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持续干旱与高温天气对洪泽地区河蟹养殖的影响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2019年5—7月干旱少雨,7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使洪泽地区河蟹池塘养殖和围网养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老子山和西顺河两地灾情较重。本文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河蟹养殖的影响成因,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当地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蟹;养殖;干旱;高温;江苏淮安;洪泽区 中图分类号    S966.16        文献标识码
  淮安市洪泽区是中国十大名蟹——洪泽湖大闸蟹的故乡。洪泽区自1990年开始人工池塘河蟹养殖,年約养殖面积为6 667 hm2,占整个水产养殖面积的3/4,河蟹年产量达5 100 t,河蟹年产值达9亿元,占渔业总产值近9成。2019年全区河蟹养殖8 000 hm2,其中滩涂围塘养殖近6 667 hm2,稻田和内陆池塘养殖约1 000 hm2,围网养殖不到3 340 hm2。滩涂围塘养殖主要集中在老子山镇,养殖面积4 667 hm2,占全区养殖面积的58.3%,围网养殖全部集中在西顺河镇。自2019年5月以来,干旱少雨,7月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河蟹池塘养殖和围网养殖均受到危害,灾情较重。因此,分析河蟹产生灾害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供河蟹养殖户参考。
  1    干旱高温天气实况
  自2019年5月以来,洪泽区持续干旱少雨,3个月总降水量为190.4 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6成,为1961年以来仅次于1967年、1994年的第3低值年,加之淮河上游来水偏少,洪泽湖水位持续下降,7月30日洪泽湖水位下降到11.24 m,比死水位低0.06 m,水域面积仅900 km2,不足正常水位(12.5 m)水域面积2 069 km2的1/2。
  7月21日出梅后,洪泽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7月23—25日、28—30日连续高温,从而暴发高温热害。老子山镇位于洪泽区最南边,高温持续时间明显比其他各镇长,极端温度更高。自7月21日就进入高温,并持续到7月31日,其中7月23日、24日、29日最高气温均超39.0 ℃。当气温达35.0 ℃时,河蟹停止摄食,进入休眠状态,蜕壳期延迟。CHEN X等[1]和张旭晖等[2]研究表明,当高温天气持续3 d后,就会产生高温热害,河蟹出现死亡。与湖水紧密相联的滩涂围塘和围网养殖在干旱和高温双重打击下灾情更严重。
  2    河蟹灾情
  据洪泽区老子山、西顺河2个镇政府统计,老子山镇有700余户河蟹围塘养殖户,2 000 hm2区域出现死蟹,死蟹近120 000 kg,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其中有30户近53 hm2绝收。西顺河镇有149 hm2围网养殖因湖水下降而失水绝收,151 hm2因高温干旱减产20%;出现死蟹89 400 kg,直接经济损失约536.4万元;另外各类鱼类死亡335 250 kg,直接经济损失335.25万元,151 hm2因高温干旱减产直接经济损失127.7万元;水产养殖共计直接经济损失999.35万元。全区其他池塘鱼蟹未见大面积死亡,只有零星死亡。
  在老子山河蟹养殖区,调研人员看到连续干旱高温天气使湖水比正常水位后退近300 m,蟹塘水质普遍变差,蓝藻、绿藻发生较重。有些蟹塘水草很少,水体发浑、发绿、发黑;有些蟹塘的水草横在水面上濒临死亡,水草基本无活力,有河蟹在水草上、围网边濒临死亡。调研当日气温回落,塘内虽少见死蟹,但池塘边有死蟹堆积,散发腐臭味。
  2019年春季气温偏暖,强降水、连阴雨天气难见,强对流天气活动少,上半年气候条件利于河蟹养殖,河蟹长势普遍良好,到6月底大多已完成了第3次蜕壳,河蟹体重已达75~125 g,但是却未能经受干旱与高温肆虐,损失惨重。
  3    干旱高温对河蟹养殖影响成因分析
  3.1    干旱与高温叠加
  从降水总量看,2019年5—7月为1961年以来第3低值年,略少于2017年,但2019年淮河上游来水异常偏少,洪泽湖水位较低。从高温强度看,洪泽区气象局本站日最高气温:2017年7月17—28日持续11 d≥35 ℃,其中有4 d≥37 ℃;2019年7月23日至8月1日期间≥35 ℃高温日间断出现 7 d,其中≥37 ℃仅有1 d。而老子山7月21—25日和7月27日至8月2日持续高温,高温天数12 d,极端最高气温 39.1 ℃;自2017年7月12日起就进入高温,一直持续到7月30日,其中7月17—27日最高气温都超37.0 ℃,7月23日、24日最高气温均超40.0 ℃,分别为40.5、41.0 ℃。高温强度、持续时间均不如2017年。内陆池塘虽因干旱缺水,但可抽地下水补充,未出现大范围死蟹。可见,2019年洪泽区河蟹养殖受灾为干旱与高温叠加所致,但旱灾程度重于高温影响,洪泽湖周边大面积围网养殖因失水而绝收。
  3.2    怕溃堤不敢加深水位
