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熟人社交媒体下的表达欲抑制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微信朋友圈是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建立起的网络熟人体系的社交圈。但伴随着熟人社交媒体与现实生活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大众在使用微信朋友圈时会更加倾向于自我包装式的呈现方式,在潜意识中拒绝自我情感的真实性表达。
  关键词 互联网;熟人社交;微信朋友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022-02
  1 互联网影响下熟人社交媒体的建构
  社交媒体的概念最早由 Antony Mayfield 在《什么是社交媒体》中提及的,为用户提供网络社交服务、给予用户在线参与空间,这是社交媒体的特有属性。社交媒体拥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范围逐渐扩大化,人人使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下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方式。
  1.1 社交媒体的构成
  人类社会交往系统由交往的主体和客体组成。吉登斯认为,社会体系总是处在一定的时空体系中,是由日常实践活动组织起来的,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相互交织,而互联网让在场被时空意义上的缺场所取代。社交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在相同时间范围内所能达到的社交广度。
  1.2 熟人社交媒体的特征
  1.2.1 社交媒体的建构特征
  人是社交媒体的主要构成要素。大众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基于自我的表达意愿,这是一个完全自主、具有强烈主观性且拥有行为决定权的过程。
  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微信好友的最初来源是以QQ和通讯录好友为主。腾讯通过微信与QQ互相关联的方式,让用户在刚开始接触微信时,可用选择添加QQ好友的方式形成了初代微信朋友圈。对用户而言,微信好友的添加过程是受众对QQ好友的再次筛选过程,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力。
  在通讯录好友的添加过程中,用户依然是掌握决定权的主体。微信在上线时便具备读取通讯录的功能,手机通讯录中只要拥有微信,且开通“允许通过手机号添加我”功能的用户,都可以出现在是否添加好友的界面。但是否添加好友、是否通过好友添加请求的完全由微信用户自主决定。这意味着,用户选择添加或通过添加的好友都是经过自主选择和深思熟虑判断的结果。同时,这也意味着,微信朋友圈的好友构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用户自主建构的以熟人为主的社交媒体系统。
  1.2.2 熟人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
  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基于互联网的链接效应。在最初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便开始更倾向于以昵称的方式使用社交媒体,这种习惯延续至今。但是相比于微博、QQ等社交媒体,用户在使用微信时以真实姓名示人的意愿性会更大一些。促使这一倾向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离不开微信朋友圈是用户自主建构起的熟人社交圈。
  此外,在信息呈现方面,熟人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环境会更真实、更生活和私人化,能够规避存在陌生社交媒体中存在的信息虚假现象。
  2 微信朋友圈的社交表达特点
  2012年4月19日,微信朋友圈更新时上线。作为微信4.0版本的体验通道之一,用户可以通过添加手机通讯录和QQ通讯录的方式,将认识的朋友聚集到新的平台成,组成一个新的社交圈。在这个新的社交圈中用戶可以用发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向好友们展示当下的状态。朋友圈的出现衍生出一种新的交友方式,并为好友之间的相互提供了一个更加元化的平台。
  2.1 微信朋友圈的规则选择性
  2.1.1 分类信息可见好友
  虽然朋友圈是一个用户可以进行自我表达的场所,但大部分用户在使用朋友圈时都会对信息的发布进行一定的分类处理,他们会选择部分好友可见或设置部分好友不可见。这意味着虽然朋友圈属于熟人范畴,即使用户对朋友圈拥有着绝对的决定权,但在表达自我时仍会有所顾及,无法按照内心情感走向达到真正畅所欲言的地步。
  2.1.2 评论的共同圈划分
  相比起QQ、微博的开放式评论,微信朋友圈的评论设置更加强调好友圈的独立性。通过微信发布的动态,只有在双方存在共同好友的情况下,才能看的相互的评论。这代表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同一条朋友圈动态下,可以在不同的好友评论圈中切换不同的身份。这是用户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好友圈来确立自我人设。
  2.2 微信朋友圈下的用户行为特点
  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中强调:“媒介技术的发展,将会直接影响21世纪初人际交往的状况。到时候,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将消解,互联网将成为人类展开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无形背景。”
  用户在发表朋友圈时,基于朋友圈的熟人特性会不自觉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饰。朋友圈虽然属于线上社交,但其对用户在现实生活的社交情况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2.2.1 理想化的形象塑造
  雪莉·特克尔认为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中,我们貌似以真实身份出现,而实际上却往往在简介上把自己美化成另外的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这种情况同样适应于微信朋友圈。
  由于朋友圈中的好友与现实中好友的重合率过高,所以用户在使用朋友圈时,会不自觉地与自我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想联系。在潜移默化中愿意去塑造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个人形象,由此通过线上的形象展示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而这种理想化的形象塑造是建立在对真实自我进行隐藏的基础上的。
  2.2.2 以“晒”为主的情绪表达
  用户在朋友圈分享的内容都是经过处理、加工和筛选的结果。晒自拍、晒旅行、晒电子产品……比起消极、负面的情绪,用户更倾向于在朋友圈发布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内容。以“晒”为主的行为存在着对好友炫耀的成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用户会期待好友为自己点赞评论。一个赞的背后蕴含着认同的心理动机,这种动机会给用户带来满足感。   调查显示,基于在熟人面前炫耀的心理,大多数人更愿意展现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一面,而示弱、反思的真实负面情绪的表达相对较少。这说明了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熟人特质使用户在发布信息内容时会感受到压力,在不想被熟人窥探到内心的心理趋势下,用户往往会从根源上隐藏自我的真实情绪。
  3 熟人社交媒体下的人际关系再建构
  日本传播学者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中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所谓“容器人”是指在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播环境下,人们的内心世界就像封闭的容器一般,孤立且封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
  3.1 放飞自我的场所由熟人社交转向生人社交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网络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强关系意味着在用户交往的人群中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和人之间具有着亲密关系,彼此之间用强烈的情感因素来维系人际关系。
  微博上曾发起一个#朋友圈是压抑自己吗#的话题,向网友发出提问:“你在朋友圈里有压抑自己吗?”投票结果显示,有20 565人选择了“朋友圈里有太多亲戚、同事、同学等,不敢发太多内心真实的想法和状态”。另有2 819人选择了“朋友圈只是一个展示自己生活的平台,发不发看心情,不会压抑自己”。
  其结果显而易见,联系亲密的熟人社交体系会涉及各方面情感和关系,这些复杂且真实的关系链会给大家带来压力。因此,比起在朋友圈发牢骚,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微博等公共社交平台进行宣泄。
  3.2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带来的现实“失语症”
  微信能帮助我们重建失联多年的朋友圈。但这种线上建立起的链接,倘若缺乏一定的线下联系,其重建效果会变得微乎其微。熟人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人们会过度沉溺于线上点赞和互动,而忽略线下的交流。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朋友聚会时各自抱着手机给朋友圈点赞,带彼此之间甚少交流。因此,会形成朋友圈中社交一片火热,现实生活里相顾无言的“失语症”现象。
  参考文献
  [1]刘熙荧.中国社交媒体社交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方杏.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3]方芳.微信“晒客”的呈现行为与自我认知研究[D].2015.
  [4]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周逵,刘菁荆,译.1版.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78.
  [5]羅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
  [6]闫旭.新浪微博与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差异研究[J].新闻世界,2015(5):202-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5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