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视频招聘网站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为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为招聘网站提供根据及侧重点。运用了走访搜集资料、网上调查、数据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大学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总结出观点。在此基础上构思了一款就业求职网站——solo视频网站,介绍了思路、优势以及基本运行方式,以期对当下就业形势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  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3(c)-0251-04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走低。因此,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寻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的方法成了各高校急需探索的课题。
  为此,笔者针对江苏省部分高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专项统计和分析,按照毕业生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单位等进行统计、整理。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与目标学校妥善沟通,与部分毕业生进行交流,了解到他們对于专业选择及就业方向的真实想法,也加强了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评价,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考研、出国、就业形势,通过调查,希望为更好地指导其就业规划打下基础。
  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后,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择业就业,笔者构思了一款就业求职网站——solo视频网站。它是一个以视频为媒介,网络为桥梁的视频招聘网站,不同于传统纸质的招聘类网站,跟随视频潮流,把视频作为自己的主导特色,毕业生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表达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扩大自己的就业面,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1  文献综述
  1.1 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及质量分析
  1.1.1 高职院校毕业生去向分析
  数据显示,2017年度毕业生中,75.27%就业,4.36%待就业,2.09%灵活就业,18.22%升学,0.06%出国。这说明直接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流选择,此外,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升学,存在待就业。灵活就业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自主创业,很少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或者出国。
  同时,高校毕业生毕业选择,在具体分布上,各专业存在细微差别。就几个典型专业来看:
  对于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5.66%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4.55%的同学待就业,9.79%升学。这一专业直接就业的比例最高,选择升学的比例最低,自主创业,这个专业几乎没有。
  对于化学工程学院,80.9%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0.2%的同学选择灵活就业,4.47%的同学待就业,14.43%升学。对于建筑工程学院,76.97%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0.2%的同学选择灵活就业,4.33%的同学待就业,18.5%升学。对于材料工程学院,72.62%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0.79%的同学选择灵活就业,3.57%的同学待就业,23.02%升学。这3个专业有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绝大部分直接就业,一部分升学,也存在少部分待就业。
  对于工商管理学院,74%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4.31%的同学待就业,21.53%升学,0.16%出国。对于机电工程学院,65.68%的同学选择直接就业,7.67%的同学选择灵活就业,4.48%的同学待就业,22.05%升学,0.12%出国。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存在部分选择出国,这是与其他专业的最大区别。此外,机电技术毕业生有一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比例远高于其他专业[1]。
  1.1.2 以2017年数据为基础,从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总体专业相关度:2017届毕业生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为48.67%,可见大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高。进一步调查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22.30%),其后是更符合兴趣爱好(18.23%)等。
  总体职业期待吻合度:2017届毕业生目前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63.14%;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不符合的主要方面是收入(58.98%),其次是个人兴趣爱好(38.28%)、职位(32.81%)。
  总体工作满意度:2017届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为77.68%;可见毕业生对初入职场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均比较认同。进一步调查毕业生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64.84%),其次是收入低(59.68%)、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32.26%)等[2-4]。
  1.1.3 基于调查数据及搜集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的观点及建议
  (1)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存在的问题。
  人岗不匹配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因素。传统制造类和服务类企业技术含量有限、生产效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既无法推出大量岗位,也不能提供高质量岗位,很难受到高校毕业生的青睐。而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那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全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创业企业能为高校毕业生带来合适满意的就业岗位,且接收的毕业生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的居多。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就业难首先就难在就业供需结构错位,需求方无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充足的适合其发挥所学所长的岗造以及平等、开放、包容、舒适、和谐的工作条件和环境[5]。   (2)就业观念转变滞后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
  有为数不少的毕业生及其家庭就业期望值高,仍然存就业定位不符合自身实际,更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找到合适的满意的岗位进行就业(约占高校毕业生接收总量的0.42%)。此外,90后的高校毕业生,相比70后和80后,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且独生子女居,不需要尽快工作取得收入,进入体制内就业或继续深造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3)实践能力欠缺是影响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因素。