  洪泽湖水位7月中旬开始逼近死水位,而老子镇许多围塘由滩涂围挡而成,四周堤坝不牢固。湖水退去后,若继续给围塘加水,势必导致塘堤内外压差加大,严重时造成溃堤,目前已有近8 hm2因溃堤而绝收。由于害怕溃堤,养殖户不敢提高围塘水位,造成塘内水温偏高且水质恶化严重。
  3.3    蟹塘种植水草单一
  老子山养殖区大面积只种植伊乐藻单一水草,只有极个别池塘种植2种水草。而伊乐藻在水温达30 ℃以上时,生长减弱,藻叶发黄,植株顶端开始枯萎,直至死亡。死亡后,如果不及时捞起,还会影响水质;即使及时捞出,若没有其他水草代替,塘里水温会升高,超过河蟹生存的极限高温,河蟹唯一的栖息地和蜕壳场不复存在,导致病死率高。   3.4    河蟹放养密度过大
  老子山镇池塘河蟹放养密度大,绝大多数围塘普遍放养扣蟹22 500~30 000只/hm2。大面积死亡水草及剩余饵料不断腐烂,降低了池塘溶氧量,使水质恶化严重,而河蟹放养密度过大,蟹生存空间小,耗氧量多,死伤率自然增加。
  3.5    池塘面積过大
  全镇有60%蟹塘≥2 hm2,精细化管理困难[3]。池塘不深,普遍在0.6~0.8 m之间,很少有塘水深度超过1.0 m。如果连续 3 d最高气温≥39 ℃,池塘0.8 m水层温度可达32 ℃左右,这时再逢水中缺氧,便加快了河蟹死亡速度。
  3.6    意外停电造成增氧机停机
  持续高温天气使用电负荷增加,变电器跳闸频繁,而老子山镇蟹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滞缓电力维修时效。7月28日下午因大风天气造成电力故障停电12 h,加之夜间水草没有光合作用,不仅不释放氧气,反而从水中吸收氧气,这时停电更加减少了水中的溶氧量。据统计,7月29日死蟹量达到高峰,其中一个近2 hm2的池塘当日死蟹达500 kg。
  4    对策
  4.1    加固池塘围堤,加强水质管理
  利用湖水水位低时机组织人力,对围塘堤坝加宽加高,提高围塘堤坝抵抗力。养蟹先养一塘水,加强水质调控是养蟹关键[4-5]。高温易发生水质恶化,发现水质恶化后,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节和底改;水质较混的可投放一些新鲜活螺蛳,及时打开增氧设备进行增氧;还可用新水调控水质、调控水温。进入高温天气后要每天换水,选择在9:00前或18:00后进行,忌在中午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6]。
  4.2    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
  通过区政府和镇政府搭台,聘请省市河蟹养殖专家或养殖好、有经验的土专家,对养殖户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养殖户科学养蟹水平。
  4.3    改变种草模式
  水草对河蟹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蟹塘中有适量的水草有利于河蟹栖息、觅食、隐居、歇凉、蜕壳生长[7-8]。在栽植好伊乐藻的同时,浅水区也要种植好轮叶黑藻和苦草,并拦网培育,5月底到6月再撤网进蟹。
  4.4    监控蓝藻暴发
  高温水产养殖池塘最易暴发蓝藻,大量藻类群体集于水面,阻碍了水体的气体交换和正常光合作用,降低水中溶氧量,消耗水中氧气,也使水质恶化[9]。另外,蓝藻死亡后产生的藻毒素,会直接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因此,一旦发现有蓝藻暴发,要及时打捞。平时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定期换水、多补充碳肥、减少磷肥、定期补充离子钙等措施,降低蓝藻暴发风险。离子钙除与磷酸盐形成不溶物沉于水底外,还会使河蟹壳硬度增加。
  5    参考文献
  [1] CHEN X,WANG Y,ZHAO X J,et al.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Damage Index for River Crab Culture in Hongze Lake Beach[J].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19,8(2):128-132.
  [2] 张旭晖,时冬头,王欣欣,等.河蟹高温热害综合指数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18-130.
  [3] 王迪红.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J].水产养殖,2011,32(12):32-33.
  [4] 张益明,戴永良,王卫进.河蟹养殖进入高温季节后的主要技术措施[J].科学养鱼,2014(8):32-33.
  [5] 彭小云.高温季节河蟹养殖常见问题[J].科学养鱼,2014(5):92.
  [6] 张桂芝.河蟹高温期养殖管理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2016(20):44.
  [7] 仇江宏.河蟹池塘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318-319.
  [8] 叶建生,韩兴鹏,陈小江,等.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294-296.
  [9] 路庆鹏,金雪霞.高温期河蟹养殖池塘中蓝藻的防控策略[J].科学养鱼,2019(8):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0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