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评价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水平评估,可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采用熵值法对湖南省2010—2017年间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水平整体呈上升状态,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取得的成效最明显,其次是经营结构优化,最后是农业增收增效方面。针对主要影响因素、薄弱环节和领域,笔者提出了增强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实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 实效; 熵值法; 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0.03.008
  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Effect of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Hunan Province
  LIU Ying, JIN Longxin, XIAO Jingfeng, ZHU Qiya
  (Huna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angsha, Hunan 410125,China)
  Abstract: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the process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largely affecte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effect of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optimiz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 the actual effect of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from 2010 to 2017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actual effect was on the rise. The effect from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was the most obvious, the second was management structural optimization,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come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laged behind. Targeting the major effect factors, weak links and areas of the system,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actual effect of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e structural adjustment;actual effect;entropy evaluation method;Hunan province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始终伴随结构调整而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其实质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调结构就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农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实选择。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水平评估是寻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路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杨立勋等[1]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及评价,张旭起[2]采用协整计量分析方式对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民收入的变化进行研究,王海平等[3]应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产业升级与农业结构调整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湖南是我国农业大省,优化农业结构是发展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产品结构优化水平、经营结构优化水平、农业增收增效水平等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2010—2017年间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实效评价,旨在客观分析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进程和效果,为全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供理论支撑。
  1 研究区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东临江西省,西接川黔,南毗广西和广东,北连湖北省。近年来,湖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 213.46亿元,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为391.98亿元,占总产值比重达7.52%。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 073.6万t,生猪、油料、水产品等产量位列全国前茅,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5万亿元,跻身全国八强,休闲企业经营收入380亿元,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 590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46家、603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 935元。   2 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评价
  2.1 指标体系构建
  以优化农业结构内涵为依据,综合国内外研究动态[1-9],以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产品结构优化水平、经营结构优化水平、农业增收增效水平为子系统层,构建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评价指标体系(表1)。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1—2018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中国品牌农业年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其他政府官方网站公布数据。
  2.3 权重确定
  系统中信息熵可度量系统状态不确定性程度,信息熵值越高,系统结构越均衡,差异越小;反之,系统结构越不均衡,差异越大[10]。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根据各项指标的熵值大小,计算变异程度,确定权重(表1),主要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上述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采用正向标准化计算方法:
  Xij=(Fij-Fjmin)/(Fjmax-Fjmin)
  (2)计算第i年度第j个指标值的比重。
  Xij=Xij/Xij
  (3)计算指标信息熵。
  ej=-(Xij×lnXij )         有0≤ej≤1
  信息冗余度: dj=1-ej
  (4)指标权重计算。
  Wj=dj/dj
  (5)第i年度单指标评价得分: Sij=Wj×Xij
  (6)第i年度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总体水平得分。
  Sj=Sij
  式中:Fij是第i年度第j项指标的值,Fjmax、Fjmin分别为第j个指标所在矩阵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 为年度个数,n为评价指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总体水平
  2010—2017年间,农业结构调整综合效果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尤其在2015—2017年间,实效显著上升(图1)。表明,自2015年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以来,湖南采取一系列举措有力推进了全省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发展势头良好。2010—2017 年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产品结构优化水平、经营结构优化水平、农业增收增效水平对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总体水平综合分值贡献率分别为:28.47%,26.91%,24.93%,19.69%(图2)。