  在走访中,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反映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要求高,多数岗位需要工作经验”[5],这从侧面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有所欠缺,即使有中意的岗位也难以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受外围经济走势、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有用人需求的中小微企业数有所下降,而且显然对招聘实践经验不足、培养成本较高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意愿,比招聘有工作经验、直接上手的求职者更低。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需要提升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
  1.2 江苏省部分普通大学毕业生去向及分析
  江苏省部分大学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1)南京工业大学数据统计结果。
  在南京工业大学2016届本科毕业生全国就业地点统计中,比例为:中部经济区3.44%,泛东北经济区1.45%,西部经济区3.57%,陕甘宁经济区1.29%,环渤海经济区5.04%,珠三角经济区4.37%,长三角经济区80.83%。
  统计表明毕业生主要在长三角经济区,部分到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少数回到生源地。同时,在江苏,该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到南京、苏锡常及南通等苏南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一致,经济发达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很大。
  此外,在就業单位性质上,也不再以单位性质作为主要参考,民营、集体所有制等其他企业吸引力很大,这也是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向[6]。
  (2)南京财经大学数据统计结果。
  南京财经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涉及43个专业,其中就业率达100%的专业有28个,占专业总数的65.12%。截至2017年12月25日,学校2017届毕业生共有4496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786人,就业3742人,就业率为98.84%;硕士毕业生710人,就业653人,就业率为91.97%。就业率统计包含签约就业、考研、出国及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村官等基层项目等[7]。
  (3)苏州科技大学数据统计结果。
  苏州科技大学2017届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就业(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分别为93.20%、72.21%)。此外,本科毕业生升学意愿较强,2017届有17.97%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升学,更多毕业生选择升学来提升就业程度。
  从学院层面来看,硕士学历层次中,理学院毕业生全部选择就业;本科学历层次中,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的比例(96.43%) 相对较高,生物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升学的比例(37.65%、32.38%) 相对较高,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留学的比例(6.77%、5.66%)相对较低[8]。
  (4)南京邮电大学数据统计结果。
  南京邮电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6053人,其中毕业研究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20.16%;本科毕业生占79.84%,合同就业和协议就业近75%。
  学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16个学院,其中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99.79%)、传媒与艺术学院(99.45%)和理学院(99.44%)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前三[9]。
  从行业分布表格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大多数就业选择。
  从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统计看,该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均主要流向其他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占比66.58%。该届毕业生中,共933人进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世界500 强企业就业[9]。
  1.3 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的观点及建议
  1.3.1 就业形势分析
  (1)社会因素。
  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1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
  (2)市场因素。
  市场预期和企业转型升级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5]。
  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
  1.3.2 大学生的就业想法
  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而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用人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这就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目前毕业生中间以事业发展为重的并不占多数,而是普遍希望能到那些大城市、大单位工作,希望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好、有出国机会,甚至离家比较近等。大多数毕业生想留在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然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却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这些地区和单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到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人却年年要不到人,少有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分配去的毕业生也容易流失,叫做“要不到、分不来、用不上、留不住”[10]。   1.3.3 对于就业方向的建议
  这些年来,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前几年90后大量步入社会,年轻一代的就业观也在持续变化。而现在95后也开始逐渐步入社会,不过新时代的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渠道了,在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上,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和网络化的趋势。而近期发布的一份关于95后就业观的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年轻的95后们并没有在传统的就业道路上一走到底,只有52%的95后在毕业后选择找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比例更是高达48%。这些选择不就业的毕业生去向五花八门,学习深造、创业、上直播当网红、回家结婚生子等不一而足,其毕业去向选择上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娱乐化的三大新趋势[10]。
