形状不同的原理,那么,只要选择合适的晶体形状和材料,则必会使其动力,达到最优化和最大化。另外,这里再将开头的近日点、远日点问题简单解释一下,如果近日点是高能级,那么远日点则会大大的成为累赘,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这再一次证明,量子力学的跃迁理论,无论是在微观,还是在宏观都是普遍适用的。当然,远日点的选择要考虑动力的能量,尽量达到最优化。
  9 更正
  由于笔者疏忽,在《科技传播》2018年,总第219期(即本系列文章“续13中”),第176页,左边上数第6行,“即主族已衰弱”,应为:“即副族已衰弱”。特此更正,由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参考文献
  [1]周万连,宇宙膨胀和能量守恒问题[J].北京:科技传播,2013(22):152.
  [2]周万连,续论与连带性能量保留即能量不守恒有关的几个问题[J].科技传播,2014(3):111.
  [3]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J].科技传播,2014(21):162.
  [4]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J].通讯世界,2014(12):224.
  [5]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2[J].通讯世界,2015(5):196.
  [6]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3[J].通讯世界,2015(7):279.
  [7]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4[J].北京:科技传播,2016,8(4):103-104,113.
  [8]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5[J].北京:科技传播,2016,8(17):128.
  [9]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6[J].北京:科学家,2016(13):12,31.
  [10]周萬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7[J].北京:科学家,2016(15):2-3.
  [11]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8[J].北京:科学家,2016(17):17-19.
  [12]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9[J].北京:科学家,2016(18):3-5.
  [13]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0[J].北京:科学家,2017,5(3):22-23.
  [14]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1[J].北京:科学家,2017(19):92-95.
  [15]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2[J],通讯世界,2018(2).
  [16]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3[J]北京:科技传播,2018(18):89.
  [17]周万连,关于量子力学-经典力学-相对论力学的统一性理论可行性研究续14[J]北京:科技传播,20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3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