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近些年来,五河县仔猪常发生痢疾,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本文结合实践,总结了仔猪痢疾常发类型,分析了仔猪痢疾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为仔猪痢疾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仔猪痢疾;发病类型;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5-0221-01
  仔猪痢疾是仔猪感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后出现腹泻性疾病的总称,主要病原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可导致大批仔猪死亡,降低饲料利用率,不利于养殖效率的提高,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主因之一[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五河县生猪饲养业规模化及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痢疾成为仔猪生长发育中的常发疾病之一,需予以重视,科学预防,合理治疗。仔猪的各生长发育阶段均可感染痢疾,以7~12周的仔猪发生概率最高;任何季节均有可能发生,大范围发生时发病率可达到75%,死亡率约30%[1]。养殖场内一旦发生仔猪痢疾后,难以彻底治疗,会常年断断续续发生,潮湿多雨、饲养环境差、养殖密度过大、气候条件骤变等因素可导致仔猪痢疾的大流行,造成较重的损失。现结合近些年五河县仔猪痢疾防控实践,对仔猪痢疾的发生及防治进行探讨。
  1    仔猪痢疾常发类型
  1.1    细菌性仔猪痢疾
  1.1.1    由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痢疾。大肠杆菌可感染单只仔猪,严重的直接感染整窝仔猪[2]。多年实践发现,母猪初胎产下的仔猪感染大肠杆菌导致痢疾的概率较经产母猪产下的仔猪高。在仔猪上,大肠杆菌感染的痢疾主要有黄痢、白痢。黄痢主要在仔猪出生后的7 d内发生,表现为粪糊状、黄色、含有凝乳状物质;白痢主要在仔猪出生后的10~30 d发生,表现为体温正常,粪便糊状、灰白色或者白色。具体可结合仔猪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症状做出初步诊断,然后经过实验室手段进行病原学检查,最终确诊发病类型。
  1.1.2    由肠炎型沙门氏菌感染所致的痢疾。沙门氏菌主要易对刚断奶至4个月之间的仔猪产生侵染,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2种类型[2]。仔猪发病后出现腹泻,粪便为黄色水样,有时可见到粪便中含少许血液;一般发病后在短短的几天内即可导致全群染病,持续几周发病,其间病情时轻、时重。
  1.2    病毒性仔猪痢疾
  1.2.1    仔猪流行性腹泻。导致猪发生流行性腹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发病急,一旦发病可在全群呈爆发式发生[3]。仔猪发病后表现的典型病症是便水样、稀,病程可持续较长时间。较小日龄的仔猪连续多天腹泻后可能因脱水严重而导致死亡;较大日龄的仔猪发病后多数可自行好转,最终康复。仔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仅靠临床症状判断,还需要结合PCR等手段最终确诊。
  1.2.2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14日龄以内的仔猪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死亡率极高。仔猪发病后,出现的典型病症是呕吐剧烈,粪便为水样、黄色,常可见到一些凝乳块,导致仔猪脱水严重。
  2    仔猪痢疾发生原因
  一是环境因素。环境中有很多病原微生物,仔猪出生后病原微生物通过口进入仔猪的消化系统,由于刚出生仔猪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某些病原微生物可导致痢疾发生。此外,如果遇到温度骤降的情况,仔猪痢疾也容易发生[4]。二是哺乳的母猪患病或者饲料配比不合理。如果正在哺乳的母猪患病,其乳汁有一定的变化,而仔猪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善,突然变化的乳汁会导致仔猪难以消化,导致痢疾;如果母猪饲料搭配不合理,含有过多油脂,青粗饲料占比过高,或者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均可造成母猪分泌的乳汁不利于仔猪采食后消化吸收,使仔猪消化机能发生紊乱,最终导致痢疾的发生。三是饲养条件不到位。若饲养条件比较差,仔猪的粪便未能及时清理,圈舍内就会滋生大量病原菌,造成仔猪发生痢疾。对于已经适当添加一定饲料的仔猪,如果突然更换饲料种类,可能会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出现腹泻。此外,仔猪开食后,其食量会越来越大,对饮水的需求也越大,要及时提供充足的饮用水,避免其因过渴饮用粪尿水导致痢疾发生。
  3    仔猪痢疾预防和治疗措施
  3.1    加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
  将猪舍内的废弃物以及粪便等全部清理干净,控制环境的清洁卫生[4];采取适当的增降温措施保证圈舍内温度适宜。母猪产仔之前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再垫上清洁干净的草,并在临产前将母猪的乳房、胸部充分清洁干净,用高锰酸钾稀释溶液进行消毒;在母猪临产前1周左右逐渐减少饲料,待产仔后逐渐增加。母猪哺乳时尽量不要突然改变饲料的类型或者配比,以确保母猪分泌出养分恒定的优质乳汁,更好地被仔猪消化吸收,避免因饲料调整造成分泌的乳汁有所改变,导致仔猪出现应激反应而发生腹泻。此外,还要加强检疫,给母猪注射疫苗,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仔猪痢疾发生的概率。
  3.2    提高仔猪自身抵抗力
  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要加强保温管理,除了增加草垫厚度以外,有条件的可以在猪舍内安装保温板等,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仔猪因受冷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在母猪的乳头上适量涂抹抗菌药物,使仔猪吃母乳时摄入药物,可以预防仔猪受细菌感染[4]。此外,还需要对仔猪肠道内的细菌群体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可以将0.5%促菌生等添加到仔猪日常的饮水或者饲料中,连续添加多日效果更好。仔猪7日龄后,要适当添加饲料喂养,以提高仔猪肠道消化能力。
  3.3    对症治疗
  仔猪发生痢疾时,如果尽早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疗,一般可以康复。仔猪刚发病时,可选择抗菌类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或者口服。发病中期,发病仔猪除了表现出腹泻症状外,还伴随出现脱水、极度衰竭等症状,需要结合具体发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发病仔猪脱水严重,可通过口服方式为仔猪补充液体盐,其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抗菌药剂以及添加少许具有收敛效果的药剂,效果更佳。对于出现极度衰竭症状的发病仔猪,除了必要的抗菌、消炎、口服补盐液以外,还需要将4%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到仔猪体内[4],避免其体内过酸导致酸中毒;也可以注射具有强心效果的药物,避免仔猪心脏衰弱。
  4    参考文献
  [1] 王树文.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7):107.
  [2] 魏立新,余庭新,吴增坚,等.猪痢疾病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1989(6):21.
  [3] 裴华民,许国智.猪痢疾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103-104.
  [4] 李明泽.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5):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7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