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浪潮之中,教育职业的改革使我们教育的新类型之一,对于中等职业的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我国的中高等教育职业横跨于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两部分,其具有特殊的体系价值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对职业教育模式所存在的意义与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2(b)-0242-02
  职业教育对我国来说是改革发展之中所产生的新兴的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将来我们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之间的实践问题我们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大力的改善。
  1  中高职人才培养介绍
  在20世纪中期,国外就开始推行中高职的衔接教育模式,美国则是最早形成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国家之一,他们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技术进行紧密的衔接,制定了新的教育体系,并且统一制定出了一些教学所用的方法,制定了每一个教学部分,并且采用等级划分的方法将其的教学深度进行展开,让教学单元的逻辑顺序更加清楚明白,衔接得相互紧凑有效,为学生们对技艺的学习更加深入高效。
  对于我国来讲,中高职的衔接贯通教育模式还是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实践的时间也较短,由于中国的国情不同,地方差异性较深。在20世纪初始,我们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如在北上广等地区,对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职院校进行深入的探索,摸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办学理念与模式,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广泛大面的实施之中却存在了大量的阻力,问题产生也接二连三,这样的效果引起了教育行业专家与学者的高度重视,有些家长对孩子们参加中高职衔接过程也产生了相应的担忧。我们将有选择性地针对国外高等教育的经验以及其模式进行分析对照,结合相应的方法,分析出我国该走的道路,这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所存在意义的地方。
  2  具有的现实意义
  中高职贯通教育在目前的实行制度为5年制,其招收的中考上的初中毕业生,当达到录取成绩之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学习,对其进行培养。中高职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首先是中职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突破,是将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对其学习与就业的目标以及实践理论进行平衡,在其效果之上,是减少了两个教学层次上对教学的消耗,从而提升了教育资源上的利用水平,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对于我国来说,正处于衔接的现行阶段,其做法制建立在合作关系之上,是双方进行相互讨论而制定出来的结果,对升学要求是根据人才的培养方案所进行的,在与学生们的中职阶段学习的情况进行全面并且综合的审核,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转学需要。对完成中职阶段的学生,进行培养,让院校进行专业的组织,并进行综合的升学审核,若成绩达到等级,将注册入学。
  当然,学校所教授的专业相近而体系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学校或者地域,所呈现出来的专业特色也不尽相同,在许多的发达国家,其衔接的模式也有很多种,这些都可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思路及借鉴。
  日本的五年一贯制理念。这是典型的对入学的衔接方式,学生们在高等专科学校之中学习的5年时光里,其中3年将完成其在中职教育的课程,而后两年完成高职教育课程,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们在该有的年龄段所处的认知问题。对于初中的毕业生来说,其中还存在着优秀的高职毕业人员,这些学生他们含有优秀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的社会技能,像这样的学生,我们通常采取推荐的方法进行入学,亦或是以考试选拔为主。
  英国的单元衔接模式。在这种理念之中,中高职的教育体系将会单元式的模式进行教学,相邻的教育单元相互紧密联系,设计的标准相互连接,这样的模式将有效避免了课程上的资源浪费,以及断档式的情况出现,其优点在于保障了每次上课的逻辑顺序,实现了其教学的连贯性,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美国的大纲衔接模式。在对中学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美国的衔接模式,建立了导向性的高中教育体系建设,在高中职业改革之中,高中技术教育的准备阶段,对于行业的需求,制定出了适合学生们就业以及升学的课程,对其衔接方案进行持續的衔接,利用学生们相互认识的转换系统进行转换,从而达到中高职教育的相互融合。
  澳洲为代表的培训模式。对于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是将国家所承认的培训与认定进行技能要素的综合,澳大利亚国家行业咨询研发部对其教育的资格体系是相对应的。但是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培训模式,其共同点就是对课程内部的衔接程度。中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提升同社会的配合度。职业院校视为培养各类社会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课程体系的衔接
  应对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培养模式,我们亟需对课程体系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衔接,主要包括对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然而,目前我国对此依旧没有制定一个较为统一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标准。中高职院校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体系,具有自身的教学内容,他们之间缺乏沟通,最终导致二者之间出现教学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学生学习时间以及教育资源的浪费。
  3.2 生源素质的不同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中职院校以及社会青年等,然而中职院校还包括职高、技校和中专这3种。二者的教学培养方式以及教育目标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对于学生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最终导致能够同时满足各种素质学生的教学课程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3.3 师资水平存在差异   (1)数量上严重不足,如今的中高职的师生比例远远低于1∶20,从而造成教师的精力严重不足,进一步的导致对于教学工作的降低以及对学生的管理不够,而且整体的创新能力出现断崖式下滑,最终影响学生的能力的提升。(2)工作素质较低,目前我国的中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学历水平依旧是较低,再加上对于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从而造成教学水平的低下,不能够更加快速地提升推进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对于一些具有专业综合性的课题项目不能进行更好的开发推广,导致学校教育的整体素质偏低。(3)师资来源单一,如今大部分的中高职教师都是应聘于一些普通高校的应届硕士研究生,甚至是本科生。他们没有丰富的盛会实践背景,专业知识水平也不够高,这样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实践能力,一些基本的操作可能都无法独立完成。(4)缺乏培训力度,如今我国依旧缺乏一种完整的中高职教师再教育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导致教师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没有更好的追求质量,只是一味地追求数量上的增加,没有办法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4  应对措施与解决办法
  对于中高职贯通教育的衔接不可以只是单纯地看作是将两个体系直接地进行连接,我们需要做的是各个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配合衔接。为此,下面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探讨研究。
  (1)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的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二者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技能结构上有所不同。所以说,要想将二者进行合理有效的衔接,就必须使得二者的课程之间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相互呼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各院校应依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技术与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地进行统一的课程标准,完善教学课程的范围与内容。
  (2)對于素质参差不齐的生源,各个院校要依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课程的设置,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更好地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的实施。在学生报考前,应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由于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五年一贯制,所以学生应该能够保持一种坚持不懈的态度进行学习。
  (3)我们通过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从而更好地提升识字教学力量。利用人才共享的途径,同企业之间进行高层次的人才引进,共享人才既参与企业高新技术及决策工作,又参与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为中高职院校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其次,我们可以对教师进行专业的能力培训,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的教师培养、实践课程的操作技能培养以及一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培养。中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学历层次以及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管理,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将教师的能力发挥出来。最后,学校需要建立更加合理、更加规范的教师管理体系,完善好教师的工作环境以及薪资待遇,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在开学伊始,就应该设置好教学计划,加强学校基地培养建设,使得教师与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让学生对教师的课程教学以及实践管理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这样双向的考核管理模式,学生与教师都可以更好地投入学习与教学中来,从而使得中高职贯通教育模式的发展更加积极。
  (4)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中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地提升同社会的配合度。职业院校视为培养各类社会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所以,我们需要准确地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方向,从而可以联系实际,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更加快速地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
  5  结语
  通过对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巨大的工程。我们要打破现有的二者之间的障碍,进一步建立起合理有效且科学的体系,从而大大降低对于教育资源的浪费,更好地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9(6):237.
  [2] 祁世英.基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154,158.
  [3] 朱建柳.基于课程衔接视角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设计与实践——以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5):59-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54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