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禽流感防控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芜湖市三山区家禽养殖的规模、方式等基本情况,总结了目前当地禽流感的防控效果,对禽流感防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各地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禽流感;地方性;防控;安徽芜湖;三山区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4-022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近年来,禽流感又呈逐渐流行蔓延之势,2016年底,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多例人感H7动物流感的报告。禽流感不仅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对禽类养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打击。作为一名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笔者参与禽流感一线防控工作多年,摸索了一些工作经验。本文以芜湖市三山区禽流感防控形势为例进行探讨,以期与各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者交流,为日后禽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1 三山区家禽养殖现状
1.1 养殖规模
近年来,三山区本地的家禽养殖呈平稳发展,受非洲猪瘟影响,2018年下半年以来,当地养殖量呈现上涨趋势,養殖类型以肉鸡为主,兼有少量蛋鸡及鸭、鹅等水禽。随着养殖技术的革新与提高,以前每家每户养几只或几十只的零散情况越来越少,根据三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统计,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全区家禽养殖户达到212户,养殖方式主要分为圈养与散养,大多都达到2 000羽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万~2万羽,已初具中小型养殖场的规模。
1.2 养殖方式
据2015—2018年的统计数据,除了自养自销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采用了“公司+农户”的饲养模式,该养殖趋势近年明显增加。这种方式以公司提供鸡苗和后期技术服务,待成鸡出栏时,由公司统一定价回购。区别于以往的“市场鸡”,“合同鸡”的好处在于养殖户可以专注于养殖环节,不必担心鸡的销路,规避了市场风险,保障了自身利益。公司的免疫与治疗流程相对专业,也减少了各种危害禽类生长的疾病发生。
2 禽流感防控效果
禽流感的防控关键点在于疫苗的接种是否到位。因为中小型鸡场不同于集约化大厂,在养殖中无法做到完全隔离,所以疫苗接种成为禽流感防控的关键环节。根据三山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近3年的活禽外调监测数据显示,积极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的农户,其抗体合格率均能达到90%以上,免疫效果明显,防控到位。而未注射禽流感疫苗的养殖户,其H7型动物流感的感染率大大增高,给养殖造成了巨大损失。
3 当前区内禽流感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部分养殖户对禽流感免疫的积极性不高
在三山当地,仍有不少传统养殖户一方面认为肉鸡的养殖周期短,并且担心禽流感疫苗对鸡造成应激引起鸡群食欲退而导致育肥效果变差;另一方面思想上麻痹大意,认为凭借自身多年的养殖经验,不及时接种或根本不接种疫苗也不会出现过大的问题。正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导致鸡出栏后、外调监测时出现H7抗体呈阳性的情况,造成了养殖户自身的巨大损失。
3.2 过度依赖动物防疫部门
现在各地的动物防疫部门都下设了兽医站,配合每年春、秋2季防疫工作,对散户和小型养殖场进行集中免疫。部分小型肉鸡场或散户将免疫工作完全交由春、秋防疫时的村级防疫员,养殖户自身对防疫意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平常除了喂料外,不注意栏舍卫生,造成养殖场细菌滋生、病毒入侵。地方动物防疫部门为每年春、秋2季的防疫工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对许多散户或小型养殖场提供免费上门集中免疫服务,但肉鸡的饲养周期短(现在的白羽品种可做到38 d出栏,市场上常见的黄羽青脚鸡,俗称“三黄鸡”,亦可做到52 d出栏),许多养殖户一年养殖肉鸡可达到4~5批次,全年养殖出栏量高达5万~6万羽,并且其养殖周期并不能与春、秋2季重合,所以要求肉鸡养殖户必须做到对禽流感防控知识有一定了解,不可存在过多依赖思想,要自觉做好每一批次肉鸡的禽流感防疫工作。
3.3 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3.3.1 疫苗保存不规范。近几年,安徽省区县级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发放的禽流感疫苗主要为H5N1三价苗(Re-6Re-7Re-8)及H5N1+H7N9二联苗(H5N1,Re-8株+H7N9,H7-Re1株),其日常必须在低温环境下(2~8 ℃)保存。这就要求养殖户领取疫苗后要妥善保存,或在领取疫苗后立即进行免疫工作。禽流感疫苗如果在日常温度下存放过久则会失去活性,接种后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3.3.2 病毒变异频繁。禽流感作为一种以病毒为载体的转播疾病,其变异也较为频繁[1-2],安徽省统一配置发放的疫苗均为H5N1三价苗(Re-6Re-7Re-8)及H5N1+H7N9二联苗(H5N1,Re-8株+H7N9,H7-Re1株),若禽流感病毒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则疫苗接种后不能产生与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导致免疫无效现象[3]。例如,在2014年新近发现的H5N6禽流感病毒株,是由在欧洲大肆传播的高致病性H5N8病毒和在野鸟间传播的H3N6病毒基因重组而来,其于2017年在韩国大规模暴发,造成严重后果。 3.4 养殖规范性较差
在现有的养殖生产过程中,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科学管理,仍有许多养殖场存在脏、乱、差的现状,养殖标准不能严格执行到位,养殖废水外流,既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容易滋生细菌、病毒。有许多散户和中小型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很难做到隔离到位,特别是许多散养土鸡,容易与未免疫的野禽接触,造成带毒现象。
4 解决措施
4.1 加强禽流感危害的宣傳力度,提升养殖户自我防控意识
三山区地方政府每年都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农户发放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控宣传单,加强养殖户的自我防控意识。此外,还定期召开养殖户养殖技术规范培训班,邀请专技人员给农户讲课,对禽流感的危害和防控方法等知识进行重点普及。通过每年全国性的基层农机推广项目,基层农机人员与养殖户结成“一对一”帮扶指导对象,定期前往养殖场现场指导,在提升农户养殖水平的同时也增强了其疫病预防意识。
4.2 政府监管要到位
地方畜牧部门要严格按照《动物卫生防疫法》及防疫条例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监督,利用行政手段规范养殖环节,从源头杜绝禽流感病毒的侵害。当发现养殖环节不规范或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的,要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严重的要对养殖场进行关停处理。
4.3 加强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
禽类养殖场地选址要远离居民聚居区和河源(或公共用水水面),并且对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区分、隔离,严禁净道、污道和销售通道混用。每个养殖场都需要配备标准的粪污处理设备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进出场内的车辆与人员都要严格消毒,防止车辆与人员带毒而造成养殖场间的交叉感染[4-5]。
4.4 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
当前,地方性村级防疫员的待遇依然参照2004年的工资标准,人均每月450元,导致防疫队伍人才流动较大。因此,提高防疫员的薪资标准,采取省级拨发、地方配套的方式,通过更有效地加强三山区防疫队伍建设控制禽流感病毒传播。
5 参考文献
[1] 王霞,何婉婷,李伟强,等.当前我国H7N9亚型禽流感状况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9):126-129.
[2] 张静,陈立根,张宇,等.1997~2015年我国不同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情况研究[J].中国家禽,2016,38(20):20-27.
[3] 黄泽颖,王济民.2004—2014年我国禽流感发生状况与特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4):93-98.
[4] 郑腾,张体银,白泉阳,等.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J].畜牧与兽医,2016,48(10):134-137.
[5] 刘金华.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群的免疫防控分析[C]//杨汉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8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