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追星现状及引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彭瑞娟 马金
摘 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追星方式和心态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了大学生辅导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的追星现状,并对其正确引导。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的大学生追星受互联网影响以及怎样利用互联网追星的,并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引导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追星 互联网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72-02
追星行为,并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在我国明代时期,江苏有四位才华横溢的文化人,每当这“四大才子”出门时,就会有支持者前来围观,支持者还会购买偶像的作品以表其爱慕和崇拜之心。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崇拜对象,可能是科学家爱迪生,也可能是民族英雄黄继光,偶像一词对于不同时代,不同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1 研究背景
大学生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样的特殊成长环境下,他们虽然是家里所有长辈的焦点,但是内心却是孤独和焦虑的,他们有着追求金錢至上的社会风气,却喜欢动漫保持童真。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的压力和空虚,其中一部分的学生就会选择追星,希望能找自己的精神支柱,实现人生价值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伴随着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追星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2017年8月4日CNNIC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7.51亿,手机网民人数达7.24亿,其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更是达到了5.02亿人数。现在的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还有大部分同学由于各种原因买了电脑,显然大学生占了我国上网人数的大部分比重。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追星的形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作为大学生辅导员,如何对会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追星行为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引导变得尤为重要。
2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追星现状
2.1 时间都去哪儿了
除了上课时间,大学生其余的时间安排都是有学生自己安排,加之,在如此嘈杂的网络环境下,追星的大学生会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加入偶像的粉丝群、时刻关注粉丝的行程;或者直接跑到机场接机;远赴省外城市听演唱会等的一系列的行为,都是需要大学生在追星的事情上消耗了大部分时间。甚至,有的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处理偶像的图片或者是剪辑偶像的视频、音频,哪怕剪辑到深夜也愿意。然而,时间是有限的,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看似自由,却有相应的课程任务和实习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平衡好学习和追星的时间。
2.2 生活费都去哪儿了
2017年9月根据人民网相关调查,国内大学生每月消费1212元,在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41%的学生能够满足日常消费。那么,对于追星的同学而言,每月需要的生活费将会更高。在某一社交平台上,一名叫“一直追星狗”的网友表示,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是1500元,然而他需要2500的生活费才能满足他的花费。原因在于,他在追星,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粉丝为了追星的花费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为偶像短信投票、购买偶像周边、看偶像的演唱会、购买视频软件会员、还有相关的商演和见面会。互联网时代的腾飞发展,使得追星的大学生放大了自己的欲望,面对线上支付出现,追星的大学生把所有的追星方式都变成了可能,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盲目花费自己的生活费,导致生活费紧缺,甚至有人会有大学生选择网贷。大学生为偶像消费的渠道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变得直接方便,追星的大学生如何合理的支配生活费和追星的费用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2.3 朋友和家人都去哪儿了
大学生是学生成长较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可以说他们的朋友圈变大了,也可以说是变小了,他们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还要开始接触社会,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既可能是来自于身边的同学、也可能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甚至是父母家人对自己期望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某些大学生会感受到自己的情感得不到朋友和家人的理解,在情感得不到宣泄的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选择追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把偶像设想的十全十美,偶像的人生是自己想要却得不到的人生。4G网络的覆盖,让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之中融入偶像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偶像身上,为偶像高兴、为偶像难过,对于他人的不理解也不在乎,渐渐的不再和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沟通。偶像毕竟是遥不可及的,即便网络拉近了大学生和偶像的距离,却仍然不能与偶像面对面,实际陪在大学生身边的还是家人和朋友。
2.4 自己去哪儿了
