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稻米生产贸易现状与进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全球稻米生产与贸易基本情况和我国稻米生产与贸易基本情况,从产品质量、价格差距、配额关税和技术堡垒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提高我国大米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米;生产贸易;进出口;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3.7;F75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265-02
  我国是世界上稻米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我国的稻米国际贸易为典型的逆差型贸易,出口多为优质粳米,主要出口非洲、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及港澳地区,进口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老挝及日本等国的低价大米和高端优质米。虽然我国大米进口量不到国内总产量的2%,但在廉价进口大米冲击下,国内大米市场压力增大,对大米供求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1    全球稻米生产与贸易基本情况
  1.1    全球稻米生产消费概况
  2016年,全球87.91%水稻种植面积和90.14%稻谷产量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和越南等;非洲、美洲和欧洲的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球水稻总面积的7.82%、3.83%和0.42%,稻谷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4.39%、4.86%和0.57%[1]。全球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3个国家大米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6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2017年全球稻谷产量达7.17亿t,比2016年增产逾180万t,比2015年增产逾840万t。亚洲的印度、中国、泰国、菲律宾和柬埔寨等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其中印度总产达到创纪录的1.59亿t;菲律宾总产首次突破2 000万t,比 2016年增产超过10%。非洲的喀麥隆水稻生产也实现历史性突破,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因气候原因减产明显,北美洲的美国略有增产,欧洲地区产量基本稳定。
  1.2    全球稻米市场贸易概况
  全球稻米贸易包括粳米、籼米、蒸谷米、香米等品种。根据RICE TRADER/USDA报告数据,2017年国际稻米贸易总量为4 685万t,比2016年增加645万t。其中,粳米贸易量421万t,增加了93万t;籼米贸易量为3 704万t,增加了672万t;蒸谷米贸易量为422万t,增加了15万t;香米贸易量为138万t,减少了135万t。
  全球稻米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中东和拉美等地。据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2017年世界大米进口总量4741万t。其中亚洲进口大米1375万t,占进口总量的29%,比2016年增加326.2万t;非洲进口大米1 036万t,占进口总量的22%,比2016年增加176.6万t;中东地区进口大米554万t,占进口总量的12%,比2016年增加119.1万t;拉美地区进口大米259万t,占进口总量的6%,比2016年减少27万t。
  全球稻米出口地区与生产地区分布一样也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和南亚等水稻主产国。据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数据,2017年世界大米出口总量4 685万t。其中,印度出口大米1 200万t,泰国出口大米1 125万t,越南出口大米640万t,巴基斯坦出口大米360万t。上述4个国家累计出口大米3 325万t,占世界大米出口总量的71.0%。
  1.3    国际市场稻米价格走势
  受世界粮食持续增产、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美元持续升值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17年全球粮食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国际大米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先涨后跌,但总体高于2016年水平,具体走势分3个阶段。一是1—4月的稳定运行阶段(以泰国含碎25%大米FOB价格测算)。上半年国际大米市场购销不旺,导致国际大米市场价格不温不火,持续在355美元/t上下徘徊。二是5—6月的大幅上涨阶段。市场预期的孟加拉国、菲律宾大米进口需求剧增,全球极端天气预计仍将持续或多发,世界水稻减产预期增强,推动国际大米市场价格出现了短期跳涨。6月国际大米价格涨至444.6美元/t,是1年内大米价格的最高点。三是7-12月的小幅波动阶段。受国际大米生产好于预期、国际大米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出现小幅下跌。
  2    我国稻米生产与贸易基本情况
  2.1    我国稻米生产消费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稻米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全国65%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全球水稻总面积的1/6,占国内粮食种植总面积的26.9%。我国稻谷产量居世界第1位,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27.5%,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3左右。我国水稻平均单产约6.86 t/hm2,比世界平均单产高34.3%。
  近年来,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稳定在0.3亿hm2以上,总产量达到2亿t以上,单产水平在6 750 kg/hm2左右。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持续增产纪录在去年被打破,但稻谷产量仍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再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粮食产量数据,我国水稻种植面积3 017.6万hm2,比2016年减少1 200 hm2,稻谷总产量20 856.0万t,比2016年产量增加148.8万t;单产6 912 kg/hm2,比2016年提高49.5 kg/hm2,首次突破了6 900 kg/hm2。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居第2位,稻谷总产量已重新超过玉米居于粮食作物的首位。   2.2    我国稻米市场贸易概况
