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及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江淮地区冬春季节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小麦渍(湿)害较为严重,对小麦最终的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小麦渍(湿)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了渍(湿)害的形成因素及其对小麦苗期、返青期、孕穗期、灌浆成熟期等小麦生长发育时期的危害,阐述了小麦渍(湿)害的预防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选用抗(耐)渍(湿)害性品种、适度深耕、熟化土壤、合理施肥、适当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物质等,以期为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渍(湿)害;防控措施;江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2;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046-02
小麦渍(湿)害指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时,造成土壤氧气不足,而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所产生的危害,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这种危害可能伴随着小麦整个生育期,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近几年,江淮地区冬春季节雨水偏多,部分地区小麦渍(湿)害较为严重,对最终的产量形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019年进入2月以来,特别是立春以后,又遇连续阴雨,日照时间短,导致小麦田块出现明显的渍(湿)害情况。了解小麦渍(湿)害及其影响因素,对麦田渍(湿)害的防控具有实际意义。造成小麦渍(湿)害的主要原因包括4个方面:春季连阴雨时间较长;某个区域四周高、中间洼,排水困难;地面高差偏大,遇暴雨天气,大面积低洼农田积水难排;类似的湖地内涝不能自排等。江淮地区小麦渍(湿)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发生在稻麦轮作的稻茬麦田,近几年冬春雨水偏多,致使小麦渍(湿)害尤为严重。
1 小麦渍(湿)害的危害
产生小麦渍(湿)害的主要原因是小麦根系长期处于水分饱和且低氧的土壤环境中,从而限制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削弱了根系的吸收功能,根系吸收水與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显著减弱,从而造成植株出现生理失水与缺素症状,造成小麦植株生理性干旱。在渍(湿)害发生的情况下,小麦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不同程度受害症状[1]。
1.1 苗期受害
小麦苗期受害的主要症状有种苗霉烂、成苗率低、分蘖延迟、根系不发达、根系不健康、苗小叶黄、僵苗不发。另外,种子根生长受到抑制,次生根明显减少。
1.2 返青期至孕穗期受害
返青期至孕穗期受害的主要症状有新根较少,根活力差,新根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植株外观上黄叶多、植株矮小、茎秆细弱,小麦返青起身速度减慢,导致前期小麦的营养生长不充分,生物量偏少。
1.3 孕穗期受害
研究指出,小麦渍(湿)害的敏感期为个体植株发育过程中的孕穗期。孕穗期受害主要表现为小穗、小花退化数增加,影响后期的灌浆,结实率降低,穗小粒少。从产量“三要素”来讲,孕穗期土壤湿度过大会引起大量小花、小穗退化或败育,从而使穗粒数出现明显下降[2]。
1.4 灌浆成熟期受害
小麦灌浆成熟期受害主要使根系早衰、叶片器官光合功能下降等。如遇高温天气,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足以弥补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从而引起植株生理性缺水,导致绿叶变黄、旗叶功能叶早衰,致使千粒重降低,严重时会引起植株青枯死亡。
2 引起小麦渍(湿)害的影响因素
2.1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引起小麦渍(湿)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冬春阴雨连绵,日照不足,田间湿度居高不下,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植株根系长期处于无氧状态下,导致植株根系细胞呼吸受到抑制,活力衰退,根系吸收水、肥能力下降,且土壤中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极易产生还原性有毒物质,对植株根系有很大的毒害作用,使根系生长不良,出现“病变根”,根量减少。另外,连续阴雨寡照,植株功能叶片碳、氮代谢能力明显减弱,造成植株苗小、叶黄或僵苗。
2.2 地下水位与土壤
地下水位的高低主要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吸收能力。地下水位高,不利于植株根系下扎。如果苗期受害,返青期单株次生根比正常减少3条左右,单株茎蘖数也比正常植株少。到拔节期之后,虽然部分单株茎蘖数能够达到一定数量,但是3叶以上的大分蘖不足,无效分蘖较多,最终成穗率低。另外,渍(湿)害的发生也与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矿质成分等有关。通过改良土壤结构与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可有效提高小麦抗(耐)渍(湿)害能力。
2.3 小麦生育阶段因素
小麦在不同生育阶段抗(耐)渍(湿)害的能力显著不同。其中,孕穗期是小麦抗(耐)渍(湿)害能力最差、受害减产最重的时期,如果苗期小麦的苗情较弱,则孕穗期小麦的渍(湿)害情况更易发生;其次是小麦扬花灌浆期,此期受害后小麦根系活力衰退或丧失,造成小麦早衰、病虫害加剧,小麦植株体内物质的生产和运转失调,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2.4 不同品种抗性差异
