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杜健 施俊 刘晶晶

  摘   要:基于云计算技术和相关教育理论应用现状,结合调查发现:国内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典型问题,如管理方式、软硬件购置、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信息化发展意识不足、信息技术功能挖掘不足、信息化建设环境滞后,文章基于此提出了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技术性实现资源“池化”、优化信息技术环境等措施。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化;高等院校;智能管理
  2010年,王继成[1]概括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需求、目标和结构,并叙述了网络基础平台的设计。2013年,张连成[2]指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研究、实践涉及高校校园网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和发展中遇到并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集中反映了北京联合大学在完成北京市属高校数字校园师范校建设单位的建设和应用成果。通过中国知网设主题“教育信息化”词频并含“云计算”,设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2月,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找到798条相关文献资源,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如何凭借信息化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来保持竞争优势,建立云计算架构技术下的数字化校园,通过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去提高学校内部及外部事物的处理效率及能力,并创造一个资源共享、数据互通的校园教学、科研、办公的媒介平台,服务师生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环境是研究重点[3]。
  1    云计算
  中国云计算专委会定义云计算:通过管理、整合、调配分布于网络中各个地方的计算资源,在统一界面、同一时间为大量用户提供所需服务。依靠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非常快速地处理数万计甚至上亿计的信息,实现与超级计算机一样超大的效能,与此同时,用户可按照需要进行使用,实现让计算作为一种公用设施并按照需要获取的设想[4]。云计算最早由Sharon等在其论文《The Self-governing Internet:Coordination by Design》中提出,于2008年传播到国内。作为一种以服务为交付对象的IT资源使用模式,云计算的核心是“服务”,通常将云计算的服务机构分为IPS-3层,3层可以独立提供云服务,也可自上而下提供云服务。从下到上一次为云基础设施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处于云计算服务的最底层,将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器、存储等以服务形式提供给用户或上层平台。云平台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处于3层服务平台的中间层,通过软件开发和大规模分布式应用,将逻辑资源进行封装,形成封装的IT能力,主要面向的的软件开发者。云软件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处于3层云服务的最上层,是最常接触的云计算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运行的入口,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来使用或定制应用软件。
  2    应用问题
  2.1  高校信息化发展意识不足
  根据CNNIC截至2019年06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20~29岁网民占比最高,达24.6%。但我国部分高校管理者及高校教师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部分高校领导把信息化框定为计算机上网、行政办公的打印、制表、多媒体教室电脑的教学软件操作等,并未认识到“现时代”“云计算”“互联网+”等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转换教学成果更无从谈起。
  2.2  教育信息化技术功能挖掘较低
  国内部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仅停留在对信息技术基础功能的应用,教学模式单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没有有效融合,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信息技术在“云”时代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学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停留于多媒体,学校信息技术发展停留于多媒体硬件配套的更新换代,无法满足软件发展需求,尤其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处于第4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信息化技术发展更多地体现于软件应用方面。根据笔者对南京晓庄学院2 000位师生访谈、调查学校购置的各类软件结果显示:有17%的师生对各类系统仅停留于基本功能的使用。结合相关统计发现,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高校学科发展融合度不高,我国高校课堂目前仅有生活计算机学、数学建模等为数不多的新型与计算机整合的综合性学科。
  2.3  信息化建设环境滞后
  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校信息化建设之中,能够解决原来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不具有完全资源共享性、系统功能可扩展性等问题,但也存在应用缺陷,例如,高校信息化建设环境因素的制约是不容忽视,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的落后。南京晓庄学院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部分实验室建设标准较低、设备陈旧,滞后于软件运行标准和信息时代的硬件标准。校园网络建设不符合教育信息化的技术要求,网络带宽及服务器配置较低,校园无线网络的覆盖局限于学生宿舍,教学楼无线配置较弱,仍处于技术规划和建设之中。据调查,只有39%的高校单列信息化规划,45%的高校分散在总体规划中,16%的高校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37%的高校将信息化经费预算单列为全校统筹信息化预算,40%的高校纳入各部门分项预算中,23%的高校没有成文的信息化预算。
  3    解决措施
  3.1  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部以国家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为契机,成立了小雨信息化部级协调小组,建立教育部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起草了《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内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理论支撑,以统筹规划为实施策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意识引导,提高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科学、合理地建设信息化环境,学校领导在建设经费上给予专项支持,对涉及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科研項目给予政策鼓励和技术扶持。同时,加强信息化与各学院专业学科建设的协调一致,提升融合度,完善学科体系。在行政办公流程上,积极推动OA办公,对学校各项资产申请、购置、报修等程序均要求统一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于多媒体设备的报修、班车查询、课表查询、饭卡挂失、充值等可通过使用“校园APP”完成;对于学生成绩录入、修改、评阅、论文审核、实习审核等教学工作内容,均可以在教务信息网完成,十分方便、快捷。   3.2  技术性实现资源“池化”
  资源池化尤为重要,是为弹性服务和按需供应的基础。云计算平台能合理部署资源,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在高校信息化设施建设方面不能以买最新或最贵软、硬件为标准,应与软件更新相协调,以满足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为标准,科学地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在硬件设施维护方面,当高校众多的计算机需要安装或升级软件时,可以只通过操作其中一台机器进行软件的安装或升级应用,然后利用云计算平台登录服务器端更新资源,同步其他机器,再重启机器和相关服务后,就可达到更新系统资源的目的。
  利用云技术的大数据特性,根据高校教师、学生及行政人员的使用习惯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将大量免费的云服务产品,例Google云打印、云OA、腾讯云、百度云等与南京晓庄学院云計算服务器进行技术性结合,同时,接入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资源库,使得学生、教师及行政人员能够获取资源的范围扩大,由此实现校外更多资源获取途径。
  3.3  优化信息建设环境
  内外网域间出入的流量被称为南北流量(纵向流量),局域网内数据流量的传输被称为东西流量(横向流量)。传统网络流量主要由服务器对外提供的访问而产生,局域网内的流量传输数据较少。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提高了高校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标准。云计算提供基于云的服务是一种复杂服务,需要足够的网络流量支持,因此,增强网络系统横向传输的网络架构尤为必要。基于此,网络环境的改造首先应该对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其次,国内多数高校已经开始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宽带1 000 Mbps速率的主干网率和IPv6的新一代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教育网由过去的200 M,升级到1 000 M。在无线网络的建设方面,实现校园内全覆盖,国外无线覆盖率达到90%以上,我国高校无线网络覆盖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4    结语
  高校领导在正确开展工作、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不仅要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让高校教师兢兢业业地为校园信息化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也需要进行信息化技能的学习,培养信息化素质,为科学、准确地引导学校向着信息化发展找准方向,提升信息化发展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继成.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连城.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0,15.
  [4]蒋东兴,宓詠,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8):27-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