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临泽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农业是受气象条件影响最直接的产业,气象为农服务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临泽县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探讨了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建议及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问题;发展对策;甘肃临泽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19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其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尤其现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大、单产高、受灾害影响损失更大,因而对气象信息和防灾减灾措施的需求则更加全面。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重要方面,承载着服务农业和促进农业发展的重任[1]。近年来,临泽县气象局利用行业自身优势,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科学指导农村防御气象灾害,为农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文根据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体系和现代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了临泽县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设性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1    临泽县简介及气候概况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总面积2 729 km2,总人口1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是著名的中国枣乡,也是全省肉牛、蔬菜、粮食产业大县和首批1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
  临泽县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春季至夏初有风沙、寒潮及晚霜,夏、秋季有雷阵雨、大雨和暴雨,秋季有较强的降温天气和早霜冻,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3 ℃,极端最高温度39.1 ℃,极端最低温度-29.1 ℃;年均降水量113.5 mm,年均蒸发量2 073.7 mm,年均日照时数3 042.3 h;灾害性天气较多,全年无霜期179 d,一般多盛行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9 m/s,最大风力十级,最大冻土深1.19 m。
  2    临泽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临泽县气象局始终把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作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积极围绕“设施农业+特色作物”的生产模式,构建气象为农服务平台,确保优质农业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为当地发展精致农业、特色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2.1    气象预测、预报、预警水平提高
  近年来,全县15套区域自动站及1套土壤水分站的建立使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升,天气预报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化发展,气象服务于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2]。尤其是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整合实时农田监测数据,进一步提高了关键农时异常天气、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精确化水平。制作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再通过微信、钉钉、网络、短信等多种渠道传播至农户手中,进一步强化了直通式气象服务。
  2.2    决策性气象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机制,在精确发布预报预警、及时进行气候预测、发布各类天气实况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实现气象服务材料获取手段现代化,及时、有效地给党政部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材料,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使气象灾害防御逐步纳入到地方工作体系,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
  2.3    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加快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三个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村入户等工作,通过协作联动及时、准确地为农户提供气象服务。
  2.4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逐步推进
  整合实施防灾减灾、农业技术等相关政策法规,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研判天气形势、发布预警信息、收集灾害实况。不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能力建设,充分开发利用云水资源,进一步把握气候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发生频率、强度变化的关系,由单纯的农业抗旱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涵养、水库蓄水、森林草原防火灭火等重大社会活动领域发展,彻底改变农业“靠天”的被动局面,掌控抗灾、防灾的主动性。
  2.5    气象为农服务部门联合协作进一步深化
  加强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作用,摸清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信息交换和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开展会商、调查等气象服务产品工作,积极服务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针对设施农业和特色作物的区域分布、产业布局等资料,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逐步建立分品种、分区域的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网络,实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
  3    氣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當地经济条件制约,农民对气象灾害危害的认识程度不够,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同时,不断深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气象部门提供的单一服务产品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二是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仅靠气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由于与多部门联系合作的机制尚未健全,所以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力度。三是部分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民通讯水平落后,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有限,不能在有效时间内接收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其成为防灾减灾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四是经费投入有限,气象部门的人员及设备无法满足为农服务需求。由于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且技术能力有限,因而在提供农业气象服务时较为被动。
  4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建议及发展趋势
  4.1    气象为农服务领域多样化
  加大科研力度,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提高气象预报的网格化、精准化水平;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积极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要求,满足不同农时、不同农户的个性需求,实现气象服务产品从“普适性”向“个性化”转变、服务提供方式从“普发型”向“直通式”转变;在相关农业项目实施前开展论证,确保精准对标服务。同时,还要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评估报告以及农业保险理赔气象标准制定及认证工作。
  4.2    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服务能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今后,农业气象资料信息获取上更注重现代化监测,通过相关业务平台及软件的应用,打造综合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为农业提供更高效的气象服务。同时,要提升基层气象为农服务整体队伍综合素质,强化教育培训力度,发挥骨干力量,明确基层气象工作者的奖惩方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保证队伍的稳定性。
  4.3    优化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夯实农业气象观测基础,健全、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针对不同地域农业气象服务重点,构建精简、高效的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继续拓展服务领域和拓宽发布渠道,增加气象为农服务方式,开展现代农业特色服务,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零距离的气象服务,推动气象服务融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及对农民进行相关气象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农业自救、互救能力。
  4.4    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气象为农工作
  加大政策措施宣传力度,让政府及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乡村气象服务示范点的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志愿者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同时,加强气象灾情和气象为农服务效益宣传,努力扩大农业、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气象为农服务项目建设中。
  5    结语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的支持和保障,广大气象服务工作者应始终将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方向[3],认清气象服务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辐射作用,发展面向新型农业的服务模式,切实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提升保障水平,真正发挥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巨大效力[4-5],为改善临泽县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6    参考文献
  [1] 刘志鹏,孙奇,毕明林,等.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52.
  [2] 张艳丽,张红军.当前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北京农业,2015(25):152.
  [3] 赵学东,赵凯迪.安阳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5):187.
  [4] 邓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7924-7926.
  [5] 王冰,林修栋,刘君秀.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探析:以山东烟台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89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