大学生追星是把自己的不能实现的人生价值寄托在偶像的身上,他们崇拜的也许是偶像的外貌、体育技能、文学天赋、歌唱天赋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追星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去模仿偶像的行为、外表,甚至是思想,这样过度追星的大学生逐渐迷失自我,甚至认为偶像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杨丽娟事件,想必很多人都没有忘记,杨丽娟失去理智的迷恋刘德华,不上学、不工作甚至都不交朋友,她的生活只有刘德华,但是对于偶像来说,他对所有的粉丝都是同样的,没有谁会更特殊。在当年互联网没那么发达的情况下,已经有杨丽娟如此疯狂的追星行为,更何况现在互联网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从起床到上床睡觉,大学生离不开互联网,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偶像的消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崇拜偶像的过程中更容易失去了自我,甚至在自己的未来、方向、前途和思想上都会有所迷失。然而,偶像的生活和大学生实际的生活是有区别的,即使完全模仿也不能与偶像的人生一样。
3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对追星学生的引导
大学生追星的行为是正常的,追星有利有弊,作为大学生辅导员一定要保持客观的心态去理解大学生,无论人类处于哪种生活环境都可能是需要一定的精神寄托,可以是身边的人,也可以是名人。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性,时间和金钱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支配权,朋友圈子的变化、思想的松散、社会的发展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着大学生,对于追星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冲击。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面对追星的大学生如何做到正确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3.1 时间管理
大学期间大学生离开父母,加上学校管理的自由化,大学生其实是“独立的”,独立的去支配着自己的时间,面对追星的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引导他们在学习、追星、课余活动、生活等方面合理的分配时间,做到真正的时间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习为重,学生在学习上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其次可以赞同其追星行为,但是追星时间不应该过长,不应该影响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追星也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效率效果,只有在确保学习和身心健康的情况下的追星才是愉悦的追星。互联网的高速快捷,更方便了我们了解和喜欢偶像,应该是节约了在追星这件事上的时间花费,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快速过滤信息,提高追星的效率。
3.2 生活费管理
大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勤工俭学、奖助学金等,无论哪种形式的资金来源都是有限的。作为大学应该学会在学校这段独立的期间内合理的配置有限的生活费:购买学习用品、日常吃饭、生活用品或者是追星花费等,相应的资金分配是需要大学生掌握的社会技能。更何况,现如今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资金支付不仅仅是现金支付,还可以通过网银、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为偶像买单的方式,更多是通过线上支付,所以,辅导员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正确引导大学生线上支付的自我管理,例如计算出每月日常所需的必要支出,然后合理的设置出每月为明星花费的最高限额,如果遇到演唱会这样的大额支出,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的方式实现。
3.3 学会沟通
大学在追星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对他的不理解也会造成大学生过度追星,加上互联网的发展让追星的学生变得“与世隔绝”。作为辅导员可以逐渐引导追星的学生多与家长沟通、多和同学交流,沟通是双方的,不仅仅追星的学生要逐渐打开心房,也需要学生的家长和朋友的努力,学会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学会沟通,就扩大朋友圈,才能开阔大学生的眼界。
3.4 理智追星
大学生辅导员对于追星的同学,应当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对于多种多样的APP,大学生的追星方式变了,辅导员也该与时俱进,了解大学生了的追星心态、方式、利弊,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全過程,才能正确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建议,让大学生不在追星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例如可以和大学生一起去了解他喜欢的偶像,理智的分析偶像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不适合自己的,有的放矢的追星,找到适合自己的追星方式,才是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追星,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不要过度的把注意力放在追星上,才是理智追星。
4 结语
追星,没有完全的对与错,是不能一票否定的,然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之中最珍贵的时期,对于追星的大学生来说,要理智的追星,除了追星,还应该有社团活动、图书馆看书、备考、占座等等元素组成,这四年的生活是多彩的。辅导员面对追星的学生既要尊重其行为,了解当前时代下大学生主流的文化需求是什么,又要端正大学生在嘈杂的互联网环境下的追星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 许颖楠,章礼强.网络粉丝群体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河北:教育教学论坛,2016(23):48-49.
[2] 孟令乔.粉丝文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
[3] 李彩丽.浅析文思文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湖北: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0):184-185.
[4] 张媚.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
[5] 刘深深.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