小麦不同品种抗(耐)渍(湿)害能力有显著差异。一般抗(耐)渍(湿)害能力强的品种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小麦受渍后,其根系依然保持较强的活力,以确保植株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有机物合成能力。当渍(湿)害解除后,有些品种可以快速恢复正常生长,为最终高产打下基础[3-4]。
2.5 排灌设施差与田块布局不合理 江淮地区部分地方的排灌设施差,导致田间明水排不出去,暗水不能及时滤掉,沟墒不通畅,导致小麦渍(湿)害经常发生。再者,田间种植布局不合理,水旱插花种植,也会加重田间渍(湿)害的发生。
3 小麦渍(湿)害的防控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
完善的田间排水沟是保障小麦丰收的基础条件。江淮地区主要采取开挖田间明沟排水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田间可采用明沟与暗沟相结合的办法,既排明水,又降暗渍。在田间排水系统较为完备的基础上,整地播种后要做好田内“三沟”的开挖工作,确保做到深沟高墒,特别是“三沟”相连处,要保持无阻连通。面积在0.33 hm2左右的田块,每块田不少于2个主要下水沟,田块面积增大,主要下水沟数量相应增加,主要下水沟尽量深挖,做到沟渠相通,达到快速排水的效果。小麦出苗以后,在降水或农事作业后及时检查清沟,保障田间排水畅通。总之,减少耕作层滞水是防控小麦渍(湿)害的首要任务[5]。
3.2 选用抗(耐)渍(湿)害性品种
不同小麦品种间表现的抗(耐)渍(湿)害能力差异性较大。在江淮地区,选择抗(耐)渍(湿)害能力强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品种在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不足时,根系依然能够相对正常的生长,仍能有效地吸收植株所需的水与营养物质,表现出对缺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一般情况下,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其抗(耐)渍(湿)害的能力都较强。目前,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抗(耐)渍(湿)害的品种有苏麦188、罗麦10号等。
3.3 适度深耕
深耕能够破除坚实的犁底层,从而使耕作层水分较快下渗,田间相对湿度下降快,并且能够加厚活土層,扩大小麦根系的生长范围,深耕一般达到20~35 cm。
3.4 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江淮地区稻茬麦田土质多为黏重土壤且板结较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田间积水也不易下渗,从而增大田间湿度,导致小麦苗期容易受到渍(湿)害影响。一般在连续降雨后,在排出田间积水的基础上,应及时中耕松土,阻止地下水向上渗透,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风化和微生物活动,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为小麦根系正常健康生长创建良好适宜的环境。
3.5 加强土壤熟化
江淮地区多数田块是稻麦轮作,旱田与水田交替耕作。小麦前茬作物为水稻,水稻收割后,根据天气情况要及时翻耕晒垡,切断前茬土壤毛细管,阻止地下水向上输送,保持土壤透气性,为土壤中微生物繁殖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结构、水热条件及通透性良好。土壤熟化后,微生物活动旺盛,既能保蓄水分、养分,又可为作物及时供应和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
3.6 合理施肥
渍(湿)害导致小麦叶片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缺乏和渍害引起的碳、氮代谢失衡,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运输和分配。为此,根据土壤情况,一定要施足基肥,基肥最好用三元复合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按照适宜的施肥比例,合理施肥。当渍(湿)害发生时,根据天气与土壤墒情,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补偿植株体内对氮素的需求。对渍(湿)害较重的田块要做到早施拔节孕穗肥,以肥加速苗情升级。
3.7 适当喷施生长调节物质与护叶防病菌
在渍(湿)害的逆境下,小麦植株体内正常的激素代谢平衡被破坏,致使植株地上部分不正常衰老。为此,在渍(湿)害发生时,可以适当喷施生物生长调节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渍(湿)害症状。叶面喷施具有增强小麦抗逆功能的药剂,如生物调节剂、0.2%~0.3%磷酸二氢钾、“悦护”多元活性微肥、1%尿素、氨基酸叶面肥、植株抗逆增产剂、赤·吲乙·芸薹素等药剂,连续喷施2次,隔7 d左右1次,使植株所需的营养从叶面吸收,促进麦苗恢复正常生长。此外,渍(湿)害还易诱使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与后期赤霉病等病害的加重发生,要及时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
4 参考文献
[1] 陶涛.里下河地区麦田渍害成因和治理途径[J].灌溉排水,1989(1):25-27.
[2] 朱建强,乔文军.涝渍连续过程以时间为尺度的作物排水控制指标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3,22(5):67-71.
[3] 朱建强.基于作物的农田排水指标及排水调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4] 王矿,潘强,汤广民,等.灌浆期小麦排水指标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1,42(8):59-62.
[5] 吴进东,李金才,魏凤珍,等.花后渍水高温交互效应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2,38(6):1071-10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9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