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自然资源部成立标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进关键一步,对自然资源一体化管理综合型和专业型人才提出了新需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直为国家社会培养输送城乡规划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分析该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根据新时代对人才需求提出专业教学改革建议,从而进一步促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自然资源部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人文地理 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2.024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nistry System Reform
  XU Y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marks a key step forwar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new demands for comprehensive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major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has been training and delivering high-quality talents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national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he majority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this major,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alents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ining level of talents in humanities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Keywords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human geography;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人文地理與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专业口径宽、专业内容多,创办该专业的院校也多。[1]2012年教育部将其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旨在向社会输送一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复杂难题。[2]然而大多数院校对于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目前仍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针对性弱等问题。[3]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建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正式成立,将自然资源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决定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高度,[4]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结合国家部门及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该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代码:070502)是理学下的地理科学类的规划专业,该专业更应该重视人文地理思想对城乡规划的指导作用,地学思维有利于从宏观的角度系统分析城乡区域的问题,提出规划方案,教学课程主要是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等。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共性较多的专业主要有城乡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城乡规划是工学下的建筑类的规划学科(代码:082802),该专业采用工程教育模式,主要重视培养规划设计表达能力,[5]教学课程主要是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土地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下的公共管理类下的专业,其代码为120404,该专业培养土地资源管理能力,教学课程主要是土地资源学、土地生态学、地籍学、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史学、土地信息学、土地利用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评价学等。[6]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共性在于城乡规划设计方面的重合,然而区别在于规划方法更加侧重于地理学思维与方法;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共性在于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然而在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2 新时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新需求
  现有的人才队伍无法与新成立自然资源部新职能相匹配,自然资源部已启动人才工程计划,亟需自然资源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土地、地矿、海洋、测绘、林草、城乡规划、水资源等部门人才。同时,新时代背景下,区域和城市发展问题日趋复杂,“多规合一”、“国土规划”、“大数据”、“海绵城市”等新兴课题不断涌现,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
  3.1 加强学生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认知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普遍对专业的认知程度较低,理不清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如城乡规划专业的区别,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主观能动性差,致使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较弱。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对学生开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导学课程,提高学生对专业培养定位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学习计划,强化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3.2 构建立体结构教学课程体系
  三维立体结构体系是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和实践课程所组成。[7]基础课程主要指公共必修课、核心课程主要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相关课程主要指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实践课程即实践实习课。不同高校课程所占比重不同,已有研究显示综合型院校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占比高,所学知识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农林院校实践实习课占比高。高等院校应该重视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我学习、获取知识能力。专业教学应按照采用“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7]在自身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师资资源,尽可能的增加专业相关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分流培养的目标。
  3.3 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类、技术方法类、城乡规划类、资源管理类。不同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已有研究表明,地理科学类在很多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比例较高,体现了其地理思维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而以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其专业课程设置在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其他更多的是城乡规划类,在资源管理类和技术方法类的课程占比较少。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尽可能在技术方法类、城乡规划类和资源管理类分别设置相关课程,增加专业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同时,专业课程设置要考虑时代和社会的新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增添自然资源学、国土规划、多规合一、大数据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等新兴课程。
  3.4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对实践要求高的应用型专业,高校应该在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中加重对实践实习课的比重。实践实习课主要包括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对于城乡规划类教学课程,学生应该从实践中反复练习,达到规划设计能力的目标。教学实习一般由学校组织实施,应该考虑联合社会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同时,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课题中,在高年级开展导师分组引导制度,鼓励学生走进企业与社会,开展生产实践活动。
  3.5 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进
  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是落实专业培养教学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课程讲授内容必须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配套新教材,在案例中讲述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从注入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不断创新教学新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改变教学中讲授、讨论和练习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學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带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和热情;邀请社会相关专业人士给学生讲课,将实践带入课程;离开教室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讲课,展开面向社会的开放式教学,教育学生从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用理论知识解释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大部制改革方案通过并实施,社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需求发生的变化,对于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既面临的机遇,也并存着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应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自我学习的能力;其次,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自身专业定位,结合三维立体结构课程体系,关注国家和社会新变化,与时俱进更新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在学校自身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开设相关课程,实现学生分流培养的目标。同时,加大学生的实践实习的培养,改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2] 张军以,苏维词,李孝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17.4(35):19-21.
  [3] 张璐,et al.,业更名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15(2):88-92.
  [4] 彭开丽,胡伟艳.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19(02):61-65.
  [5] 罗萌.MHP—CDIO模式下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分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8):767.
  [6] 陈龙高,et al.,基于土地科学学科内涵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04):16-19.
  [7] 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7-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16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