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软件定义网络在民航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烈瑜

  摘   要:软件定义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运营商和服务商的青睐。在互联网时代,民航系统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通信网络的高效支持。文章简单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现有民航通信网络,并尝试探讨民航通信网引入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民航通信网;段路由;网络架构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5G、云计算、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升级,为企业和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也给网络传输带来新的挑战。简化运维、挖掘潜能、快速灵活是新一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应运而生。自2006年斯坦福大学CLean State课题研究组提出以来,SDN不仅在Facebook,Google,Microsoft、华为等互联网企业中先行,而且在传统的金融、广电、基建等行业开始逐步投入使用。民航系统现有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的固有缺陷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而愈发成熟的SDN网络是当下热点,也为现有网络向未来网络的演进提供了发展思路。
  1    SDN的概念分析
  S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设计理念,其控制层和转发层完全分离,软硬件相互分离,控制层转移到其他设备而不位于网络设备中,提供统一管理和开放接口。放网络基金会(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ONF)定义的SDN结构包括3个层面,即转发层、控制层和业务层[1]。
  控制层基于软件实现,集中网络智能逻辑,负责网络的内部交换路径和边界业务路由的生成,并负责处理网络状态变化事件;转发层由网络设备组成,负责执行用户数据的转发,过程中所需表项是由控制层生成的,不具备自主性;业务层则由网络应用服务组成,开发应用,并根据需求修改网络转发行为。层间连接通过开放接口实现资源分配和网络服务的功能。
  2    SDN的特点优势
  传统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是分布在各个设备上的,为了有效管理各个节点的设备,提高运维效率,通常需要部署网管系统作为管理平面。此外,流量控制、路径规划、策略调整都需要通过网元配置实现。在大型网络系统中,这些配置维护措施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对于维护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如果各节点、各层级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家规范不同、操作界面差异较大、设备操作指令繁琐,运维要求将进一步提升[2]。
  传统网络的设备控制平面是封闭式的,不同厂家的实现机制不同,造成新功能的部署周期长,且固件更新、软件升级需要逐台操作,工作效率较低。一旦需求变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接入设备都需要修改。随着硬件技术愈发成熟,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网络环境中,灵活性、扩展性、可维护性和高稳定、高性能一样重要。
  SDN通过将控制、转发分离,集中控制器管理,摆脱底层网络设备的依赖,屏蔽底层设备差异。这种控制权是开放的,策略和规则是自定义的,更加灵活和智能。在SDN环境中,网络节点设备是自动化连通的,无需反复进行配置,只需定义简单的网络规则即可,亦或是通过编译方式进行修改,以获得更优的数据交换能力。一旦用户需求改变或者设备升级,只需要遵循协议,在控制平面进行简单修改即可实现数据交换连通,无需逐台修改设备配置参数。
  在流量控制方面,SDN更是具有明显优势。网络中有多种类型的数据业务而总带宽一定,当某一特定节点或时刻需要更多流量和带宽,连传统网络中往往不好处理。在SDN网络环境中,SDN允许规整流量,临时放宽某些业务的带宽,待需求减少时再恢复[3]。
  3    民航通信网
  3.1  民航通信网简介
  民航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2018年全国235个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为12.64亿人次,较2017年增长10.2%。“十二五”期间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3.6%,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长10.7%。为适应民航行业的发展速度,民航系统内的互联网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包括安全保障、运行生产、航班信息、旅客服务、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电子政务、监督管理等,覆盖全民航企事业单位和管理机构。这对传输网络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冗余及扩展性提出了新的需求。
