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数据思维下的智慧消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具有信息化水平高,运行效率快,成本支出少,系统的存储量较高等优点。城市推出智慧消防的理念,提高消防管理的水平与效果。本文以大数据思维的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在智慧城管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总结归纳智慧消防在大数据思维下的具体举措,即提高防控、救援、信息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智慧消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8-0183-02
  0 引言
  加强大数据技术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物联网形成深切合作,为智慧消防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推动社会各产业阶级的创新变革,拉动整体经济增长模式。为城市的消防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使城市消防管理更加的精准化、智能化、合理化。
  1 大数据及其思维的内涵
  大数据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和分类的数据集合,它具有果断的决策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超强的结构优化能力,能够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高效处理。在《大数据》这本书中对大数据进行定义,它具有容量大、数据处理速度快、形式多样、支出成本少、数据信息精准的特点[1]。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存储工作,数据越多可以发掘的内在价值就越大。数据的类型较多,可以根据特点以及需求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的进行数据获取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大数据技术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解决了数据处理环节的问题完善工作的整个过程。大数据的信息来源较为广阔,数量值较高,需要较强的处理能力。在信息管理中高效的使用大数据技术,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超高的价值。
  大数据思维的核心是在无法对事情的轨迹与结果进行精准判定时,借助数据的优势消除事件中的不定因素与未知性,采用数据间的关联度代替事件中原有的联系,从而让人们明确事件的最终结果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1]。大数据思维就是发挥基数大、维度广、完备性高的特点,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第一,数据的基数。在之前的社会生活中,因为数据的基数过小,即使是运用大数据思维还是无法保障数据的绝对真实性。因为受到数量的限制无法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大数据思维的发展提供先决条件,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第二,数据的维度较广。在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进行收集整理。当处于“互信息”的情况时,才可以对事件进行明确定义。例如,要探寻“天气情况”和“火灾的发生情况”的联系,只有不同时段的天气情况这一个维度信息是不够的,两个维度的数据需要同时呈现才可以。其次,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即在春夏季节,空气的气压降低,可能是大雨的前兆。可以说“气压低”与“下大雨”之间存在一定的互通关系。但是其中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还需要结合云层的情况、具体的气压值进行判定。第三,数据的完备性。之前的实验中无论数据收集的多么全面,但一定会存在漏网之鱼。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完备性的优势,保障數据集合体之间相互覆盖的效果,消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提高数据的普遍性。
  2 在智慧消防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智慧消防管理项目存在着一定问题。第一,管理手段上依靠固有的行政管理模式,没有根据火灾情况进行改革,突击性管理没有制定完善的推进计划。第二,在管理方式上,缺乏系统的信息网络平台,对新技术不敏感,被动接受新兴的科技技术,根基薄弱导致无法顺利推行。第三,管理体制界定不清楚,没有进行准确的责任分配,导致出现同一工作多人完成或无人完成的情况,浪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第四,缺乏系统权威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的实施没有进行精准监管,导致事倍功半。
  3 智慧消防在大数据思维下的具体举措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而智慧消防项目是智慧城市的重中之重,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的消防管理创新模式。大数据思维下的智慧消防具有全面透彻的感知,能够高效的处理城市中的各种火灾问题;做好安全管控与调配的工作,增加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通与交流,提高处理火灾问题的速度与能力,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集合数据融合人类的智慧,构建“云端”信息网络库,对火灾数据进行有机的整合,分析出火灾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措施;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以城市居民的安全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消防的处理机制,提高信息化的水平与效果[2]。
