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对于蔬菜产量和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保证产量,同时满足特殊气候下植物的生长需要,大棚的使用效果显著。本文结合皖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包括选择适宜品種、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辣椒;大棚;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304+.7 文献标识码 B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大棚的使用较为普遍。作为人们餐桌上较为常见的蔬菜种类,辣椒的产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辣椒的实际需求,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成为一种趋势[1]。辣椒作为一种常见作物,在很多的地区都有种植,随着人们对其产量的要求,加之大棚技术飞速发展,辣椒成为大棚种植中一种代表性作物。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南与浙江、江西两省毗邻,地处皖南山区南部。休宁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3 ℃,年均降水量1 937 mm,这就给辣椒的种植创造了条件。但是辣椒对气温条件要求较高,如发芽期的温度应控制在25~30 ℃之间,因而需要采取适宜的技术,如可采用大棚种植。目前来看,大棚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但是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同样受到了关注,需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案,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落实到位。
1 选择适宜品种
对于大棚种植技术来说,选择正确的作物品种,才能保证其基本的产量。在选择辣椒品种时,应该重视其耐寒性。长辣椒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对温度有着严苛的要求,但是其适宜在大棚种植。运用大棚种植辣椒,多是在反季节进行,或者是选择在种植期比较早、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可见辣椒极易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选择辣椒品种时还应该重视品种的抗病能力,如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将会适当降低病害的发生概率,保证产量。
2 整地施肥
应将土地及时平整,将一些杂物清除干净,避免杂物影响长辣椒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作为提供给辣椒重要营养物质的肥料,底肥的施用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这样可以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和提高抗病能力。在种植区应及时盖膜,虽然大棚本身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但还是应该格外地重视土壤温度的控制问题,通过盖膜,使种植区的土壤温度被控制到位,促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蒸发,温度和湿度等均能获取可靠的保证。
3 田间管理
在辣椒幼苗定植后,应该科学管理,保证幼苗可以茁壮成长,为其创造优良的生长环境。幼苗栽植过程中,应该重视底部水分、肥料等充足,若是水肥不足,在缓苗期后,还需要及时浇水,同时追肥。辣椒并不适合大水漫灌,一般来说,多是采用小水浇灌,适当增加浇灌的频率,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适宜的状态,让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2]。若是辣椒株高长至60 cm,应该在每一垄的四周适当地设置横拉杆,这样便能对辣椒的植株起到良好的稳固作用,位置应该控制在距离地表55 cm的位置。可以用结实的绳子将上端固定,下端绑在辣椒主枝上,由此完成吊枝的操作。如果发现辣椒的主枝上出现了侧枝,应该及时将其去掉,避免影响光照。在冬季,由于温度比较低、光照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落花和落果的现象,应该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如每天10:00前、16:00之后,在花和幼果上喷洒防落素,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中午用药。
4 病虫害防治
疫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在大棚中,多是应用高温闷棚的方式;同时栽苗时可采用药剂拌土,以起到一定的防效。
根腐病主要是通过土壤进行传播,在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辣椒枯萎,早、晚会恢复,但是后期的病情更加严重,植株全部枯萎,根、茎等部位也变成了深棕色,直到腐烂。与疫病的防治相似,多是采用高温闷棚方式,同时栽苗之后需要对其施药,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发现病害时,使用97%恶毒灵3 000倍液灌根,用量以350 g/株为准。
导致灰霉病出现的原因是棚中的湿度较大、持续的时间较长,每次使用10%速克灵烟雾剂3.45 kg/hm2进行熏蒸,每7 d进行1次,连续熏蒸2~3次[3]。也可喷洒多氧清生物杀菌剂1 000倍液等多种药物进行混合使用,每7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最佳。
白粉虱是辣椒种植中较为常见的虫害,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处理,确保辣椒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可以适当地运用黄色机油板黏杀的方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虫害。在大棚中可以饲养或者是释放草蛉,对白粉虱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可进行药物喷施,如使用天王星、扑虱灵2 000倍液进行喷施[4]。
5 参考文献
[1] 刘莉萍,刘德胜.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初探[J].南方农业,2018,12(17):17-18.
[2] 石娜,胡春华.大果型牛角类型辣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8,31(6):58-60.
[3] 马慧仙.德昌县早春辣椒水肥一体化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63-64.
[4] 张明科,庞启勇,任苗,等.陕西泾阳大棚秋延后螺丝椒丰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8,64(9):99-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3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