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信息化2.0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应该要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与改革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为切入点,根据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提出教育信息化2.0下高校圖书馆信息化发展对策,旨为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高校图书馆  管理  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在这个信息化不断普及发展的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渐地实施信息化管理。尤其是自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来,这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要不断进行升级创新。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教育信息化2.0发展背景下,进行信息化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它的建设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效果。教育方面无小事,所以在当前教育信息化2.0发展背景下,高校要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力度,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高质量、高效率的阅读服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1  教育信息化2.0下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不再处于起步阶段,各行各业的管理和服务都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不应该落后,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更是不断提高内部管理的必然需求。
  1.1 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
  随着高等教育环境的逐渐宽松,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是有限的,仅靠人力不管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学校师生的需要。而在这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期刊、图书、报纸、档案都在快速的更新,人力是难以应对的。如果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那么不管是借阅还是清点,都可以通过每本图书、资料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检索和存档,在互联网平台就可以看到完整的信息,图书也能够按照类别进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管理的效率。
  1.2 丰富图书馆建设
  在传统的纸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就是购买图书、订阅报纸以及人工录入图书及资料的借阅与归还情况。在教育信息化2.0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学习资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纸质资料,出来了线下的实体图书馆建设,很多高校都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或者是电子图书馆,购买了很多的数据库以及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不仅丰富了内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质量,而自主借阅系统在节省人力的同时还简化了学生们的借阅流程。
  1.3 节省人力,便利师生
  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解放人力,将日常一些采购、入库、借阅等工作集中到信息化平台上,由计算机来实现,同时还能够避免资源的重复采购,缓解管理员的压力。将一部分工作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也使师生的阅读方式和借阅方式发生了变化。师生们可以在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上进行阅读,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碎片化的时间也可以被利用的更好。强大的检索系统可以让师生更加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而借阅环节也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为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
  2.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大部分重点高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水平是比较高的,能够收到师生的好评和欢迎,但普通院校还需要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很难实现。一些普通院校在信息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只有几台计算机,缺少检索设备以及自助借阅设备,学生们难以体会到信息化与现代化,与过去传统的图书馆差距并不大。其次,服务态度作为软环境也是影响师生体验的重要方面,很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非常清闲,很少为借阅的人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对于逾期归还等情况的同学态度较为恶劣,这也是需要做出调整的地方。此外,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并不了解师生们真正的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这样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难以提升。
  2.2 管理员的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创新与改进,那么对于管理员的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因为教育经费有限,为图书馆聘请的图书管理员基本是退休教师中老年群体,以及一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作为辅助,这些人群都普遍缺乏信息化技术以及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尤其是中老年人管理群体,对于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了解又不太敏感,信息化素养落后于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阻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改革与创新的发展。
  2.3 信息化的成果并没有被高效利用
  在传统的图书馆模式中,图书馆负责对资源和读者进行管理,而师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图书馆借阅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现场归还,这是最常规的模式。而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后,师生可以在网上浏览图书及资料,借阅以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续借,极大的便利了借阅的环节,自助借还的模式也让读者参与到了资源管理的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缺乏对信息化设备以及新系统的普及,师生们感受不到新管理系统的优势,还比较习惯过去的借阅模式,使信息化系统的作用难以发挥。
  3  教育信息化2.0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3.1 加大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胆探索,数字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给图书馆的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高校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建设服务水平更高的图书馆。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方面需要引起重视,这是图书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很多高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馆建立的年代也比较久远,线路是比较老化的,数字化的设备大量增加线路可能会难以承受,所以可能要从线路改造开始。另外,还有部分学校的图书馆没有空调,这也会使读者的体验感大大下降,要适当增加预算,给读者提供更良好的阅读环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书籍,减少受潮的风险。   3.2 提高图书管理员的信息化素养
  很多高校认为图书管理员是不太需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职位,常常会选择对工资要求低、空闲时间多的退休老人,这样的选择还停留于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下,现代化的图书馆也需要素质相匹配的管理员。在招聘方面,可以选择图书档案管理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对互联网的发展比较熟悉,对新平台或者是系统的适应能力很快,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线上的资源或者版块能够起到补充和开发的作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是可以从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拔,给予他们留校的机会,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管理员的培训,在一些线上资源的管理以及新的借阅系统,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另外,注重对管理员工的考核,对于图书馆这种不是很要求绩效的部门,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服務态度以及资源开发方面。加强对读者需求的调研,发放一些问卷,总结读者们目前对图书馆还不够满意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和改革。
  3.3 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和介绍
  之所以进行加强对图书馆的宣传和介绍这项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真正发挥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率,为读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值得借鉴的是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展了新生的入馆培训,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借阅流程以及馆藏资源方面都可以了解的更多,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利用率,真正的发挥出了图书馆信息化的作用。另外,可以开辟图书馆日或者是图书馆知识竞赛,以刺激学生们去主动了解图书馆的管理系统。
  3.4 加强校间合作,促进信息共享
  教育的目标不仅只是需要把一杯水注满,而要是需要把一团火点燃。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资源都不应该是闭塞的,单打独斗和闭门造车都不可取。各高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要协同共进努力书写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奋进之笔,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尤其是同地区或者同类型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的联合,建立服务联盟以及馆际资源互借模式,以满足师生多样化的需求,推动图书馆信息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4  结语
  虽然正在发展中高校图书馆信息建设,也极大地进一步推进了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知识储量的增加。但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虽然面临着升级和转型的改革重任。在今后的创新与改革中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还是要立足本校,加强对师生的调研,集合管理者和读者的智慧,使图书馆信息化的进程稳步推进。不要过于轻视,也不要盲目的跟进,要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尝试去慢慢改进,应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还应加强校际合作,各高校图书馆系统实施共联共享,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阅读空间,也能实现各高校之间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共同进步,可谓是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王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31):100.
  [2] 刘婧.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0):89-93.
  [3] 贺淑琴.教育信息化2.0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新科技,2019(15):72-75.
  [4] 王又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5):134-135.
  [5] 黄惠兰.高校图书馆信息化领导力理论模型与评价指标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40(4):1-9.
  [6] 武小东.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究[J].才智,2018(16):91.
  [7] 耿正萍.教育信息化下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52-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5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