  3.2 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2010—2017年间,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图2)。2011—2014年,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处于低位徘徊期,2015年出现转折点,之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上升较快,这一特征与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综合实效分值走势相似。表明,全省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表现在服务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休闲企业经营收入等指标值增幅较大,2017年指标值分别是2015年的3.20倍、1.37倍、1.65倍,说明“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举措效果明显。而“1/粮经比”指标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贡献率相对靠后(14.53%),表明单纯通过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来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效果不明显,今后一段时期,应更注重种植品种选择与布局优化以及种养结合、产加服一体。
  3.3 产品结构优化水平
  2010—2017年间,湖南省产品结构优化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图2)。2010—2012年间,产品结构优化水平上升比较平缓,增幅不大,从2012年开始,上升增速明显,主要表现在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个数、国家示范区有机食品产量等指标值增幅较大,2017年指标值分别是2012年的4.92倍、7.14倍、12.91倍。说明,自2012年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工作的意见》(湘农业发〔2012〕143号)以来,通过提升质量、创建品牌等举措,我省产品结构调优,产品质量提升效果明显。与此同时,2017年国家示范区绿色食品产量指标值略低于2012年,可能原因是示范区部分绿色食品认证升级为有机食品。该指标值近五年来,并没有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省以国家示范区为代表的绿色农业发展潜力未能充分挖掘和释放。
  3.4 经营结构优化水平
  2010—2017年间,湖南省经营结构优化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在2014—2017年间,提升显著(图2)。主要表现在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等指标值增幅较大,2017年指标值分别是2014年的5.25倍、4.31倍。表明,我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增强,注重农产品质量的企业队伍增长较快。2014年,湖南启动实施了“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培育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了我省的经营主体结构。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个数、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所占比重指标值增长相对滞后,表明,我省龙头企业新生力量培育力度还需加大,农业从业人员转为从事非农产业的流动性不大。
  3.5 农业增收增效水平
  2010—2017年间,湖南农业增收增效水平以2013年为分水岭,呈前期波动上升,后期先降后緩慢回升的趋势(图2)。主要表现在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指标值的减幅较大,其中2017年农业增加值增长率指标值与2013年相比,减幅为150%,2017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指标值则降到历年最低。表明,我省农业增收后劲不足,农民收入增速放缓。
  3.6 推动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根据各指标因子权重值(表1)可知,排序前5的指标依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服务业增加值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国家示范区有机食品产量。说明,这5种指标对农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同时,其他指标因子虽然没有以上 5 种因子相对重要,但都是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辅助因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通过构建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计算2010—2017年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分值,得到以下结论。
  (1)2010—2017 年间,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水平整体呈上升状态,子系统层中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产品结构优化水平、经营结构优化水平也呈上升趋势,而农业增收增效水平呈前期波动上升,后期先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从指标因子影响力来看,应着重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绿色食品认证企业的重要作用,保持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扩大有机食品的供给量。同时,需补齐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量少、粮经结构不优,绿色食品产量小等短板。
  (2)2010—2017 年间,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优化、经营结构优化、农业增收增效均对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存在不同程度的贡献,且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结构优化取得的成效最明显,对湖南农业结构调整实效贡献最大,其次是经营结构优化,成效最低的是农业增收增效。
  4.2 建 议
  (1)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10],积极发展油料、中药材、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
  (2)以國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绿色生产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引导资金、人才、土地、新型经营主体向示范区集聚,将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和节能节水设施等先进生产要素优先配置到示范区,发展立体农业、复合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示范区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3)精准扶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升级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提升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在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份额,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组织优势,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和谐共生的经营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促使小农户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流动和转移,形成更加高效的经营结构。
  (4)以市场需求与质量要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增值增效。盘活乡村土地、房屋、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农民多元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对农田设施和科学技术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效;通过多元主体横向联合,产业链纵向链接,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1]杨立勋,刘媛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及评价[J].农业经济,2013(1):12-14.
  [2]张旭起.陕西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 163-167.
  [3]王海平,周江梅,林国华,等.产业升级、农业结构调整与县域农民收入——基于福建省5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9,33(8):23-28.
  [4]奉梅.四川省绿色农业发展区域特征及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42-47.
  [5]张永华.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4):22-27.
  [6]王淑珍.吉林省农民增收对策研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1): 100-102.
  [7]王立全,李仪芳,史小忆.文献综述:基于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结构调整研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22): 61-64.
  [8]汪虹,王丽玲,马凤娟.循环农业理念下的农业结构调整方向[J].农业经济,2012(4):18-19.
  [9]刘凌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10]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31(7):1305-13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6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