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麦新品种中麦170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麦170小麦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适期播种、配方施肥、合理灌溉、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中麦170;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7-0028-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麦17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选育而成。该品种以济麦19为母本、以丰优3号为父本(济麦19/丰优3号)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为陕审麦2014005号;2018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区审定,审定证书号为国审麦20180034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适宜在黄淮南片高水肥地种植。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中麦170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8.8 d,较对照品种周麦18早熟0.4 d。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色浅绿,分蘖力强;春季起身较早,两极分化快;株高80 cm左右,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而上挺,茎秆弹性较好,抗倒伏能力强。
  1.2    经济性状
  中麦170穗数多,穗层较厚,结实性好,穗粒数较多;后期灌浆速率快,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穗长方形,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角质,外观商品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穗数645万穗/hm2左右,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6 g左右。
  1.3    抗性鉴定
  中麦170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耐后期高温能力强;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据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统计,倒伏程度≤3级、倒伏面积≥40%试点率2015年分别为94.7%和0,2016年分别为90.9%和4.3%;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5年抗病性鉴定为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16年抗病性鉴定为中抗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1.4    品质性状
  经国家黄淮南片区试混合抽样检测,2015年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820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4.31%,湿面筋含量28.8%,沉降值37.8 mL,吸水量57.5 mL/100 g,稳定时间5.2 min,面团形成时间3.2 min,最大抗延阻力284 U·E,拉伸面积69 cm2,延展性180 mm,硬度指数63;2016年品质检测结果为容重803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3.09%,湿面筋含量28.4%,沉降值37.8 mL,吸水量57.5 mL/100 g,稳定时间4.8 min,面团形成时间3.2 min,最大抗延阻力284 U·E,拉伸面积69 cm2,延展性180 mm,硬度指数63。品质达到中筋小麦品种品质标准,适合于加工面条和馒头等主要食品。
  1.5    产量表现
  2014—2016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其中,2014—2015年度平均产量8 254.5 kg/h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5.39%,差异达极显著;19点汇总,16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率84.2%,增产≥2%试点率84.2%。2015—2016年度平均產量8 164.5 kg/h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6.15%,差异达极显著;22点汇总,19点增产,3点减产,增产点率86.4%,增产≥2%试点率86.4%。2年平均产量8 209.5 kg/h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5.77%,增产点率85.3%,增产≥2%试点率85.3%。2016—2017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358.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增产4.45%,增产点率95.5%。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通过精细耕作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功能,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地力,扩大根系吸收范围,以促进中麦170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中麦170在生产中要做到深耕深松,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耕深达25 cm以上,整地质量达到“早、深、净、细、实、平”的标准,保证后期灌水均匀,不冲不淤[1]。
  2.2    种子处理,确保苗齐苗匀
  中麦170在生产中,要严格按照GB 4404.1—1996标准要求种子质量,做到生产用种全部包衣,从而有效预防病虫害,促进出苗,保证苗齐、苗匀、苗壮[2]。   2.3    适期播种,做到一播全苗
  播种期适宜是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播期过早,冬前积温多,麦苗容易徒长,形成旺苗,土壤养分、水分过度消耗,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还易受到冻害;播期过晚,冬前生长积温不够,苗龄太小,分蘖不足,根系不发达,形成晚茬弱苗。早播或晚播都会影响中麦170生长,因而在生产中尽量做到适期播种,一般要求在10月7—15日播种,稍微晚播可适当提高播量[3]。提倡采用宽幅条播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益。小麦宽幅条播技术是将小麦的播种行幅宽由原来的2~3 cm增加到7~8 cm,使种子在田间的分布更均匀,个体 发育更健壮。经研究可知,中麦170采用宽幅条播较普通播种方式显著增加了穗数,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中麦170采用宽幅条播技术是其实现高产高效的基本保障。同时,应严格控制播深和播量,确保苗匀苗壮。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小麦苗势,播种过深或过浅容易形成较长的中茎或“鸡爪苗”,严重影响小麦苗势及群体质量,从而导致减产。在生产中,中麦170要严格控制播深为3~5 cm,播量为105~108 kg/hm2,要求行距一致、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
  2.4    配方施肥,促进肥料利用
  做到测土化验,配方施肥,重施底肥,追施氮肥,做好叶面喷肥[4]。中麦170对氮素比较敏感,测土配方施肥是其获得高产的基础,适当控制氮素,全生育期需氮量180~240 kg/hm2,分期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2.5    合理灌溉,节本增效
  在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灌溉模式,把握需水规律,实行限量灌溉,科学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5]。
  2.6    严防病虫草害,降低受害损失
  根据抗病性鉴定结果,在生产中,要密切关注中麦170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以预防为主,做好综合防治,实行指标防治和统防统治,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小麦产品质量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病虫草害对中麦170的影响。
  2.7    做到适时收获,保证安全储藏
  中麦170落黄后,籽粒进入蜡熟期,即可准备收获。待籽粒进入蜡熟末期,可采用联合收割机一次收获。当小麦籽粒含水量<13%、杂质率<0.5%时方可入库储存。
  3    參考文献
  [1] 孙建阁,王荣成,赵英振,等.关中灌区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6,62(1):121-123.
  [2] 余振文.全国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读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 吴庆红.冬小麦新品种新冬3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68.
  [4] 聂灵菊.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1):18.
  [5] 王雅,金晓团,孙文雅,等.陕西关中平原水浇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3):12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27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