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网络言语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下,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流的新型符号应运而生,受到许多网民的追捧,特别是一些主流媒体也以网上热词为目标来吸引注意力。网络语言为何受到追捧、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信息时代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课题。该文对此进行了初步讨论,希望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更多关注。
  关键词:网络语言  教育  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183-0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到任何地方都习惯性地搜索当地的WiFi,随时随地必须保持手机的4G网络信号。而高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移动电话等电子工具的依赖,使其更是成为网络的高频用户。大学生通过网络交际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而且更容易突显自我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大学生复杂的社会心理变化。作为网络交际的衍生品——网络语言,凭借其创新、简洁、诙谐和形象的特征,迅速在论坛、贴吧、微博和微信中传播,并深入人心,尤其是大学生这群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因此,如何满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值得教育管理工作者去探究的。
  1  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语言,源自网民在QQ与微信聊天时、微博论坛发表意见评论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于传统汉语言描述。大致有以下几类:
  (1)谐音造词。应用汉语、数字等谐音造词来替代字词与句子,起到表达自己的目的。如:“7456”表示“气死我了”;“木有”表示“没有”;“表酱紫”(台湾方言)表示“不要这样子”等,都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互联网出现以前的文字意义。
  (2)缩写造词。常用的方法是缩写单个字母或者几个关键字来造词。如“BT”表示“变态”;“BF”表示“Boy Friend”;“高大上”表示“高端大气上档次”。
  (3)个性化的言语形成网语。网络以其高效率、广泛性的特点常常会将一些无厘头的话语或者有特殊含义的简短用语迅速传播,成为网络流行语,亦是网络言语的主要来源。例如:“人艰不拆(表示不要落井下石)”“吃瓜群众(表示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撒狗粮(表示秀恩爱)”等。
  2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身心健康中的影响
  2.1 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1)满足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高校中的年轻人是创建和使用互联网语言的主要群体,此时他们正处在高度的自我意识时期,且勇于创新,个性里善于接受新事物,处于喜欢追求非主流的心理阶段。他们在使用或者创造网络语言时,很少从文字专业角度去考究,只要一个新词新语表达起来能够吸引别人眼球,能够展示个人魅力,即使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也可以像在互联网上一般毫无顾忌地使用。 通过生动、幽默的网络语言,大学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体验创作的活力,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2)满足从众心理。从众是指个体在团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使之不那么特立独行,与大众表现一致的一种心理倾向,让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需求得到满足是从众的主要原因。网络言语自身的幽默诙谐,迎合了青少年的娛乐心理,因此在群体中相互模仿使用网络语言,容易拉近人际距离产生共鸣,也增加了人际吸引。
  (3)满足减压心理。网络交流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借助网络语言,大学生在网上沟通交流时,可以摘下生活中的面具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缓解学习中的压力,宣泄压抑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例如,“亲”(一种昵称)和“小白”(形容傻得可爱),可以把一些直接表达会很尴尬的感情,用含蓄又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表达了情绪,又不失风度。
  2.2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些粗俗的网络语言涌入屏幕,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特别是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对新鲜时尚的事物总是特别有好奇心,接纳起来尤其迅速。在层出不穷的网络语言中,他们常常不加辨别地盲目使用,长此以往,将不可避免地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以“屌丝”这个时下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为例,分析“屌丝”一词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心理学里的“期望效应”告诉我们,当一种“期待”被说出来后,就会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久而久之,这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朝那个方向发展并取得被期待的结果。如果学生认同屌丝很有可能就会导致退化,在无意识中放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很多学生一开始是流于赶时髦,开个玩笑,但有时说说而已的事,却会在无意识中重新分配人们的动机和注意力,使人们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玩笑。自嘲有时是出于无奈,并且自嘲的人心里是有向往的。但如果长时间将自己定位在“屌丝”的角色,无论将来累积了多少财富都可能无法掩饰内心对自己的轻视和放任,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暴富者让人看不起的原因。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无论贫困艰难,都应该自重,懂得自我约束。一旦“屌丝”“富二代”“咸鱼”“尼玛”等变得流行,成为一种潮流,会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不利影响,污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3  合理使用网络语言,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1 规范引导,理性认识网络语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共情”的态度,理性接受青少年追捧的网络语言。对于喜欢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的大学生来说,教育者不仅要采取宽容的态度,还要引导他们理性地理解网络语言,有选择性的使用网络语言。一些能够展现时代风格和生动活泼的词语可以用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必须坚决反对那些含有咒骂意思、消极堕落和令人费解的言词。帮助大学生合理地看待网络用词, 一方面,通过使用那些通俗易懂、诙谐生动的网络语言可以给大学生活带来快乐;另一方面,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网络语言交流环境中可以获得人际交往的锻炼。   3.2 辅导员应在学生管理中合理使用网络语言
  作为曾经的大学生,辅导员与自己的学生常常有着相似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沟通习惯。因此很容易与学生交流,获得信赖,在校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亦容易受到辅导员的影响。在网络语言盛行的高校里,辅导员们也越来越热衷用一些网络热词来教育学生,如:“咱能不能在宿舍愉快地玩耍,不要破坏公共卫生,自觉维护学校公共设施?”“亲们,说多了都是泪啊”“如果你把我视为游戏,我会杀了你”等。如此“潮”“萌”的方式让90后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然而,辅导员始终还是一名教师,并且是学生思政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网络语言不仅仅是让学生轻松发笑,拉拢距离,更要真正发挥管理效果,唤起学生的正能量,辅导员在融入学生的思想生活时,不能一味地被学生同化,而是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更明确地明白“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以及不该做什么”。
  3.3 利用互联网技术,努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网络普遍性、大众性和无障碍性的特点。例如:互联网的无空间界限特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因此开设心理健康在线课程,扩大课程的覆盖范围,促进网络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教师不足、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创新的问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从而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如借助科学技术,研发各种应用软件APP,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起来,多渠道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
  3.4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网络语言,与其充满活力和探索欲望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可以合理利用这种热情来建设校园文化。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情境剧比赛、心理健康摄影比赛、心理电影赏析活动等。同时,依托大学生心理组织,对各班心理委员会进行心理健康专题培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个体心理问题,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目的。
  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大学生凭借其灵活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常常用到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语言,教师可以借机指导学生在创新的前提下合理、适度使用网络语言,并通过学生干部群体发扬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也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4  结语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不仅是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部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它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满足了个性化的展示及娱乐解压的需求;另一方面,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和精神世界也有着不可否认的消极负面作用。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要理性看待网络语言在学生中流行的现状,合理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利用网络语言的积极效应,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它促进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满足了个性化展示和娱乐减压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也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否认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合理地了解学生使用网语的现状,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孙文杰.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71.
  [2] 百度文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EB/OL].(2012-12-08).http://www.wenku.baidu.com.
  [3] 沈晓梅.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2(1):113-1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5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