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物证封存溯源管理系统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加强案事件现场物证管理,避免发生物证丢失/遗漏、物证丧失检验/鉴定条件、重要证据灭失的严重后果,设计开发一套物证封存溯源管理系统。移动智能终端部署,通过二维码等快速识别模式、便携式打印技术,实现物证源头管控,公、检、法物证流转记录数据共享。系统初步达到了物证从源头实现封存、全程数据共享的封存溯源管理,弥补了传统物证封存流轉管理的不足,显著提高现勘工作人员效率。
  关键词: 物证; 封存; 二维码; 溯源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vidence at the scene of case and/or event, avoid the loss and/or omission of physical evidence, the loss of inspec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conditions of physical evidence, and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the loss of important evidence, a set of physical evidence sealing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is deployed on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rapid identification mode such as QR code and portable printing technology, realizes the control of physical evidence source, and the sharing of material evidence circulation record data for public security, procurator and court. The system initially achieves the sealing and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vidence from the source sealing to the full circulation process data sharing, makes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vidence sealing and circul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on-site exploration staff.
  Key words: physical evidence; sealing; QR code; traceability
  0 引言
  现勘人员在物证[1]封存时,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规则》《公安机关物证鉴定规则》等规则,结合物证的客观性、真实性等特性进行有效、合规的封存。为了更好的辅助各级公安机关、检察院与法院系统对犯罪事实认定、准确适用相关法律,现设计研发一套物证现场封存溯源系统。
  1 物证封存必要性
  物证是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的,证明其有犯罪事实的直接或间接证据[2],记录着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工具,手法等信息,只有合理、有效的封存物证,才能使其在在法庭上具有法律效力[3]。
  在刑事案件现场提取的物证中,由于现场物证较多,没有进行有效、合规的物证封存方式,会导致物证遗漏、丢失、破坏等问题;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会给案件侦破、检验鉴定过程中带来不可逆的后果[4]。因此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合理、有效的封存,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物证封存现状
  通过对刑事案件现场调查得知,现阶段物证封存都是采取纸质封条贴住物证或物证箱(见图1),小型的物证都是装入物证袋[5],在封条或物证袋上手写物证信息,录入现勘笔录、封存证据清单。由于各专业物证的封存方式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封存登记信息之间相对独立,关联性不够,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导致信息链断裂,信息不全等状况;在办案过程中,各专业民警无法掌握该案件的所有信息及相关证据链,增加了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困难。
  3 封存系统设计要求
  设计开发一款物证封存溯源管理系统,要求达到:
  ⑴ 现场物证信息快速录入;
  ⑵ 生成、现场打印物证封条;
  ⑶ 封条信息标准规范且易辨识;
  ⑷ 支持条码、二维码快速识别[6];
  ⑸ 支持解封、再封存等操作、贴合物证保管、送检等业务流程;
  ⑹ 物证登记信息与流程记录可支持云数据库[7]存储;
  ⑺ 物证流转管理功能涵盖公、检、法全部相关职能,实现物证全生命周期溯源追踪[8];
  ⑻ 实现移动智能终端部署,方便案事件现场使用;
  ⑼ 可扩展基于区块链[9]技术的数据存证,支持跨部门用户使用。
  4 系统总体描述
  ①平台将采用HTML5、JavaScript和Java技术进行开发;②APP客户端应用Ajax技术创建请求,将数据加密提交;③平台服务器端采用APICloud[10]快速开发框架开发设计;④开发阶段数据采用开放云数据库存储,投入使用后可迁移到公安私有云;⑤数据返回JSON[11]数据格式结果,在APP客户端进行展示。
  5 系统架构   系统包括案事件现场封存、公安机关物证保管与送检流转、检察机关审查[12]、法庭质证四大子系统(业务场景),数据以云数据库存储,主要支撑公安机关内部数据共享,确保安全性与原始性,摘要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13]实现跨机构数据共享,确保开放性与真实性(见图2)。
  6 系统业务流程
  6.1 新建封条
  现勘人员现场获取新的物证后,在物证封存系统中输入现勘号创建封条,录入物证相关信息(见图3),系统自动获取标准时间、GPS地址位置信息、物证照片、哈希值等一并提交云数据库。
  成功后系统生成具有唯一性的二维码,通过便携打印机将带有二维码的封条现场打印、张贴,对物证进行现场封存,实现物证的源头管控。
  在打印格式设计部分,特别是二维码的尺寸与布局,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确定了现行方案,在保证便于扫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控制二维码图形的大小,这样可以降低二维码图形折损概率。
  6.2 封条解封
  考虑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物证检验鉴定与法庭质证展示的需要,物证封存系统提供了解封功能。通过扫描物证封条上的二维码,物证解封系统识别后,录入物证解封的物证流转信息、场景信息和经手人信息之后进行解封。其中物证流转信息包括解封原因、物证去向等;场景信息包括物证解封的地点、时间等;经手人信息包括经手人姓名、职务、单位、联系方式、通讯方式等。
  6.3 再次封存