  95后就业的特点:第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就业。70后、80后的就业观是趋向于选择铁饭碗,或者是确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而95后的年轻人特别不太看重稳定的工作,就算选择了工作,在辞职率、换岗率方面也是偏高的。95后更加容易选择比较符合自己个性和兴趣的工作,不会考虑太多的福利、待遇、养老之类的老生常谈的话题。他们年轻,无畏,富有激情,也不会紧紧纠缠在工作的福利待遇养老之类的问题上,他们会着眼眼下和当前的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判断和选择。第二,他们有从众和效仿的心理,新鲜的事物、新奇的工作岗位都比较能吸引他们去尝试,很多领域全新的岗位十分吸引他们的目光。第三,在网络时代,很多人把就业完全等同于了创业,并不在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职业选择。
  1.4 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和视频网站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了解到高校毕业生的普遍就业方向,经过表格调查、数据分析,以及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措施,更加突出了这一视频招聘网站未来的着重点。
  通过分析95后就业观,我们了解到存在部分毕业生他们的所学专业及技能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不高,进一步分析原因则表明工作与专业的选择不满意,或者是兴趣爱好不相吻合,这也由此说明了就业市场上仍然缺乏一个让求职者和企业家能够真正地获得自己想要的职位或人才结果的平台。
  于是,我们所构思的solo视频招聘网站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所有的职位公开透明,所有的求职者可以任凭他们的喜好、专业、各种考虑因素,来进行选择。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协议就业率远远超过出国就业率,网站据此也会放上协议就业的部分,更加侧重于此。
  2  Solo视频招聘网站
  2.1 简介
  Solo视频网站以视频为媒介,网络为桥梁,所打造的一个面向企业与学生双方的沟通平台。
  學生方面针对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两年之内的青年;企业方面面向全国各合法企业。用户注册后主要通过录制视频来展现自己。企业家公布需求,学生展示能力及自身特点。
  2.2 思路与优势
  当前社会存在着一个困局。失业及求职人数过剩,应届毕业生专业不对口,导致就业人口密集,就业压力过大;面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有才华的创业者缺少机遇,有资金的企业家缺少合适项目而无处投资。
  此类现状在当前社会十分常见。而Solo视频网站可以提供一个缓解方法。
  首先,Solo视频网站利用了互联网的特点,互联网在覆盖率、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等方面,都有着长期的、独有的优势。可以打破时间、空间、语言等多方面的障碍,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与可能。
  其次,视频具有很多独有的优势。一方面,企业在展示自己时,一段视频,无论是在展示企业规模,内部工作环境,还是在展示企业管理层人员、工作氛围上,都有文字远不能及的效果。另一方面,电子视频区别于普通招聘海报和传统纸质简历,重点体现在“视频”上。视频简历较纸质简历更能全面地展现出求职者自身特点,尤其是性格,不再只是纸上刻板生硬的文字,而是跳出画面感,拉近求职者与管理者间的距离,使人印象深刻。
  最后,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上,大多数是学生以及已经工作的人,其中,学生以及准备工作的人或暂时失业者占很大一部分。其中,我们尤其针对应届毕业生和毕业两年之内的学生,他们有一个特点,刚离开学校,初入社会,对于职业选择或者自身定位上比较不成熟,另外,秋招、人才市场这样的针对毕业生的环境在时间、空间、规模上有很大的限制,而他们又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这样,我们完全可以用互联网的优势去弥补上述不足,提高两者价值。
  2.3 盈利模式
  网站本身运营;公司或者求职者的广告费用;其他额外收费。
  具体细节:(1)用户注册,登陆,使用;(2)定制通告专栏,根据企业要求帮助介绍企业,根据时长来定;(3)定制招聘页,按职位数、服务时长收费;尝试收C端的钱,信息认证,简历优先显示等;(4)帮助企业制定进一步视频面试方式,时间,提供沟通媒介,双方有额外要求另计费等。
  2.4 风险及应对措施
  (1)竞争风险。
  从1997年中国生产的第一家招聘网到现在,人才招聘网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现在已经发展到3200家,其中超过10年运营时间的有50家。
  应对措施:以视频为主的个性化招聘方式,让企业和应聘者能够得到比文字更直接的感官体验与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强化Solo网站基础使用体验,让使用者在求职和招募人才的严肃氛围下体验到人文关怀。
  (2)财务风险。
  网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其构建、相关电脑设备的购进、聘用工作人员,以及前期的运营推广中,在财务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应对措施:向银行申请创业贷款和政府补助,以及寻找风投。
  (3)技术风险。
  安全、可靠应作为网站建立之初的基本准则。但现今的网络世界中用户的素质参差不齐,并且一些网络技术存在漏洞,使得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可靠信以及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成了我们将会面对的一大挑战。   应对措施:从技术角度来说,使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从内部来说,将会提升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保护用户信息。
  (4)管理风险。
  如何确保公司网站上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和可信度,以及如何提升员工的保密意识,来保证公司有秩序、有效率地运营,是公司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应对措施:设立专门的跟踪小组,跟踪相关的企业和应聘者的信息,从而及时将已经无效的信息删除;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大会,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
  2.5 网站的盈利与发展方向
  网站的盈利需要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目标。
  前期目标:通过对用户的简历投放,为公司寻找员工进行收取费用,之后设立VIP专区,对某些特别用户进行服务,收取费用。但总之前期盈利不多,主要是推广网站,获得网站流量。
  中期目标:通过网站流量的增多,获得知名度,之后向其他公司进行商谈,在网站中设置广告模块,投放广告,收取广告费。按性质来划分的话,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广告商直投;二是通过广告联盟进行投放。广告商直投指广告商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在值得信赖的网站上发布广告,由此带来利益提升。广告联盟则是广告商与网站主之间的第三方平臺,投入广告的同时省却两者的沟通成本,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后期目标:网站通过线上的知名度提升,可以开展线下服务,展开Solo视频网站的全国连锁人力资源会所,进行商业的层次提升。区别于中介,猎头只针对于企业收费,并且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使公司对资源能有更好的把控。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EB/OL].http://120.26.235.135:8848/loginjs.aspx.
  [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官网[EB/OL].http://www.ccit.js.cn.
  [3]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官网[EB/OL].http://www.nimt.edu.cn.
  [4] 2017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网[EB/OL].http://www.camec.cn/s/195/main.htm.
  [5] 张一持,於康.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2):44-49.
  [6] 南京工业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Z].
  [7] 南京财经大学官网[EB/OL].http://www.nufe.edu.cn.
  [8] 苏州科技大学信息公开网[EB/OL].http://www.usts.edu.cn.
  [9] 南京邮电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
  [10] 关于95后就业观的数据调查报告[R].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74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