  2018年起,全国新一代民航通信网正式开始建设,这新一代的全国系统网络由传输网、IP承载网和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承载网3部分组成,覆盖全国49个管理局,212个地方机场,31个航空公司,67个空管分局站和403个空管台站。其中,传输网是民底层物理传输网,租用运营商裸光纤和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MSTP)专线构建密集型光波复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和MSTP传输网中,提供传输通道,实现中继资源的调度及业务的综合传送;业务承载网构建在传输网,实现接入业务的有效承载。IP承载网承载航空安全保障之外的其他类民航通信业务,TDM承载网承载航空安全保障业务。
  3.2  民航通信网特征
  民航通信网络建设不能落后于民航行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强安全性,安全是民航行业的底线,任何人和事物不能越过这条底线,网络亦是如此,只有安全的网络环境、安全的业务隔离、安全的设备支持才能保障飞行的安全。(2)高可靠性,稳定可靠不仅是运维人员的追求,也是行业平稳运行的基础。(3)高冗余度,任何网络都不能保障自身拥有100%的正常率,而网络自愈能力和设备冗余能力则可以将风险降低。(4)经济高效,民航通信网络需要通过信息化实现高效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促进行业发展。(5)兼容接入,随着技术发展,接入设备将会越来越多,类型和需求也会更加复杂,需要有较好的扩展性,确保新设备可靠接入,經济便捷。   4    民航通信网SDN应用
  引入先进技术,提升现有民航通信网性能,是必然趋势。SDN作为新兴技术,具有一定的特点与优势,与现有民航通信网结合,可以提高网络性能,更好满足各类需求,SDN的引入具有如下优势。
  4.1  可靠的保障
  由于采用了统一的控制平面管理网络资源,当网络节点或者链路故障时,SDN能够快速修复,并重新分配资源,具有自愈能力。
  4.2  灵活的使用
  SDN提供开放接口,允许动态编程。工程师可以根据需要在底层物理网络上编程,分别为每个子网实现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灵活地提供上层服务。
  4.3  虚拟网络资源
  建立网络资源(带宽、存储、处理)池,物理拓扑抽象化,并形成抽象的逻辑网络,根据需求建立动态虚拟网络,满足各类应用的需求。动态规划资源,根据需求调整设备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其高效运行。
  4.4  兼容及扩展能力
  SDN屏蔽底层设备差异,软件化的业务定制利于新业务的快速部署和调试;控制与转发分离,利于硬件标准化,使得不同硬件支持相同软件,新接设备更便捷,扩展性也更好。
  4.5  关键技术SR的引入
  段路由(Segment Routing,SR)是基于源路由理念而设计的在网络上转发数据包的一种方法。SR将网络路径分成一个个段,并且为这些段和网络中的转发节点分配段标识ID。通过对段和网络节点进行有序排列,就可以得到一条转发路径。
  传统的IP数据包转发技术依赖于能以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地的IP地址。为了满足业务的低时延要求,出现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FRR)技术,为了满足专线业务的大带宽需求,出现TE技术,这些都是网络适配业务发展的表现。但是业务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的要求不尽相同。如果仍旧按照网络适配业务的思路,不仅无法满足业务的快速发展,而且会使网络部署越来越复杂,难以维护,解决思路就是SDN。SR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通过SR可以简易定义一条显式路径,网络中的节点只需要维护SR信息,即可应对业务的实时、快速发展要求。SR通过对现有协议进行扩展,能使现有网络更好地平滑演进;提供集中控制和分布式之间的平衡;采用源路由技术,提供网络和上层应用快速交互的能力;简化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控制协议,提供高保护率的FRR保护能力,具有容量扩展能力以及更好地实现SDN。
  5    SDN应用前景
  SDN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能够提升现有民航通信网的性能,为其提供有效的支撑,使得民航通信网络更好地促进民航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SDN通过控制和转发分离的机制,统一管理协议和逻辑,对网络底层设备差异性进行屏蔽,使民航通信网更加简单、高效,并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发生故障,便能快速、精准定位,并从逻辑层面对故障节点、链路、设备进行隔离,保障全网稳定运行、不受影响。
  SDN使民航通信网能够支持控制中心按需分配资源、动态规划流量,提高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年限、提高网络可靠性。由于底层设备差异化屏蔽,当新设备接入时,能够直接将其加入当前的统一管理中,使新设备快速融入并发挥性能。
  從民航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来看,民航通信以安全为第一目标,并不会直接使用较新的技术,然而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将SDN引入到目前的网络框架,应该是一个逐步改进的过程,而不是快速革新和颠覆。
  [参考文献]
  [1]张宇,胡紫,卢利锋,等.SDN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智能电网,2016(12):1229-1235.
  [2]董艳.浅谈我国民航通信网络发展[J].通信设计与应用,2017(9):81.
  [3]王茜,赵慧玲,解云鹏,等.SDN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方案探讨[J].电信网技术,2013(3):23-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