  物证需要再次封存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扫描物证上张贴的二维码,物证封存系统识别二维码后,录入信息后再次打印封条完成再次封存。
  6.4 物证追踪和溯源
  通过系统中物证流转时间轴功能(见图4),不仅方便办案人员随时掌握物证的流转情况,检察官、法官甚至辩护律师,都可以提请查阅物证从现场提取封存、送检、移交直至法庭质证的全过程,实现物证的全生命周期溯源追踪。通过送检解封,取回再封存等数据,也控制超期检验的情况,并可对检验机构当前工作量、受理能力等提供参考数据。
  7 系统设计
  7.1 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
  开发工具为APICloudStudio,具体版本号为: V1.5.5。开发测试运行服务器硬件环境:APICloud云端服务器。软件环境为操作系统Windows 7。
  7.2 引用的第三方框架
  系统在设计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物证流转业务处理上,对于一些诸如文件上传、过程优化及结果输出、数据请求等功能,多通过第三方框架等处理。
  7.3 功能设计
  在系统设计时,考虑到物证封存、流转管理要求,系统将自动获取标准时间[14]、GPS等时空记录数据,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避免证据造假。考虑到公安民警执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系统设计尽量减轻手工填写量,如地址,系统会基于GPS数据自动精确到街道位置[15]。
  根据场景需要,系统支持现场通过便携标签打印机直接打印,实现封存。此类打印机多数采用蓝牙进行连接,连接绑定后可无线输出打印。
  对证据拍照固定并现场封存后,系统支持将照片直接上传云服务器存储与处理,提高后期处理速度的同时,实现原始证据防篡改。
  8 区块链存证
  传统的物证流转数据多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公安机关在完成现场勘查后就会通过公安专网将数据提交相关系统,现行主要有本地化存储与私有云存储两类。这一方案的安全性与可控性较高,但共享性很差。跨部门数据多通过卷宗、打印件、光盘等形式传递。检察机关获得有关资料后又会在本部门内部信息系统中自行重新建档。只有打通公、检、法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网络屏障,建立开放的物证流转数据共享平台,溯源才有更大的意义。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的去中心化、防篡改、不可抵赖、强一致和完整性等特性,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完全可信环境中的可信数据管理,特别适合于数据存证[16]应用。因此设计时在保留现在安全存储要求的前提下,提出部分数据上链共享的思路。针对区块链技术特性,考虑到存在高延迟和低吞吐率的性能问题,现将现场生成的结构化记录直接作为智能合约[17],对于照片、视频等数据,只将其散列值上链,这样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涉案数据安全,同时也便于核验数据的真实性。
  9 结束语
  该系统依托便携式智能设备实现二维码生成、打印与识别,高效简洁的实现物证信息和物证经手人信息,记录物证流转情况,特别是时间与地理位置的不可篡改性,既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资源消耗,还通过云数据库、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整个流转过程的数据共享能力,加强了物证流转全程监管力度,同时为物证保管、送检输出辅助决策支持,有效改善了物证管理方式,让物证的追踪和溯源变得非常便捷,避免由于物证未有效、合规地封存,出现丢失、遗漏,丧失检验、鉴定条件,导致重要证据灭失的严重后果,对于司法公正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书溥.论物证在证据链构建中的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8.
  [2] 陈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是否可分——评格林斯坦《事实认定:直接证据的迷思》[J].证据科学,2017.25(5):517-525
  [3] 王成.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效力研究[J].中外法学,2016.28(1):263-279
  [4] 張斌.文检物证的污损及保全研究[J].法制博览,2019.1:121-122
  [5] 杨开开,石磊.浅谈电子数据取证现场勘验方法[J].无线互联科技,2016.23:23-24
  [6] 郑昱,殷秀凯,赵建萍.自动识别技术:物联网时代的切入点[J].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4.5:38-43
  [7] 樊宁.云数据库的关键技术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200.
  [8] 戴士剑,李运策,梅越.电子物证溯源性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11:15-18
  [9] 庄雷,赵翼飞.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9.10:1-6
  [10] 王荣海,蔡芬.APICloud在企业移动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工程,2019.22(6):38-41
  [11] 赵鹏,骆德汉,梅领亮.一种基于JSON的Android终端远程获取解析数据的方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7.36(21):57-60
  [12] 王昌奎,王勐视.检察机关技术性证据审查机制实证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4.2:123-135
  [13] 钱卫宁,邵奇峰,朱燕超,金澈清,周傲英.区块链与可信数据管理:问题与方法[J].软件学报,2018.29(1):150-159
  [14] 张帅.一种基于身份认证的可信时间戳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6.
  [15] 唐炉亮,郑文斌,王志强,徐红,洪军,董坤.城市出租车上下客的GPS轨迹时空分布探测方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5.17(10):1179-1186
  [16] 孙国梓,冒小乐,陈鼎洁,雷鹏,李华康.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存证系统[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8.23(4):78-83
  [17] 贺海武,延安,陈泽华.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与应用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8.55(11):2452-24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29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