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校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今中外,人们一直在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健康共同的向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与智慧是人生的两大幸福,健康就是美等等。拥有健康是人们最大的愿望,而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不代表心理健康,健康不仅包括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健康尤为重要,身心是否健康,是否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儿童的身上,特别是性格、人格的形成时期主要体现在儿童阶段,因此学校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两者皆应该“和谐”发展,不管是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健康是否和谐,直接体现了教育事业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教育;关注;身心;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35-01
  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的变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必须做新的价值定位。要求教育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创新,“主动、探究与合作”应该是教学方式的主旋律,体现对生命个体全面发展需求的深切关注和尊重。
  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处的境况却感到没有多少轻松。沉重的课业负担,被动的应付与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与简单重复的学习方式,却无异于对鲜活生命个体的摧残。正如学生所讲的:“老师,我们不是不想学好,我们也想学好,可是我们太累了,我们太不自由了,我们的学习似乎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父母、老师和名次,学习实在太枯燥了!说实在本来我很乐意读书,学习也挺有趣的,可学校抓的这么紧,课堂单调枯燥,课外又毫无自由,你说谁能不厌学呢?”
  学生的话,使我感触颇大,咱们的教育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辛辛苦苦用心地教学,反而使我們的孩子厌学了呢?
  问题分析:学生的厌学和缺乏学习动力,引起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深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什么不能让学生乐意学习呢?为什么不能生动的体现活力呢?
  这使我想起爱因斯坦的教育观。爱因斯坦认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是要为活人服务的”他反对把学校看成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反对把学生“当成死的工具来对待”。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什么专家。“所谓和谐的人,按照他的思路,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爱因斯坦的教育观,与素质教育所主张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一致的。当今教育教学所出现的学生“厌学”,缺乏“学习动力”的境况,与没有很好地关注尊重学生需求,却偏爱一些别的东西是很有关系的,概括起来有如下问题值得思考。
  一、功利主义作怪
  教育教学本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独立个性的人。然而,学校因为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驱使,评价标准只管分数,把教育教学引向“功利主义”的深渊。为在竞争中获胜,教育往往不顾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有意无意地宣扬着功利主义,却导致教育本质的错位。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永远一成不变,不做任何反省的话,那么即使教育出来的学生成绩再怎么优秀,也只不过是一台学习的机器,现在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单方面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成绩好不代表一切。所以现在提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两个字就是要强调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体、音、美全面综合发展,逐渐改变观念,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个人主义作怪
  由于评价标准单一,引发教师个人主义。教师为所谓的教学成绩(分数),不顾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恣意增加课业负担,恣意增加惩罚,使校园违背教育道德的现象比比皆是。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考出优良成绩,你就不是好学生。为取得好的成绩,学校给教师加班加点,教师给学生加班加点。到底这样做和教育目的逼近多少,对学生有多少好处,没有人顾得及去思考。如果只凭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那对学生是不公平的,这也是体现一个教师的教育道德以及素质好坏的一面。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亦或是很差,但他也有自己优秀的一面,比如懂得关心同学,经常做好事,尊敬老师,在另一方面表现出他的才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发现他的优点来加以培养,而不能忽略差等生其他方面的优点。
  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致,学生的健康发展又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身体上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心理素质上的健康发展;一个是外在条件的发展,而另一个则是内在条件的发展。身体上的发展属于外在条件的发展,而心理素质的发展属于内在条件的发展,不管是外在条件的发展也好,还是内在条件的发展也好都应该平衡、和谐发展,内外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只注重身体健康的需求和发展而忽略心理健康的需求和发展。“均衡发展”要求学校的硬件设施必须设立“心理咨询室”,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疏导,使孩子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如果我国的教育体制能够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为了单方面的注重和强调学生的成绩的话,我相信学生的身心才能够处在一个自由学习的环境之中,才能够轻松地、快乐地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注意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它列入了未来发展的规划中。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极其重要,学校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那种机械式的学习,对学生的感受毫无顾及,应该摒弃了,教育只有不断的反省和改革,才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薇薇.《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全面健康》,http://wenku.baidu.com,2015.
  [2]李洪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