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发展思维”目标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传娣
摘 要: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体现,很多中外教育家总是把对学生的思维培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训练思想(维)”。回顾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史,人们对思维培育重要性的觉悟是很缓慢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从“逻辑教学”到“发展智力”再到“发展思维”,实现了认识上的2次飞跃。近几年随着语文新课标的出台,思维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新课程标准将“发展思维”确立为课程理念,正式将其列入课程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科学定位标志着语文课程“发展思维”正走向一个认识自觉的新阶段。该文通过对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关于思维“词语”的统计,进行纵横向的分析,更加清楚地了解语文课程文件中对于思维发展的具体要求,以期一线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发展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件 发展思维 课程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87-02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开发智力对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性,1986 年“发展智力”一词正式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开发智力成为当时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1996年的教学大纲强调“ 要重视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中,共17次提到了“思维”,说明将语文思维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新课程的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语文思维为编写依据的理念。以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必修为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分别侧重于对应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思维。按照语文思维的体系编排课本,打破了过去以教为主的文选式框架,遵循了以学生的思维为主的学的思路。从语文思维与必修教材内容的对应上看,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要依靠对语文思维的良好培育。新课标也对学生的思维做出了详细说明: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层次提出,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应该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而在课程总目标中,则提出发展语言能力与发展思维能力并重,二者必须同时发展;在新课标实施意见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要借助思维能力,开发创造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
该文所研究的关于思维的词语主要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5类。下面是关于这5类词语的比较分析,并且通过分析得出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几个词总体来说都跟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判断”和“推理”是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而“分析”和“综合”是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推理和判断之间的关系为判断是推理的组成部分。其中分析和综合是相对的两个概念,分析是化整为零,以便细致地找出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而综合恰恰相反是化零为整,把已有信息整合归纳,对整件事情做了整体的把握,然后做出调整。两者具体来说就是思维的两种方法,只有交替使用对思维才会更有利。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才能够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实现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提升,最终实现思维的发展。
1 关于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的关于思维词语的整体分析
以建国以来的语文课程文件为基础,对“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5类词在课程文件中一共出现了1123次,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其中小学语文大纲中出现了546次,中学语文大纲出现了285次,在语文新课程文件中出现了292次。
总体来说,思维词语出现的高频率正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文件对于发展思维的重视,而语文课程文件也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也得以体现,3个文件中在小学语文大纲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更是说明了国家对于发展思维与智力在基础教育上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对于思维发展的重视也丝毫没有减少,语文新课程中出现的次数仍然是相当多的,语文课程的性质,即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也更加凸显出来,而关于思维能力的词语的变化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提出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2 关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横向研究
关于思维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认识的5类词语的横向研究,主要是通过对5类词在学段的研究,来了解这5类词在各个学段上的分布情况,从而明晰语文课程文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
研究发现,建国以来的语文课程文件中,总数占据第一位的是“认识”一词,认识出现最多的学段是小学,出现了363次,远远高出了同阶段的其他4类词;中学阶段和新课程文件阶段出现次数相同,均为77次。“分析”一词总共出现了353次,在5个词的数据中总数占据第二位。在小学阶段有127次,而到了中学阶段增加到了147次,在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15次,高中階段64次。“综合”的出现的学段分布特别不均,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分别为45次和18次,到新课程文件阶段,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判断”和“推理”出现的次数比较少,尤其在新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出现次数特别少,判断只出现了4次,而推理甚至都没有出现。其中,推理在4类词中出现次数最少,相对来说在中学阶段的课程标准中出现次数最多,出现了14次,而总数仅出现了22次。“判断”同样出现在中学阶段也是最多,共有29次,而之后的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中骤降,只有4次,到新课程文件中的高中阶段数量又上升为16次,是义务阶段的4倍之多。 数据显示,总数最多的是“认识”,共计517次,最少的是“推理”,共计22次。而有关于思维的5类词语出现次数最多的学段在小学阶段,其次是中学阶段,出现最少的在新课程文件义务教育阶段。而折线圖中我们也清楚地可以看到各个词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文件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综合”,共出现了109次;出现了中学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分析”,出现了147次;小学阶段出现最多的词是“认识”,出现了363次。
3 关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纵向研究
对于思维词语在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中的纵向研究,也就是通过从建国以来的各个课程标准颁布的时间为点,对其5类词进行时间纵向上的追踪研究,以此来探究思维在课程标准中时间上的变化。
“分析”一词在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以及《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出现次数最多,共有143次;“综合”在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了40次;“判断”在1980年《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出现次数最多,共出现了9次;“推理”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出现最多,共出现了6次;而总数出现最多的“认识”同样在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以及《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出现的最多,共出现了379次。
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制成图表发现这5类关于思维的词语从建国以来都较为平稳地呈增长的趋势,并在1956年关于思维这类词的出现达到了高峰,出现了379次。尤其是“分析”和“认识”,都以最高频的出现率出现在了1956年的这两部语文课程文件之中,随后出现的几个小高峰分别是在1955年,关于思维的词语出现了116次;1986年出现了70次;1992年出现了40次以及2001年共出现了80次。时间间隔较为平均,由此我们看出,对于思维的认识我国一直在不断研究重视之中,并通过平均五、六年沉淀认识,再一次以新的、更精准的目标和要求体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中。我们更能通过此次数据的分析得知,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性、准确性以及严谨性,它不是随随便便制定出来的,而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社会进步对语文学习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不断进步,具有先进性和客观性。
根据以上对于建国以来语文课程文件关于思维的词语的研究,我们足以见得语文课程文件对于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首先发展思维的理念,准确地体现了语文素养的内涵,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养就是指他所应该具有的语言素养、维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其次将“发展思维”确定为课程目标,正确地体现了思维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课程文件的不断更新,最新的课程文件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准确地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基本关系,将过去的逻辑思维、发展智力定位于发展思维,并列入了课程目标,而发展思维的教学实施,对落实目标,进行思维教学与评价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在“发展思维”问题上,从目标确立到课程实施都实现了时代的新跳跃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发展思维”确实是语文课程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广大语文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相信通过新课程的积极实验,通过对一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新课程标准一定会日臻完善,最终建构起符合母语特点的科学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
[2] 武永明,卫灿金.语文课程标准“发展思维”目标与实施的科学性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6):10-14.
[3] 邱兼顾.语文课程标准“回归”现象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2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