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系金单粳600的选育经过及机插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金单粳600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运用武运粳27号为母本、w706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代正、反季的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系。该品系的全生育期为148 d,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标准,易栽培,产量一般为9 000~9 750 kg/hm2,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本文介绍了金单粳600的选育经过,阐述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系;金单粳600选育经过;机插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03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围绕“优质食味、高产稳产、高抗”选育目标[1],多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种子有限公司/江苏省常州市金坛江南春米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对水稻新品系(种)的自主研发,研制出水稻中熟中粳新品系(种)并应用于生产,有效解决了常州地区常规单晚稻熟期偏晚,影响后茬小麦不能适期播种而制约高产的难题。水稻新品系金单粳600能较好地缓解农时季节矛盾,调节茬口,利于小麦适期播种,为促进稻麦周年高产提供支撑。
1 选育过程
1.1 选育目标
品种类型:面向“高产、优质、高抗”选育目标,生育期适中的水稻中熟中粳类型。
产量指标:9 000~9 750 kg/hm2。
穗粒结构:有效穗数为315万~345万穗/hm2,每穗粒数135粒,千粒重25 g。
品质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
抗性指标:抗倒,耐肥;高抗白叶枯病,中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病轻。
1.2 亲本选配
金单粳600研发的目的在于培育出抗逆、优质、高产的种子,以“丰×优”选配为理论指导,选择武运粳27号为母本、w7069为父本,经过定向选育、有性杂交等程序而研发出新品种。这一基因来源十分复杂,遗传基因多样,异质性较强,具有较大的变异风险。因此,金单粳600不仅品质优良、抗逆性强,而且还能够实现高产目标。
1.3 后代选择
2012年杂交(组合号12-185),定性选择后代。F1~F6的目标主要是抗病性能、农艺性状,室內应重点对籽粒的色泽、质地与粒形进行选择。2013年,春、正季,F1、F2测定组合的群体品质性状,确定该组合抗病、农艺性状好、蛋白质含量适中、品质优。2014年春、正季,F3、F4杂种田间表现优异,穗粒协调,株高较矮,株型紧凑,叶片夹角小,群体病害较轻,免疫单株比例大,确定为重点选择组合,入选126个单株,分株系按穗单播。2015年春、正季,F5、F6在田间选择的基础上,测试籽粒蛋白质、胶稠度和直链淀粉等,从中选出品质性状较为优异的株系35个。2016年春、正季,F7、F8继续对入选株系进行田间选择淘汰,室内进行常量品质测试选优。2017年,F8出圃,入选出圃号为17-F8-600,命名为金单粳600。然后进行生产试验示范。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水稻新品系金单粳600株高为79.2 cm,主茎16张叶,茎叶夹角小,叶片直立,叶色淡绿;剑叶长在30 cm左右,与穗颈夹角小于15°。分蘖力中等,有效穗数高,为315万~345万穗/hm2,蘖间角度适中,株型紧凑。半紧穗型,穗长16.7 cm,平均每穗着粒132.3粒,结实率93%以上,粒椭圆形、偏长,千粒重25 g,谷粒淡黄色、无芒。
2.2 生物学特性
生育期148 d,属中熟中粳类型,全生育期需活动积温3 600 ℃。抗早衰能力强,成熟期仍保持3~4张功能叶,枝梗无早衰。株型理想,株高较矮,耐肥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稳产。
2.3 抗病性
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连续2年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穗颈瘟定点调查,抗性:抗白叶枯病,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2.0、1.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纹枯病发病指数较低。
2.4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的检测结果,出糙率80.7%,整精米率65.1%,粒长7.0 mm,长宽比值2.3,垩白粒率16.1%,垩白度2.0%,透明度2级,碱消值7.1 mm,胶稠度77 mm,直链淀粉含量14.8%,蛋白质含量7.8%,达优质米二级标准。
2.5 产量表现
穗粒结构较协调,高产稳产。2018—2019年2年多点品比试验结果,平均产量10 017 kg/hm2。穗粒结构:平均有效穗数325.65万穗/hm2,每穗粒数132.3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5.0 g。 2.6 适宜区域
该品系为中熟中粳类型,综合性状较为协调,高产稳产易栽培,可视为调优茬口布局,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肥力中上等条件下种植。
