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院—系”联动的分层次创新创业型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小苍 陈琳红

  摘  要:该文针对当前在地方大学中大学生双创教育(创新创业型教育)出现的“校—院—系”三层定位不明确、分工不具体的困境情况,提出了建立“校—院—系”联动的办学框架,并在此体系中运用4层框架模式开展分层次教育。把创新创业型教育拆分成专业型教育、比赛教育、创新型教育、创业型教育4个层次,与多层次、分类别进行,从而建立创建金字塔式双创教育模式,积极调动专业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校—院—系”联动  多层次教育  双创创业型教育  金字塔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39-0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大)鲜明提出,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国社会生产力跟整体国力的战略支持,必须要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一定要坚持走中国国情的自主革新之路,用全球视野来谋划跟推动创新,积极提升原始型创新、集成型创新和吸收再创新型能力。
  1  研究现状
  1.1 实践教学内涵与理论的探索
  张英彦(2016)强调了基于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实践教学理论基石。张放平(2017)以管理视角分析了实践教学中抓好观念转变、学习条件建设、体制与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努力。
  1.2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
  罗梅娟(2018)在讨论大学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强调了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4个基本原则,其中重点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监控。
  1.3 实践教学困境的探索
  张余华(2017)等人对经管类本科专業高等教育现况与困境展开了分析,并以此基建立了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详细地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管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经验。
  2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实践教学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当前仍然存在的很多突出困局。
  (1)当前授课内容与教程体系适用不了科技进步跟企业技术转化的挑战。大数据、智能化跟“工业4.0”新时期的到来,需要行业企业转型提升,强调创新以及集成和数据整合,完成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转变。可是,现实社会中经常是企业招不到满足需要的大学生,同时大学毕业生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这跟当前授课内容跟教程体系脱节于新时期发展有着紧密关系。
  (2)当前社会各界与各类大学对创新创业型教育认知的有限性跟功利性困局。大众创业或万众创新要求社会各界与大学的积极支持,可是,就业水平考虑、新兴创业条件支持等问题,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推进构成了一定阻碍。
  (3)教师观念、结构与能力的不匹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师资。可是,当前许多大学老师在创新意识、学历发展、思想观念、授课能力上还不能与它们完全相匹配,在授课中一般重视知识传递、传统模式的理论授课,而对创新型和实践教育重视不够。
  (4)现有优秀科技资源和科研平台的对外开放度较少的困局。大学和科研单位拥有优秀科技资源和实践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在科学研究中起着了重要作用,可是对大学人才教育的开放程度和贡献率非常不足。从根本上看,主要可能是授课和研究的深度融合不是很强,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运用于人才教育过程中。
  3  分层次、分阶段方式的创新创业型教育模式
  建立“校—院—系”联动运作框架,根据它们自身的定位,做到职责和责任清晰,推行多层次、多阶段模式开展双创教育,进而推进双创教育的积极发展。
  3.1 专业型教育
  专业型教育以专业系部为立足点、着力于不同学科专业、寄托于专业老师,以整体大学生作为培训对象和授课主体。不同专业系部开设创新实验班,不同专业遵照学生数量设立1~3个特色班级。创新实验班的筹资来源通道主要包括授课实习计划、实验室发展日常耗材和专项经费。同时实行导师制,给各个学生设置专业导师,给其在学科实验室中进行的不同学术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
  3.2 比赛教育
  比赛教育以学院为单位分配资源,重点开展针对各学科专业比赛的教育。大学生各类科学技术比赛不仅直接提升了大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分析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又可积极地影响大学生双创人才教育规划,大力推动专业教程的革新,进一步使大学生们适应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需要。
  3.3 创新型教育
  创新型教育基于各个大学的不同学院平台,遵照不同学院、各个学科专业导向,从优秀大学生中挑选出高端人才,实行有针对性、多方位的创新型培养。创新型教育不仅需要在思维方式、实践模式上进行创新培养,更多的还要求在不同学科专业前提上进行实质性的培养内容。由大学的校级单位把相应的创新培养(思维培养方面)老师队伍与院级的专业老师团队相一致,在创新型培养中创新思维培养老师与专业培养老师一起构成导师团队,给所有学生安排两个导师,切实做到创新型培养与专业型培养、比赛教育的积极融合。
  3.4 创业型教育
  创业型教育要求对不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更强,对不同大学所提供的授课和研平台环境需要更为苛求,对大学所能供给的不同培训、指导的服务需要更高。当前中国教育部、不同地方政府都特别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型培养。当前比较主流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包括教育部推广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需要不同大学做好“校—院—系”一起联动,开展职责分工、角色定位,安排好不同的工作,进而将创新创业型教育分解细化到大学的不同机构部门、不同专业老师、不同培养老师。使优秀的创新成果得以转化,把创新团队上升导创业团队,直到与市场对接,教育一批拥有成为企业家潜质的高端高素质大学生创业人才。
  3.5 “校—院—系”联动机制
  在4层框架的全球层次培养前提上,各校、院、系三者遵照自身特色,清晰定位、确定职责、分工合理,进而建立联动机制,推进双创教育的积极激励用途。(1)专业系部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不同的专业型教育。(2)学院一级起到承上启下的用途,一是要组织协调好自身学院内部不同系部的授课安排,还要协调好与不同校级单位之间的沟通。(3)校级机构在框架中主要起到资源整体调配、与市场挂钩或对外谈合作等作用。最终教育出专业熟练、具有创新性精神、勇于尝试创业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华.如何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四维联动”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2016(8):23-26.
  [2] 王琳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2(12):6-12.
  [3] 蔡杰,韦维.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7(4):21-28.
  [4] 刘丽,朱晓林,马晓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4):9-13.
  [5] 李升和,周金星,许雪萍.专业基础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15-21.
  [6] 宁静峰,姜妍.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作平台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8(9):7-11.
  [7] 曾国强,吴刚.联合实验室培养电子类卓越工程师模式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