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用药及药后包装合理处置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农药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用药与药后包装合理处置措施,以期为农药的安全、高效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科学用药;农药包装物;药后处置
  中图分类号    X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120-02                                                                                     開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有了多种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化学农药防治具有迅速有效、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仍是控制病虫草鼠危害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如滥用乱用农药、防治技术不到位等,恶化了农田生态系统,而且农药使用后的包装物随意丢弃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乡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针对农药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以期为农药的安全、高效使用提供参考。
  1    农药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用药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少数农民不了解防治对象的习性,不分主次,对田间病虫害发生程度不能科学把控,盲目施药,造成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生产成本增加。同时,也杀伤了农田天敌,恶化了农田生态环境[1]。
  1.2    用药量过大,用水量不足
  在农药实际应用中,多数农民片面认为药量加大效果就好,因而造成农药施用剂量远远超过正常施用药量,而且用水量不足,直接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作物产生药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1.3    施药部位不正确
  每种作物的不同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部位不一样,有的在根基部,有的在中下部,有的在叶片或穗部,如油菜菌核病在根基部,稻飞虱在中下部,稻曲病在穗部。因此,应根据发生危害部位科学防治,确定重点喷药位置,提高防治效果。然而,农民在防治过程中恰恰忽视施药部位,以致达不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4    施药适期把握不住
  含山县植物保护站为第一时间将病虫害防治信息传至千家万户,采取了广播电视、网络、明白纸、手机短信及病虫情报等多种方式加以宣传,但是仍存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在防治过程中,防治适期把握不正确,或有农药经销商为追求农药销量随意夸大防治效果,误导农民,导致农民施药适期把握不准,影响防治效果。
  1.5    防护措施不到位,影响周围作物
  不同作物混种时,对某一种作物进行防治时,需要注意天气条件,特别是施药时的风力、风向,否则农药雾滴随风漂移到周围作物,易造成药害。目前,农田田埂上的杂草防治都是用灭生性除草剂,施药时由于不注意防护,常常造成田埂边作物药害严重的现象普遍发生。近年来,由于没有注意施药对周围不同作物的影响,防护措施不到位,含山县药害大面积发生。如稻田施除草剂对塘藕产生影响;施菊酯类农药影响桑树,造成蚕死亡等。
  1.6    错过用药期,造成危害
  农药在不同作物上使用都存在安全间隔期,有的农民不知所施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药后不久即采收,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农药在土壤中有一个自然降解的过程,若使用时间不当,易造成土壤残留量大,影响下茬作物正常生长。作物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如小麦拔节期、油菜蕾薹期使用除草剂易造成危害。
  1.7    个人防护不到位,造成中毒
  农民施药时,不穿长袖衫、 长裤,不戴口罩、手套等,缺乏基本的防护。有的甚至在施药期间抽烟,身体没有清洗干净即饮食,造成急性、慢性中毒[2]。
  1.8    药后包装物随意丢弃
  目前,农药市场的包装物主要有玻璃瓶、钙塑瓶、铝铂袋等。厂家为考虑用户方便,包装规格也越来越小。农民没有统一焚烧或掩埋处理农药包装的意识,药后包装物随意丢弃现象十分普遍。在农田、农舍周围、池塘、沟渠、道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农药包装物。这些包装物在乡村随处可见,是污染乡村环境的新污染源,且这些包装物在短期内难以自然降解、消失,势必造成乡村环境污染逐年加重。同时,有的包装物药后没有清洗干净,残留的农药也会造成二次中毒,在农村因农药包装物导致人、畜、家禽和水产品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重视农药使用后包装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防治,提高危害性认识,合理处置药后污染,是当前抓美好乡村建设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    科学用药与药后包装合理处置措施
  2.1    利用农民培训的机遇和平台,提高农民科学用药、科学处理药后包装物的意识
  中央为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素质,加大了对农民培训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力度,如近年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一系列农民培训的机遇和平台,介绍农作物病虫草鼠化学农药防治技术,使农民做到科学用药,提高农药防治技术到位率,确保防治效果。据了解,培训中关于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内容比较多,忽略了药后包装物处理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讲解[3]。因此,在今后的农民培训过程中,要重点讲解药后包装物对环境的影响和药后包装物的妥善处理方法,提高农民对药后包装物随意丢弃对环境侵染危害性的认识。   2.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农民渴望了解的植保信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现场会、明白纸等形式第一时间宣传到千家万户。强有力的宣传可以有效避免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误区,实现科学用药,确保防治效果。在防治信息、防治技术宣传过程中,积极宣传农药使用后包装物的处理方法,通过在乡镇街道、马路、农户墙体等人群聚集处悬挂横幅、标语等,宣传包装物丢弃对环境的危害性,使农民学会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增强农民对包装物回收的自觉性、主动性。
  2.3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将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
  在用药防治的关键时期,农业技术人员应深入到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指导户、结对帮扶户的田间地头,实地查看病虫草情,因地制宜,指导农户科学用药防治;把适应、简便、易操作的药后包装物处理方法传授给农民[4]。做好跟踪技术指导与服务,提高防治技术到位率,保证防治效果。将科学用药防治知识和包装物回收处理方法落实到田间地头。通过科学用药与合理处置药后包装物示范户和典型户的引导,辐射带动周边农户,逐步推动整村覆盖、整乡覆盖。
  2.4    大力推进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是解决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一家一户病虫防治难的有效举措。本着“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指导思想,鼓励种植大户、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这一行业。实践证明,实施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不仅能减少施药次数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防治效果,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也便于药后包装物的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减少包装物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2.5    企业参与配合,改小包装为大包装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步伐的加快,規模经营面积逐年扩大,传统的农药小包装已不再适应新的农业生产形势。农药包装改为大容量包装,也为企业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带来下降的空间,直接减少种植户生产成本;同时,大容量包装也便于药后集中收集、回收统一处理或回收再利用。农药生产企业应转变理念,在包装物选材上考虑新的替代品,方便药后包装物的处理。
  2.6    制定优惠政策,统一规划布局
  农药使用后包装物随意丢弃,给乡村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但现阶段我国对包装物的回收、处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安徽省实施农村“三大革命”创建,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出台或制定方案。模式上有“户集、村收、镇运转、县处理”“户分类、村中转、镇集中、县处理”等。2018年,各地结合农药经营许可证审查发放,在农药经营户设置农药包装物回收点。目前来说,社会关注的是回收,配套处理工作滞后,没有明确的参与企业及措施。
  就政府层面来说,除了做好危害性、回收方法、处理方法等宣传工作外,还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生产企业、农药经销商、农民和其他组织参与这一公益事业,摸索出一条有效回收、处理的好举措、好途径、好方法。开展药后包装物回收和处理过程中,设置的收集点、处理点要统一规划、布局。分片设置收集点,以村民组或村为单位统一收集、统一送到处理点,收集点的设置要求经济、适用,以方便农户主动投送。
  3    参考文献
  [1] 王佳新,李媛,王秀东,等.中国农药使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7,13(2):56-60.
  [2] 李文星,黄辉,李好.我国农药使用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5,36(8):1-5.
  [3] 魏欣.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4] 郭鹏飞.西安市化学农药安全使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9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