  我国稻米贸易类型为逆差型贸易,近年来,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对水稻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粮价呈现上涨态势,逐步超过了进口粮价,刺激了进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出口呈现缩减。进口大米自2012年首次突破200万t,已连续第7年保持了进口增长势头和净进口态势[2]。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我国进口大米有402.6万t,比2016年增加了46.4万t,增幅13.0%,出口大米有119.7万t,全年大米净进口量达到282.9万t。
  2017年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整体略高于2016年水平,全年的稻米市场“稻强米弱”现象仍较突出,市场优质优价开始显现。但由于东南亚大米与国内大米之间价差居高不下,进口大米利润丰厚,刺激国内大米进口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大米进口首次突破400万t水平,达到402.6万t,比2016年增加46.4万t,再创历史新高。进口来源国家非常集中,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老挝和日本等亚洲主要水稻生产国,其中从越南、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缅甸和老挝6个國家进口大米398.9万t,占大米进口总量的99%以上。预计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的贸易活跃程度将不断提升,东南亚及南亚稻米出口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同时,2017年美国也加入对我国出口大米的行列,未来我国稻米进口多元化趋势将会进一步突显。
  近年来国际市场长粒型大米价格持续低迷,国内外价格倒挂,但我国优质粳米仍然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2017年我国出口大米119.7万t,比2016年增加80.2万t,主要出口地区有非洲、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中国港澳地区等。在继续保持对日本、韩国、中国港澳地区等传统市场粳米以及蒸谷米等特殊品种出口的基础上,增加出口至科特迪瓦、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的库存稻米,出口大米总量比2016年大幅增加,增幅高达173.2%。其中粳米出口量达到86.2万t,比2016年增加55.5万t,占大米出口总量的85.3%;蒸谷米出口量为14.9万t,比2016年增加8.6万t,占大米出口总量的14.7%。从出口地区来看,非洲是我国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地区,2017年出口大米78.6万t,占出口大米总量的77.7%。出口亚洲的大米总量为11万t,其中出口朝鲜3.6万t,占出口大米总量的3.6%;出口日本1.4万t,占出口大米总量的1.4%,比2016年下降63%;出口我国港澳地区1.4万t,比2016年减少0.5万t;出口俄罗斯0.4万t,比2016年略增加0.1万t。
  3    影响我国稻米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3.1    产品质量
  由于国内大米行业主要是以农户和龙头企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先保证稻谷的生产、加工,随后再被相关贸易公司收购并进行对外贸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但在利益的驱使下,极易造成监管不严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二是某些地区水稻产区受工业污染等;三是执行的企业标准模糊,从而影响了大米产品质量。
  3.2    价格差距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涨,加上消费需求的增长、最低收购价不断提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内稻米价格稳中有升,我国的大米在国际上已经失去价格竞争优势。加上人民币升值、国内物流成本上涨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呈下降趋势。相比越南等国由于大米生产成本较低且连年丰收,其大米价格较低。由于国内外大米价格差距的变化,特别是东南亚大米与国内大米之间价差居高不下,进口大米利润丰厚,一些稻米加工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就会特别青睐国外低端市场的大米,刺激了国内大米进口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2017年12月,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南方港口理论完税均价3 050元/t,国产早籼米南方销区批发价3760元/t,二者价差为710元/t。据此分析,造成国内外稻米的明显价差,是近些年来我国稻米进口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激剧增加进口而出现的必然结果[3-4]。
  3.3     配额关税
  我国对稻谷和大米等8类商品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据国家发改委2017年10月20日发布《2018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大米配额量为532万t,其中国有企业的贸易占比为50%。由于价格大幅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因配额内关税过低,越南大米即使加上运费、保险、关税、增值税及装卸费运到国内消费区,也比我国国内大米便宜很多。尽管越南大米的口感较差,但其具有外观亮丽、商品性能好等优点,特别是价格便宜,很多企业把低价进口的大米用于米粉等产品的加工,或者掺入国产大米中销售。
  3.4    技术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始终是各国贸易保护政策中备受关注的重点对象,经常引起相关贸易摩擦。当地政府会通过关税、税收、技术壁垒等策略限制进口产品的进入。我国的大米产品出口以优质粳米为主,品质远远高于国内同类销售产品的质量,但是这些高品质的产品在国际销售中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公认,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定制的标准。以我国大米出口到日本为例,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安全,到生产、包装、标签标志、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技术标准日趋复杂、严苛,检测项目竟有500多项。这种极具苛刻的技术要求,不利于我国大米对日出口,削弱了我国大米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4    参考文献
  [1] 陈派.中国与越南、泰国大米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D].南宁:广西大学,2014.
  [2] 苗珊珊.大米价格波动及其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 白建军,徐立青.我国大米的外贸竞争力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9):993-996.
  [4] 姚丹.国际贸易平衡中国大米区域供需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9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