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电气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匹配模式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实践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电气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热门专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中职电气课程教学要改革教学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文以工学结合为背景,对如何调整和优化教学培养模式,使中职电气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匹配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促进中职电气教育的发展,提高中职电气课程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中职电气专业  课程教学  问题分析  企业需求  匹配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a)-0055-02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服务一线实践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电气专业是中职教育中的热门专业,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对电气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中职电气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目标,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构建以工学结合为指导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中等职业教育与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概述
  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注重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操作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多年的发展中,为我国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类院校在进行教学时,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学习和技术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在学校学习理论一段时间后,通过在工厂实习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融入社会,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就业。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工学结合,它是中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探索和实践,是产学合作的实施途径。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基本上都采用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整合,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工学结合要充分利用校外企业环境与资源,实现教学理论学习培训与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在办学上强化校企合作。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是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运用校内培养与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可以充分整合和综合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将生产实践中的新技能带入课堂教学中,让其与丰富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合作中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和设备,来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促进中职教育的自身发展。
  2  中职学校与企合作的形式
  中职学校与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工学交替式、2+1式、订单式、职教集团这4种。(1)“工学交替”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交替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企业生产实践的模式,它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训和设备资源为教学提供实训设备和场地,让学生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增加学生的技术实操能力。在这种合作形式中,学校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对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并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将技术实践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形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建设一支双师型队伍。企业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缓解用工紧缺的压力,得到技术后备力量。(2)“2+1”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双方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合作教学的模式,主要是将三年学制进行划分,前两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而第三年则到企业的专业对口部门完成顶岗实习,通过“2+1”的校企合作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生产操作技能,使他们具备实践操作本领。这种形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企业培养了岗位后备人员,使学校和企业分工明确,实现了双方的共赢。(3)订单式校企合作形式是一种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来为企业输送岗位所需人才的模式。它是校企双方按照企业人才需求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的教学,在教学中企业可以提供实训场所,并让该单位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中,学校则按照企业的订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4)职教集团则是以一种对教学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学校和企业为依托,通过市场化运作而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共赢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组合效应的形式,它有效将校企合作发展推向更深层次。這几种中职学校所开展的校企合作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使之由学科本位突破成为能力本位,使学生具备了“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实现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3  中职电气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校企合作形式有效整合了学校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专业课程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实现了产教结合、工学交替,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但在中职电气专业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教学理念陈旧,教学体系不完善,而且缺乏完备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校企合作制度。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电气专业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创新性,不符合市场需求。在教学中也没有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与岗位需求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而且很多中职学校电气专业缺乏专业的教学配套硬件和设施,导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无法有效实现。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也仅流于表面,不够稳定和全面,使学生难以真正获得有效的训练,全面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中职学校电气专业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影响了中职学校电气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通过对电气专业岗位需求和实训项目在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可以看到,企业对职业学校与其合作进行实践教学是有认知度的,企业领导和教师都比较注重校企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在实训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传统单一,对员工对自身的工作持满意态度,但对社会岗位需求重视程度也不够高,使中职学校电气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使学生对电工实训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不足,不利于其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对口就业率的提高。   4  中职电气专业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匹配模式的实施策略
  4.1 结合企业生产需求重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中职电气专业教学实践要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理念,重构以就业和企业需求匹配的、具有实践性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学校要分析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工作要点,对电气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实践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增加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的课程,如增加电气设计、电工技术、编程控制器、电机、供电技术等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相关课程的学时,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使之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匹配。
  4.2 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中职电气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是一种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来完成学校教学目标的合作形式,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实现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双赢。要选择优秀的社会企业作为教学合作对象,加强校企间的深入合作,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熟悉岗位业务流程和职责,通过顶岗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满足企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通过实践体验,制定更为符合企业岗位需要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利用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为企业服务,實现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还要改善原有陈旧的教学体制和单一的教学模式,处理好“工”“学”关系,合理安排“工”与“学”的时间和与专业对口的实践内容,要提高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采用多媒体讲授法、演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吻合,调动电气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4.3 加强教学实训基础设施和双师型队伍建设
  加强资金投入,强化教学实训基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校企合作互助来加强电气专业学生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电工实操、电子实训等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加强中职电气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从行业和企业中引进优秀技术人才担任学校的专、兼职教师,通过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和现场培训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构建一支在校企合作中能够承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的、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职电气专业教学要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创新教学理念,构建一个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素质电气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谢龙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的体制性障碍[J].中等职业教育,2009(7):37-39.
  [2] 吴力保,殷世东.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问题、原因及对策[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8):20-22.
  [3]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5(8):8.
  [4] 赵东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性[J].世纪桥,2008(6):68-69.
  [5] 李炳勇.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实现校企合作新突破[J].职业与教育,2009(1):42-44.
  ①作者简介:王蕊(1979,1—),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电气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3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