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文江波 龙志勤 罗海军

  摘 要 廣东石油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强筋骨’课程教育体系,多维渗透‘铸灵气’素拓教育体系”的双体系渗透融合培养模式。在课程教育体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的教育理念,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深化课程教育体系改革,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在素拓教育体系方面,从各门理论课程分配学时,设置素质拓展项目,大幅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学分,丰富了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本专业培养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 双体系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素拓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24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he dual-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WEN Jiangbo[1] , LONG Zhiqin[1] , LUO Haijun[2]
  ([1]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2]Lab and Equipment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Abstract Under the strong advocacy of th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the Department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ctively constructs a “system of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nd a multi-system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training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penetration of the “casting aura”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aspect of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adhere to the student-centered and OBE education philosophy, benchmark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and 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terms of qual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 system, the quality development project was set up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heoretical courses,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credit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nriche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this major. The reform of the dual-system talent training model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oriented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u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Qual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
  0 引言
  当前,在国家高等教育政策导向以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引领下,全国理工科类院校均在大力开展应用型转型、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4]改革进行多年,但是大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着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理工科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了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实现教书与育人的交叉、渗透、融合,从学校层面提出了“教必蕴育,育必铸灵”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思想以及“课程体系是骨架、素拓教育是灵气、渗透融合成有机、全人教育可实现”的工作思路,有序实践教育教学综合改革。[5-6]
  按照“教必蕴育,育必铸灵”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思想,学校在全校工科类专业积极推广构建“产教融合‘强筋骨’课程教育体系,多维渗透‘铸灵气’素拓教育体系”的双体系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产教融合‘强筋骨’课程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多维渗透‘铸灵气’素拓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和锤炼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情怀、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也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开展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渗透融合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教书与育人的交叉、渗透、融合,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同时,双体系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达成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
  1 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理念
  本校所倡导、本专业积极推行的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最根本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本专业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原则,把立德树人内化到专业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2)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基本理念。统筹本专业各项育人资源,动员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育人体系,丰富育人内涵,扩展育人渠道,创新育人载体,改善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水平。实现本专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培养理念。
  (3)构建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的教育理念,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深化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积极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切实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与企业要求、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实践,丰富本专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4)加强素拓项目体系建设。结合“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大赛”、教师个人科研项目等,加强学生的素拓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制定考核新模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学习、实践、应用、创新能力。
  2 “双体系”之课程教育体系建设
  本专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学校、专业办学特色,对标学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目标,构建产教融合“强筋骨”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实践、学习和应用相渗透并突出应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并面向产业、人文与素质并重四个基本原则进行构建。同时,积极创建校企共同育人平台,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校企合作深度,提升校企合作质量。
  本专业根据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及项目体系的学时、学分配比,即从各门主要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中,均适当分配一定课时量,用于制定专业能力培养的素拓项目。最终形成课程教育体系占总学时70%~80%、素拓项目体系占总学时20%~30%的学时分配比例。
