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科技论文  > 
  • 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是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本文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8-0167-02
  1引言
  当今社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产品进出口等行业。农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农业信息化,其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农业类的高校是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基地。与农业类本科院校相比,农业类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作为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作为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究,以达到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普及应用,对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其制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仅仅是为了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而忽略了该课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这就导致所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不仅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难以适应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2.2教学内容相对独立
  目前农业类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高职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很多农业类的高职院校都是在给学生讲授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后,再给学生讲授农业类的相关知识以及网络技术在农业上是如何应用的。这样就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与涉农方面的教学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态势,并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并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3教学方法不科学
  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能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很多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总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规定的单元内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在每一单元内容讲解完后,才让学生去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实训室动手操作时,尽管教师会在一旁进行指导,但是除了个别优秀学生能够将教师上课时讲授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大部分的学生都只能边操作边举手问教师。而短暂的实训室教学时间也导致了教师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实训室里的操作无法顺利完成,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已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需求。农业类高职院校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的教师,大多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出身的。网络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很多农业类高职院校的教师并不能及时地向学生讲解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且这些教师也仅仅是懂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不懂农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师资队伍是很难培养出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懂农业的学生来的。因此,在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师资力量是有待加强的。
  3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3.1明确培养目标不动摇
  农业类高职院校应对新形势下的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进行相关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需求。在农业信息化时代,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以能应用于农业为目的,应根据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需求来制定课程培养目标[1],从而使得培养的人才既懂农业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练运用于农业的发展。一旦确定培养目标,就必须坚持下去,不能随意动摇。
  3.2教学内容合理化
  农业类高职院校以培养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为目标。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把教材当作教学内容,作为授课教师,应该调整教学内容,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与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如教师在讲解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可以无线局域网在智能大棚中的应用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既给学生讲解了无线局域网的知识,又给学生讲解了农业中的智能大棚。再如,在讲解规划IP地址时,可以农企内部需重新规划IP地址为例进行讲解,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规划IP地址,又让学生对农业类的企业有了一定的认识。
  3.3改革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实现理实一体化
  针对部分农业类高职院校目前还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校内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2],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应当以为农业所用为前提,采用典型性、实用性、真实性的农业信息化项目。如选择具有农产品质量追溯、智能农业机械、水产养殖环境监控、家禽繁殖、智能大棚等项目[3],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单元内容讲解的项目应用案例,让农业项目融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类似于在农业性质的企业中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离开只有黑板和投影仪的教室,将课堂直接放在实训室。在實训室中,教师将网络技术的知识融入各个农业项目案例中。上课刚开始时,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一个项目任务,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另外一个与学生任务类似的农业类项目,待理论知识的讲解与操作演示完成后,学生就立刻开始动手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相关操作。这样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当少部分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随时进行答疑,这样就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2)充分发挥各种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作用
  校内实训使得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校内实训的条件毕竟是有限的,作为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作用[4]。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就具有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江苏中药科技园两个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在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的现场实践教学,让学生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尤其是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生,更应该到现代化农业基地学习,掌握农业知识,将校内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农业中来,从而为成为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师而言,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5]。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承担《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师,要改变“上什么课就教什么内容”的传统教学理念,而应以教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在农业方面很好得以运用为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不断进行学习。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更新的速度也是相当得快。作为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各类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再者,为培养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使得学生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好地应用到农业上,作为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以便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点更好地融入农业中,传授给学生。
  4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基于农业信息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究,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朝元. 大数据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通讯世界, 2018(10).
  [2] 张雄.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2017(25).
  [3] 程涛, 王坤, 毛林, 等. “农科教”融合培养农业物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36): 37-39.
  [4] 段延娥, 张威. 都市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1): 172-174.
  [5] 成維莉, 王永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特色教材建设[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26).
  【通联编辑: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9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