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景谷县芒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实现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景谷县芒果产业发展中也凸现诸多瓶颈问题。本文就景谷县芒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景谷县芒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芒果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云南景谷
中图分类号 S66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6-009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单一的传统农业——粮食作物的种植向多元化经济作物的种植、经营模式的转变,景谷县芒果种植规模、经营模式也在不断扩大和变化,出现了多种种植组织形式和经营模式,芒果产业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1]。虽然景谷县芒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桎梏和瓶颈,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产不丰收,景谷县“芒果之乡”的美誉,渐渐变成了“芒果树之乡”。
1 发展现状
1.1 种植、产量及分布情况
芒果是景谷县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其果肉肥厚金黄、味香、鲜嫩多汁而蜜甜,主要分为小芒果、三年芒、象牙芒3类。小芒果有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今尚存400多年的古树。三年芒也有上百年历史,今永平镇尚存活1株树围粗2.46 m的大树。象牙芒系1914年芒冒村傣民刀体清从泰国引进繁殖传代,至今已有100多年[2]。自1987年以来,景谷县先后引进大青芒、马切苏、红云、蜜芒、勐罕芒、食帅、901、球芒、腹沟芒、古巴芒、矮芒、龙芒、青香芒、留香芒、香蕉芒、吕宋芒、椰香芒、秋芒、珊瑚芒等21个早中晚熟品种,该县芒果品种增加为30多种。经过不断地引进推广试种,目前种植品种主要为三年芒、象牙芒、金煌、金凤凰、台农一号、青皮芒等。2016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0.23万hm2,平均产量8 295 kg/hm2,总产量19 355 t,产值9 767.5万元。
1.2 种植模式和营销情况
景谷县芒果种植已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与规模,形成了多种种植模式。目前,已建成千亩以上的芒果基地3个,建成百亩以上芒果基地11个,专业合作社15个,其他多为农户零散种植。县域内现有景谷大有为食品有限公司和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公司,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营销模式。鲜芒果销售市场主要为当地饮品加工企业、老板现场收购运往外地和当地零散鲜果市场。
1.3 芒果产业从业人员和种植技术培训情况
1993年,景谷县成立财政全额拨款供养芒果生产工作站1个,共有编制9人,现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8人。负责芒果新品种引进推广、县域芒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及芒果种植管理技术指导。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进行理论培训,同时结合日常农户需要深入实地开展种植技术操作培训。
2 存在的问题
2.1 果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虽然景谷县芒果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但很多果园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老果园树体高大,树冠郁闭,植株衰老,病虫害严重,挂果率低,产量低,品质差。比如果园大多无滴灌、无喷药施肥等设施,无法自由控制浇灌需求,施肥、用药仅凭人工无法满足。当地种植业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份能够丰产,干旱雨涝的年份只开花不结果。
2.2 果园管理技术落后、粗放
果园种植管理技术多以传统种植为主,只种不管,小农意识严重。尽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举办了许多技术培训,但农户无法真正应用到种植实践中。老芒果园大多数未进行有效改造,新芒果园不完全按技术要求进行栽培管理等,造成挂果率低。多数种植户处于自然农业生产状态,病虫害防治手段和措施应用不到位,未能达到园地应有的效益。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虽然有几个上规模的果园,但未能打造品牌销售,销售市场杂乱无章,销售渠道狭窄单一,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有效交易不足,县域内仅有2家深加工食品企業,难以保障丰收年份芒果收购,形成丰产不丰收、低产自然减收的格局。
2.4 芒果品种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县域内主要种植早、中熟品种,部分晚熟品种引进试种中,品种布局搭配不合理,成熟期过于集中。由于市场需求制约,芒果保鲜期又短,无法集中全部销售鲜果,特别是芒果成熟期雨量过多,造成大量芒果变质损坏,形成了有产量而无效益、无收入的局面,给种植户造成了重大损失。
2.5 采摘技术及保管措施有待提高
果农特别是散户果农忽视采摘措施,采摘标准不作统一要求;芒果采摘后,初选、包装、保鲜等技术不到位、设备落后;多数农户采摘后不作任何技术处理直接上市,从而造成外观整齐度差、货架期短、档次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了果农经济收入水平。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老果园改造,提升产值率、品质率
一是对老果园进行升级改造,加大种植基础设施投入。可以对现有老果园进行改造规划,用3~5年时间完成现有老果园的改造。通过对老果园进行园地整理、修建蓄水池、修通园内道路等措施,使园内果树布局合理、运输通畅,确保旱年给水、节约运输劳力成本。二是合理采取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达到恢复树势、增加挂果率、预防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三是有计划地采用嫁接技术手段改良品种,促使品种结构得以优化[3]。 3.2 优化品种结构及布局
对于新植芒果园,政府职能部门首先对土壤、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进行调研,合理布局规划,引进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引导果农种植。合理布局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果实成熟期,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结构,使果实成熟标准、采摘期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解决果实集中成熟、市场一时难承受的问题,避免芒果由于集中成熟造成的滞销、质变、腐烂等问题,提高产量、产值的同时,增加实际收入。
3.3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芒果病虫害综合防治坚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降低农药用量,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值下,既确保丰产、高产,又确保果实生态、绿色、环保,打造出优质产品。
3.4 增加财政扶持资金
通过各级财政扶持,各种项目资金的整合,用于基地建设发展,为基地建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对芒果产业进行投入。基地建设发展资金筹措方式以农户、业主投入为主,提倡和实施“谁投资、谁受益、谁自主、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民间资金对芒果产业各环节的投入,实行业主开放经营,规模发展;集中财力建立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投入的机制,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能;运用项目带动策略,择优选择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建一个项目、带动一方农户的社会效果[4]。
3.5 打造品牌,拓宽芒果销售市场
芒果品牌打造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立的,也不是仅靠某个基地或是某个公司的努力所能完成的。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目前,景谷县芒果的种植和销售,并无统一品牌,生产各自为阵,销售自由散乱。应该统一到如“景谷县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上来,形成景谷县芒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合力。一是要求制订合理的景谷县芒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统一管理技术、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分级标准、统一商品标识、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包装标准、统一销售价格等。二是制订芒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准入和外运准出制度,对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的各品牌芒果进行严格检验、发放合格证,对破坏地理标识产品声誉的行为予以严惩。最终促使景谷县芒果生产者统一采用标准化生产技术,从而提升景谷县芒果生产的科技含量,实现产业做精、做强、增产增收的目标。
除传统销售渠道和精深加工企业外,“互联网+农业”是一种新的生产、销售方式,是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不仅是“互联网+农产品”銷售模式,更是一种品牌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发展意义深远。“互联网+芒果”可以直接打开流通渠道,降低成本,快速掌握消费者数据,提升芒果知名度,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4 参考文献
[1] 白大娟,严海,周开兵,等.三亚芒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9):94-97.
[2]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1978—2008)[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3] 高爱平,罗睿雄,黄建峰,等.南亚国家芒果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热带农业,2019(1):19-21.
[4] 周昆华,张剑波,李正平,等.浅谈云南山地芒果产业发展[J].热带农业科技,2018,41(3):3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62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