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管理,为什么要关注员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斌冰
企业文化与员工福利的关系是什么?这个偏学术的问题,来自一个资深企业文化从业者的困惑。
事实上,很多企业文化工作者,承担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处理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桥梁关系。一部分企业文化工作长期被误解为“花钱部”“唱歌跳舞部”,使得企业文化以活动和福利表现的巨大价值被轻视。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以人为核心,经营人、塑造人、成就人。企业对员工的关注,非常重要。
企业文化管理为什么要关注员工?
关注员工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题中之义
企业是由人组成,如何看待人,是组织的核心问题之一。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尤其应该是目的。相信人是目的,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践来源于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如何能创造商业奇迹,威廉·大内等学者研究发现,这是企业文化的价值所在。
人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资本,甚至可以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正如任正非所说:“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任正非这里所指的文化,就是指人的精神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企业成功的要素之一,人力不仅是资源,更是一种资本。“竞争价值模型”是企业文化咨询中广泛运用的工具,其作者罗伯特·奎因研究发现,“部落式”是这样一种文化:内部充满了共享价值观和目标,团结互助,重视员工的参与和人力资源发展。企业成功的标准是员工的贡献和对员工关怀的成功等。可以说,这种“部落式”文化就是企业文化管理这个词指代的内涵。
我们在项目调研中发现,很多管理者和员工,充满着对部落式文化的渴望,可见,这种文化氛围是人心所向,充满着力量。重视人、开发人、经营人、发展人,可以突破资源和外界环境的桎梏,成为企业致胜的力量。面对疫情,不少老板为不能开工愁白了头,快餐品牌老乡鸡的员工却集体上书主动要求停薪与企业共度难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竞争力。
以人为本是一种思潮,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意味着,我们相信人是充满创造性的,人是充满无限潜力的,发展人,能够使企业文化(人)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说,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组织战略。选择这种战略,就是选择了尊重人的价值,依靠人的潜能,让文化成为基业长青的基础。
战略即选择,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战略,你可以选择,当然也可以不选择。说到底,关爱员工才能企业致胜这个逻辑从理性上讲也是划得来。文化决定战略,以人为本的信仰,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同时也是一种理性选择。除非你放弃了这样一种管理方法和战略,否则,重视员工,应是现代管理的题中之意。
激励,是企业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功能
必须承认,人是有惰性的,人是有负面情绪的,帮助人克服这些负面能量,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从企业文化的作用来说,有引领、规范、激励等作用,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文化的激励作用。
因为疫情,很多人宅在家为国家作贡献。宅肥了一圈,一款叫“健身环大冒险”的游戏软件大卖,价格涨了几倍。我们知道,运动是很难的,难在坚持。这款软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里面的一种迅速激励机制,当你因为累了想停下来,它会不断地给你反馈和道具激励。就算你的动作不那么标准,它依然会对你说“太棒了,很好,再坚持一下”,来帮你对抗疲劳和倦怠,使你能坚持锻炼。企业在市场中浮沉,员工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思想和情绪波动想要放弃和倦怠,是需要激励的。
“快乐人生,吉利相伴!”我认为这是一句非常有力量的文化语言。2019年,阿里巴巴发布新版核心价值观,语言更加接地气,也更有力量了,“此时此刻,非我莫属”,激励的力量不言而喻。
企业文化管理的激励不仅仅是口号,只要员工能从文化中汲取能量和力量,都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激励。
关注员工是实现客户价值的必要支撑
德鲁克有句名言,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这句话点出了客户导向的重要性。如今,重视客户价值不但成为了一种潮流,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成功秘诀。
——阿里的“客户第一”;
——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
---2019年腾讯升级文化V3.0,把“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作为文化的核心;
——2019年8月19日,180多家全球巨头联合签署《公司的目的》指出,“为客户提供价值”的重要意义。
不管怎么描述,客户价值似乎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成功秘诀,这绝不是巧合。客户价值能帮助企业达成成功,已经被大量案例所证实。那么,如何实现客户价值呢?
答案是尊重员工价值。
——阿里“客户第一”紧跟“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紧随“以奋斗者为本”;
——《公司的目的》提出“为客户提供价值”之后,就是“投资我们的员工”。
对于企业,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有三个:客户、股东、员工。股东的利益是天然的,不说也是存在的;客户价值,是时代赋予的“成功秘诀”,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员工的价值如果不强调,就会在管理中被轻视。这也是发挥了企业文化理念的两个核心作用:强调作用和补足作用。
对于客户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人——管理者和员工,他们是交付高标准价值的主体,高客户价值,也带给了员工高压力和高标准。面对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提供更好的价值和服务,产品和服务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文化的竞争。
关注员工是新时代的管理挑战
霍桑实验早已证明这样的结论:员工不但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新生代走上了企业主力舞台,管理的方式也受到了挑战。过去,对于“老黄牛”型员工,“螺丝钉”型员工的管理方式,对于新生代碰了壁,很大一部分年轻的员工成为“猫”型员工,他们更注重价值感,受到兴趣驱动。霍桑实验的结论同样适用,员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加重视社会、心理层面的需求。
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心理需求,已成为刚需。很多企业文化工作者,常年从事的搞活动、做沟通,对员工社交需求进行潜移默化的满足,表面上似乎作用不明显,其实,让员工产生了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价值不言而喻。
在这个方面,如果能重视创新,则会事半功倍。疫情期间,邦泰集团组织全公司的“厨艺大赛”,数百名员工参赛,累计访问20余万次,使员工在疫情隔离期间,有了精神满足,厨艺大赛甚至成为了朋友圈的“社交货币”。朋友圈晒一晒,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加强了在家隔离的“云”员工和公司的精神纽带。
关注员工更应该加强精神关爱
关爱员工,就是加大员工福利吗?2019年的一个企业文化项目中,管理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疑,员工福利、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但资源终归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资源,填补无限的欲望,怠矣哉!稻盛和夫确定京瓷的经营理念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应是其哲学体系的总纲。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概念:激励因素:满足会有激励作用,不满足没有影响;保健因素:不满足会产生不滿,满足没有激励作用。他研究指出,薪酬福利既是激励因素,又是保健因素,主要保健因素。当福利和物质激励不断投入时,它所产生的激励效果会越来越小,时间长了,失去了激励作用,习以为常,沦落为保健因素,被认为理所当然,失去了激励的作用。
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物质激励不可能是无限的,必须重视激励的方式和方法。转变思维,以客户思维去做员工福利。但根本上还是应该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真正帮员工找到责任感、意义感、价值感、甚至使命感——企业文化的力量,就在于此。
(作者单位:北京海融心胜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