3 机插栽培技术
3.1 适期精量播种,培育适龄壮秧
水稻机插壮苗指标:秧龄为15~20 d,叶龄3.0~4.0叶,苗高12~18 cm,白根较多,且盘根层次有3~5 mm,秧苗地上部分大约2 g/百株[2]。培育适龄壮秧技术: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播种,机插秧时间选择在5月20—25日进行插秧。精量播种,移栽大田用种量约45 kg/hm2,每盘落谷110~120 g。备足苗床,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100。育苗材料,移栽大田备育秧硬盘375张/hm2,每25盘备水稻育秧专用基质100 L。种子处理,播种前严格进行种子处理,择晴晒种1~2 d,增强种子活力;药剂浸种,防止水稻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病的发生。两段育秧,即先暗化后绿化两段育秧方式,即先进行机械作业流水线播种,再将播种后的硬盘在室内进行叠盘堆高约2 m,暗化3 d左右,待80%左右芽苗露出土面约0.5 cm再移至秧池绿化。移栽到秧池后迅速使用无纺布予以有效覆盖,秧苗完全出来后,应把无纺布周围的土块或绳子松开,随着秧苗的生长无纺布慢慢掉落。苗床水分管理,湿润育苗,硬盘育秧易失水受旱,尤其是久晴天气,要常揭布观察墒情和苗情,做到缺水时及时补水,并采用微喷灌半旱式湿润控水技术,晴天掌握无纺布湿润及盘底不出水为宜。无纺布覆盖10 d左右,要揭布炼苗,以免导致秧苗窜高。病虫防治,揭布时及时喷药,药剂种类和施用方法按各地植保部门情报要求。
3.2 插足适宜苗数,提高机插质量
对于合理群体而言,恰当的基本苗数尤为关键[3-4]。只有完全插足苗数,才能够有效保障高产。对于金单粳600机插秧而言,应插足25.5万穴/hm2,每穴应确保3~5根苗。确保机插水平,将大田耕整成平田,沉实3 d后再进行机插,坚持薄水浅插的理念,贯彻执行“不漂不倒、越浅越好”的原则。田块的性状直接决定了机插作业的效率。对于长田、方田而言,机插路线应为先靠边插,然后横头来回一趟;针对三角田、圆田而言,应进行隔趟插,最后一圈出田头。
3.3 合理运筹肥料,提高施肥效率
科学施肥,金单粳600新品系(种)高产栽培[5-6]大田期掌握“适氮、稳磷、补钾”原则,机插秧不施大头肥,目标产量9 750 kg/hm2一般施纯N 240~270 kg/hm2,其中基蘖肥与穗粒肥氮素的比例以5∶5或6∶4为宜,氮、磷、钾比例为1.0∶0.3∶0.5。合理运筹,基肥面施,平田后机插前田面呈瓜皮薄水时,基施水稻专用肥(18-7-10)225 kg/hm2;蘖肥分2次施,第1次于机插后7~10 d施尿素112.5~150.0 kg/hm2,第2次于栽后15~20 d施水稻专用肥(18-7-10)225 kg/hm2;拔节期结合搁田施单质钾肥75.0~112.5 kg/hm2;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促花肥于倒4叶长出施水稻专用肥(15-5-15)225 kg/hm2和尿素112.5 kg/hm2,保花肥于倒2叶出生施水稻专用肥(15-5-15)112.5 kg/hm2和尿素75~120 kg/hm2。
3.4 稻田科学灌水,调优群体质量
机插秧大田生长期,应加强水分管理,切实贯彻执行薄水机插的原则,移栽后应确保寸水棵棵到,从而有助于返青活棵;分蘖期应做到浅水勤灌,以此来加快分蘖的生长速度;够苗期应做到脱水搁田,预防出现无效分蘖的情况,高峰苗应控制为450万株/hm2,并采取前轻后重的理念,实行干湿交替灌溉、间歇灌溉,实现前水不止、后水不进;收割前7 d断水,不得过早断水,避免根部腐烂,保障水稻真正熟络[7]。
3.5 植保精准综防,控制病虫草害
水稻机插育秧应重视药剂浸种,落谷后应选择无纺布进行有效覆盖,再进行育秧,这不仅可有效预防灰飞虱,而且还可避免秧苗期间出现条纹叶枯病,也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实现绿色生产。移栽时,应做到带药移栽。移栽前1 d,应将无纺布揭开喷施农药,以保证秧苗健壮生长。选取合适的时间进行化除,一般确定在机插后7 d开展化学除草活动。对于大田种植而言,应积极防治常规病虫草害,也应注重“两虫三病”(两虫即灰飞虱、稻纵卷叶螟;三病即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控,为水稻丰产丰收保驾护航。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适当应用氨基酸类或腐植酸类叶面肥进行根外施肥,增强成熟期稻株上部功能叶的光合产能,确保收获时秆青、籽黄、熟色好。
4 参考文献
[1] 陈温福,徐正进,张步龙,等.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99(1):21-25.
[2] 蒋祖明,吴国俊,史锁平,等.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及应用[J].上海农业科技,2004(4):59-62.
[3] 凌启鸿,张洪程.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 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新发展:精确定量栽培[J].中国稻米,2005,11(1):3-7.
[5] 蒋祖明,沈培清,段云輝.武运粳23号特征特性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0,16(6):58-59.
[6] 宋继娟,崔明元,周柏明,等.水稻新品种通科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2,18(5):66-67.
[7] 徐铨,唐亮,徐凡,等.粳稻食味品质改良研究现状与展望[J].作物学报,2013,39(9):894-9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82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