  以本专业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说明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本专业2018级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71.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为120.5学分,占比70.3%;经设置素质拓展教学项目后,实践性教学为51学分,占比29.7%。学分设置大幅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学分,丰富了本专业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本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严格按照《国标》要求,对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进行了合理设置: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占比16.6%(《国标》要求15%),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比30.1%(《国标》要求30%),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比29.7%(《国标》要求20%),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比23.6%(《国标》要求15%)。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国标》要求。
  3 “双体系”之素拓项目体系建设
  以“教与育交叉、渗透、融合”为总要求,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人文情怀、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构建由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与企业、地方、科研等资源多维渗透(单门课渗透、多门课渗透、课程群渗透、教学科研渗透、综合多素质渗透)的素拓教育体系。充分体现“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特质。(注重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人文情怀,此谓“崇德”;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并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谓“博学”;锻造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综合能力,此谓“求实”;激发学生“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此谓“创新”。)   本专业的素拓项目体系由必修项目和选修项目组成。每个素拓项目均依托专业理论课程进行设置,项目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项目目的及意义:介绍项目设置的目的、工程意义、能力培养目标等。(2)讲授内容:精心设计讲授内容,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资料检索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场技巧及职业道德修养。(3)学时设置:原先已经存在的实践课程项目,按照原来的学时执行;依托专业理论课程新设置的实践课程项目,从课程总学时里面,设置4~6个学时,开展素拓项目教育。(4)开展方式:采用翻转课堂、讨论、汇报、答辩、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5)考核方式:设计作品、汇报竞赛、现场答辩、油气储运工程大赛、石油工程大赛成绩等。
  制定完成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双体系素拓项目方案为:(1)课程群“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原学分为13.5,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11.5,分配2学分开展数学类素拓项目;(2)课程群“大学英语读写、大学英语视听说、储运专业英语”原学分为13.5,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11.5,分配2学分开展英语类素拓项目;(3)课程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含廉洁修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青年学生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原学分为17.5,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13.5,分配4学分开展思政类素拓项目;(4)课程群“大学物理(一)、大学物理(二)、大学物理实验”原学分为7,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6,分配1学分开展物理类素拓项目;(5)课程群“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原学分为6,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4,分配2学分开展双创类素拓项目;(6)课程群“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机类第二层次课程”原学分为6,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5,分配1学分开展计算机类素拓项目;(7)课程群“油气储运工程制图(一)、油气储运工程制图(二)、油气储运集中制图、油气储运计算机绘图实训”原学分为8,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7,分配1学分开展工程制图类素拓项目;(8)课程群“工程流体力学、应用热力学与传热学、泵与压缩机、泵与压缩机实验”原学分为12,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11,分配1学分开展流体、热工类素拓项目;(9)课程群“储运油料学、油品分析实验”原学分为3,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2.5,分配0.5学分开展油品性能类素拓项目;(10)课程群“储运工程测量学、金属焊接、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油罐及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储运工程施工”原学分为13,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11.5,分配1.5学分开展专业技能综合类素拓项目;(11)课程群“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储存与装卸课程设计、油气集输、输油工艺实验”原学分为8,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7,分配1学分开展油品储运类素拓项目;(12)课程群“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城市燃气输配、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液化天然气技术、燃气实验”原学分为9,将该课程群学分调整为8,分配1学分开展燃气储运类素拓项目。以上素拓项目均为必修课程。
  另外,还设置了四类选修素拓项目,供学生选修,具体为:(1)崇德类:学术讲座0.5学分,专题报告0.5学分,读书鉴赏0.5学分;(2)博学类:全国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0.5学分,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0.5学分,职业技能培训项目0.5学分;(3)求实类:科研助理项目0.5学分,发表论文、专利0.5学分,校企合作项目0.5学分;(4)创新类:挑战杯项目0.5学分,大创项目0.5学分,互联网+项目0.5学分。
  4 结语
  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理工科类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本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开展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在课程教育体系方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OBE的教育理念,对标《国标》,深化课程教育体系改革,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素拓教育体系方面,从各门主要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中,均适当分配一定课时量,用于制定素拓项目;同时,结合“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互联网+大赛”、教师个人科研项目等,加强学生的素拓教育。素拓教育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培养和锤炼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情怀、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
  双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一项特色和创举,该改革项目在本校工科类专业中积极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该改革思路为全国理工科类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鹤,杨扬,孙绪杰,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1):35-41.
  [2] 陈兴文,刘燕,邵强.校企协同育人多元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践策略的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18(1):92-96.
  [3] 史庆智,陈叔平,赵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油气储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J].广东化工,2016.43(22):175-176.
  [4] 潘振,贾秦桢,韦丽娃,等.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方案研究[J].大学教育,2016 (12):30-32.
  [5] 劉美,李敬玉,张泽佳,等.基于双体系渗透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素质拓展新途径——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研究对象[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35-136,138.
  [6] 王丽,陈宏,吴世逵,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国际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27(2):55-5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9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