  3.1 构建系统化的火灾防控模式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消防管理的需要,火灾的管理理念应该由管理转换为治理。采取积极的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在以消防部门为主导的前提下,广泛联合政府的各个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一同构建系统化的火灾防控机制。在大数据思维下,突出火灾防控的日产化、精准化与规范化。形成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合作共赢的消防治理模式,引导整个城市的居民一同参与到消防安全服务中来[2]。在智慧消防中融入大数据思维的概念,形成火灾防控的新局面。
  例如,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加剧居民的生活压力,城市内的车辆不断增多,时长会出现堵塞小区或者单位安全出口的现象,为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增加隐患。通常情况下,是由消防管理人员通过考察发现其中的弊端,进而提出对应的惩罚和解决措施。但是这种执法模式存在一定的疏漏。消防工作人员有效,这种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且无法彻底根除这种现象。而借助大数据的思维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充分调动群众对消防工作的服务意识,动用群众的力量对违规的情况进行举报与监督。消防管理部门推出专属的APP,群众可在软件内一键实施举报工作。比如,扫描车身的二维码对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举报,上传车辆的牌照和停靠的位置。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发送给交警管理的数据库中,系统会自动生成车主的个人信息。城市的消防管理部门在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明确车辆的具体位置,再把具体的信息发送给该区域的负责人和车主。在接受到警示信息后,如果车主及时的将车辆移走,该区域的负责人上传案件的解决过程,那么系统中就会自动消除这个数据。但是如果车主拒不配合,负责人上传案件结果,管理人员将采取强制性执法的形式对案件进行处理。要想提高消防APP的推广力度,应该调动民众参与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消防火灾防治的意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的问题。   3.2 实现自动化的火灾救援模式
  借鉴大数据思维的优势,实现自动化的火灾救援模式,减轻人员的伤亡情况。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消防队可以及时的获知火灾的情况,在平台中整合居民们提供的现场信息,充分调动火灾现场的一切资源,及时的进行救援工作,阻止火势的蔓延[3]。消防部门给每个建筑配置对应的二维码标签,其中整理了建筑的各种信息。例如,建筑的占地面积、建筑的层高、人员数量、灭火器的配置数量等。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可以及时的调取信息,让消防员了解建筑的内部构造,通过测温器确定火势的发展趋势,结合场地的情况找到起火点,制定对应的灭火方案。
  在人员调配中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监管优势,实时掌握消防车队的运行情况,为救火提供充足的时间。同时对消防车的存水量进行有效把控,科学合理的调配车辆。在火灾现场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危及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时在借鉴大数据思维,指挥部门能够及时获知消防人员的身体状况以及喷水设备和输水带的工作情况。这样有利于管理者合理的安排救援工作,避免人员的伤亡,提高救火的成效。此外,在现场放置耐高温的传感设备,可以精准的探测出是否存在有毒气体或者易燃易爆品,指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火情对消防人员进行指导,有效地规避这些危险。在大数据思维下进行的火灾救援的步骤是建筑物发生火灾,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把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火灾情况对事件进行分析,然后传输给消防监管部门。然后监管部门远程操作设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下达命令。
  3.3 完善火災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在火灾结束后做好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利用大数据在收集、监控、处理方面的优势,对这次救援工作评估与判定。收集起火的原因、消防到达现场的时间、救火的时间、装备配置情况、最终的结果等数据[3]。之后结合救援的情况,总结在救援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地讨论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在大数据的分析下,构建火灾信息库,实施记录火灾的发展情况、救援情况以及灾后的重建工作,精准记录各个环节的数据情况,为接下来的救援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出最优的火灾救援方法,提高救援的效率与质量。在大数据思维的协助下,消防管理人员不仅能完善现有的防治和救援的管理措施,而且在意识上提高对智慧消防的重视度。搭建信息化的数据平台,明确好每个消防人员的工作范畴,更好地进行消防管理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在智能消防项目中进行了充分应用,不仅提高了自身数据建设的水平,同时也为智慧消防项目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通过在火灾防控、火灾救援和火灾信息管理中融入大数据的思维,优化了城市的消防结构,保障火灾救援的及时性,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文博.“智慧消防”的建设与发展[J].现代职业安全,2019(11):17-19.
  [2] 朱舒然,王慧华.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中智慧消防的建设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0):126-128.
  [3] 叶嵩灵.大数据思维下的智慧消防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24):3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07408.htm