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汾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对促进“三农”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汾阳市农林牧业、小杂粮产业、核桃产业进行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了汾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林牧业;小杂粮;核桃;现状;对策;山西汾阳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231-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总面积1 179 km2,耕地面积5.5万hm2,农业人口33.3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 289元。汾阳市以“杏花村汾酒第一村”“中国小米之乡”“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而驰名中外。
  1    基本情况
  1.1    区位优势
  汾阳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 423 m,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多风干旱,回暖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漫长,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7 ℃,年降水量467.2 mm,年日照时数2 637 h,雨热同步。地力基础好,土壤pH值适中,坡地、沟地交错。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良好的农业种植基础。
  1.2    农作物种植种类
  汾阳市农作物种植以高粱、玉米、谷子为主。有木材林、经济林和天然牧坡4.5万hm2,森林覆盖面积达2万hm2,森林覆盖率27.5%,其中有果木树145万株,以核桃树居多。2018年,汾阳市粮食播种面积3.9万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37万hm2、高粱种植面积1 160 hm2、秋杂谷物种植面积400 hm2、豆类种植面积1 200 hm2、油料种植面积93.3 hm2。
  2    发展现状
  2.1    农林牧总产值情况
  由汾阳市农林牧总产值现状(表1)可以看出,目前种植业占比较大,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走高效益、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模式。畜牧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占比较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水平。林业在农林牧总产值中占比较小,长期乱砍滥伐、毁林开矿造成土地沉降,可用耕地面积减少,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加剧。
  2.2    小杂粮产业情况
  汾阳市谷子生产优势区主要包括峪道河、杨家庄、贾家庄、栗贾庄、杏花、三泉等7个乡镇的143个村,谷子种植面积约1.6万hm2[1]。高粱生产优势区主要包括贾家庄、肖家庄、冀村、阳城等7个乡镇的126个村,种植面积近2万hm2。2018年谷子总产量2.13万t、总产值9 585万元;高粱总产值10万t、总产值2亿元。
  高粱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单宁等多种成分,是酿酒的最佳原料。据统计,汾阳市近年来白酒总产量达8万t,高粱总需求近20万t,而实际上种植面积仅4 000 hm2,总产量2.4万t[2]。随着白酒产业园区的建成,高粱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大,现有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规模化开发高粱生产已是势在必行。
  2.3    核桃产业情况
  汾阳市是“汾州核桃”中心产区,优越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汾州核桃具有个大皮薄、种仁饱满、色泽鲜艳、入口香脆的优势。其种植历史可追述到汉代,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18年汾阳市核桃栽培区涉及10个乡182个村,种植面积达3.67万hm2,其中结果株数249万株,产量达5 500~6 000 t。近年来先后建成杨家庄、三泉、栗贾庄、峪道河等8个万亩连片核桃基地,80多个栽植33.35 hm2的规模村[3]。
  但是由于汾州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实生繁殖,导致了品种杂乱、良莠不齐、产量低而不稳,在产业化发展中还存在发展速度缓慢、造林规模较小、管理粗放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核桃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引进优质核桃品种,把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嫁接在现有核桃树上,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高接换优将是今后核桃产业发展的重点。
  3    发展对策
  3.1    進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种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政府应大力扶持特色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整合资金,加大投资力度。
  第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龙头企业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实行规模化、科学化生产,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点,提高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创造出竞争力较强且具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第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土地合理流转,防止土地遭到破坏。其次,要根据汾阳的气候特点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汾阳市人多地少的这一实际情况,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并引进优质新品种,提高粮食单产。
  3.2    围绕优势产业,突出特色产品
  基于汾阳市小杂粮生产现状,汾阳市政府应围绕优势产业,突出特色产品,打造优质品牌。建设优质小杂粮生产基地,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度,形成以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谷59号为主导的谷子深加工优势产业[4]。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大力引进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小杂粮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培育名牌产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汾阳市已有汾州香等一批精深加工企业走在市场前列,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依托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和汾阳市白酒产业园区,实施优质高粱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市高粱种植规模扩大。进一步改善土壤肥力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加大投入,推广良种,提高单产,使汾阳市高粱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高。充分发挥示范骨干、辐射带动作用,使全市高粱生产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3    建立核桃产业园,大力发展林下养鹅产业
  汾阳市应建立核桃品种采穗园,规范核桃苗木市场,做大做强“汾州核桃”。采穗园品种要纯正单一,1个采穗园培育1个品种,从源头上保证核桃品种的纯度[5]。此外,目前许多核桃品种混杂、树龄大小不一、栽培模式多样、产量低,这些都给核桃种植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利用高接换优技术,改造低产林,建立高标准核桃产业示范园。在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下手,挖掘潜在经济价值,拉长核桃产业链条,逐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带动核桃产业标准化、产业化。
  林下养鹅是一种生态养鹅技术,充分利用林间空地和林荫,让鹅在丛林中自由采食。林中环境好、活动范围大,“生态绿色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鹅粪富含氮、磷、钾等,是优质有机肥,可使土壤疏松、肥效持久,还可促进林草生长发育,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生态系统。鹅在林中自由活动觅食,采食幼嫩草,节省了农药和人工除草费用,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汾阳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鹅,提高林上林下经济效益,生产鹅蛋、鹅肉、鹅肝等绿色健康食品,走出一条“林牧结合,长短互補”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发展林下经济,既增加了林业附加值,又实现了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转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6]。
  4    参考文献
  [1] 刘振钰.汾阳市优质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2):27.
  [2] 王金耀.汾阳酿酒高粱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2):11-12.
  [3] 王翠萍.汾州核桃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75
  [4] 郭海琴.汾阳市小杂粮生产基地建设原则及内容[J].农村经济学,2016(14):399.
  [5] 上官向阳.汾阳市核桃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山西林业,2017,4(2):16-17.
  [6] 李季.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鹅[J].当代畜牧,2014,9(2):25-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27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