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该文针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特点,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3-006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技能型课程,其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密切。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基本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维修技巧、选购技巧。下面谈谈对该门课程的一些教学策略。。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内容陈旧
  随着计算机基本构件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市面上的很多组装与维护类教材,其编制和选用的内容就显得很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很多内容的编写还是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计算机配置上。
  1.2 课程虽侧重实践,但实验课时较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兼有很多理论知识,又有很多实践内容的课程,两者是兼而有之,内容相辅相成,其中的很多实验内容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决定了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现有的实验课时安排偏少,硬件实验条件比较简陋,所用实验设备基本都是已达报废年限设备,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意义有限。
  1.3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老的考核方法下,一般只在期末进行考核,有时只考理论,实训技能不考核;有的只考理论,实验技能不考核。但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很片面,对学生平时技能的过程没有做出评价。
  1.4 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由于该课程对设备的损耗较大,又不能让新购置的设备用于做实际的实验,因此,用淘汰的旧设备来做实验,能够正常开展的实际项目数很少,很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展。
  2 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快的课程,随着计算机硬件模块的升级换代,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的更新也很快,因此,想要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较好的做法的就是结合学校自身实验条件,自行编写校本教材,这样更切合本校的教学实际,也使得我们讲授的组装与维护知识和技能,尽量是近几年主流的技术,当然,这样的教材,更切合本校实际,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课堂教学的组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理论课程和实践課程一体化的方法,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实验技能的讲授同时进行,讲完实验技能,让学生当场模拟体验。
  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边讲授、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讲授、实验、讨论,反复循环,反复练习,使得学生能深刻掌握这些实验技能,从而也能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
  教学媒介上,对一些技能型动手类的知识,可以采用一些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这些媒介丰富生动形象,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计算机基本原理部分的讲解,也可以采用粉笔式教学。通过这些多种媒介的参与,让学生深刻掌握。
  4 强化实验和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否熟练,始终是本门课程学的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结合自编的校本教材具体可以安排如下的一些实验环节:电阻的测量、万用表的使用、拆卸和组装计算机、CMOS设置、FDISK分区的操作、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应用软件和驱动软件、DOS命令的使用、GHOST软件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查找和排除等等。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实验技能,任课教师先通过实际的操练,教师课堂上进行巡回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综合评价,完善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一门课程,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可执行的教学评价,也是这门课程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随着实验环节在本课程中的比例增加,课程考核应以理论教学、实验和作业等三个部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6 结语
  以上就是本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一些心得,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也得到学生的喜欢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开设本门课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开设该门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量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创造好的实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高峰.计算机组装调试和维护技术教学方法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5).
  [2] 廖冬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通信,2013(9).
  [3] 杜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案研究与实践[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 杨剑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11).
  【通联编辑:朱宝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31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