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细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离不开口语交际,良好的口语交际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训练环节,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要使口语交际教学更完美,务必要关注以下细节:关注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然融入情境氛围倾听、表达、交流;关注學生的体验,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多样教法;关注教材,灵活创造地运用教材;关注思想修养,文明口语交际课堂,培养学生初步具有高尚文雅的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创设情境;文明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96-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教学中,恰当的情境创设,会很好地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能够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口语交际中去,从不说到想说,从没话说到有话说,从愿说到乐说,从不会说到会说。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也为以后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巧用图片,再现情境。图画是促进儿童展开想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说话的“兴奋剂”;生动逼真的图画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有效唤起学生观察、思考和说话的兴趣。如教《我喜爱的小工艺品》这课时,考虑到工艺品的保护性,我不要求学生带实物到课堂上来,就引导学生用画画或相片把自己喜爱的小工艺品展示给同学们看,然后再按一定顺序介绍小工艺品。课堂上学生指着自己的图画或相片讲得有滋有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师生共演,进入情境 。教师如果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就会成为学生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表演情节和人物,学生们会饶有兴趣,加上老师的参与表演,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学生会很快进入情境,入情入境的表演,自然就能激发他们说得有声有色。记得教学《介绍家乡的一处景点》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先扮演导游,学生们扮演游客,我热情的接待,亲切的导游词,激活了情境气氛,学生纷纷要求换位表演。学生们稚嫩的笑容,绘声绘色的景点介绍,让我看到口语交际课的成功之处。
  3.结合生活,活用教材。虽然教材中每个口语交际编排几乎都是图文并茂,但是假如我们只是就教材内容本身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有时就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采用适合学生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来。如教学《杨氏之子》后,我就安排了一节《客人来我家》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想象的生活场景中文明机智地对话,增加了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以生为本,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
  1.“因生施教”。 学生都是个性发展中的人,语言水平,性格修养,乃至学习智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要从学生角度思考,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坚信学生的差异也是教育资源,进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许多教师都采用了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将班内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学生层次不同,旨在鼓励兵练兵,兵教兵,兵带兵,使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都有提高。
  2.“因材施教”。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感觉口语交际训练活力不断,新鲜不断,把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都当作难得的珍贵体验。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运用如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猜一猜、唱一唱、跳一跳等大家熟悉且喜欢的活动方式,只要我们精心地谋划每一次教学活动,做到因材施教,这些看似简单的老办法也能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提升人文修养,文明口语交际
  小学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还应注意人文教育,既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又要培养学生高雅的谈吐修养。要求学生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不把脏话或不利于团结的话带进课堂。及时纠正学生说话偏题、烦琐、片面、伤人等毛病。对交流与倾听的态度习惯、语言规范等进行指点,使学生沐浴在良好高雅的口语交际中。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家也是方法纷呈,各显神通,仁智灼见。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良好的口语交际,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前行,谋思路,找方法,如此,一定会使口语交际教学更加亮丽精彩。
  (责编 韦淑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3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